這是一座長滿了故事的土地,
這是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邯鄲,中國成語典故之都。
這座城裡有着千年的成語故事,
是中華成語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請收聽《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邯鄲成語典故篇
播講:牛佳佳
叢台坐落于邯鄲市中華大街北段的叢台公園内,是古城邯鄲的象征。顔師古《漢書注》稱,因衆多樓台相連,“連聚非一,故名叢台”。相傳始建于戰國趙武靈王時期,所以也稱作“武靈叢台”。叢台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等諸多景緻,當時曾以其結構奇特嚴謹、裝飾精雅美妙而名揚列國。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來描繪叢台的壯觀,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登台揮毫題詩,抒懷言志,留下了不少詩篇。
現存古叢台重修于清代,分上中下三層,占地3500平方米,高27米。南北各開一門,南門前有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立的《趙武靈叢台遺址》碑,碑面陰刻“趙武靈叢台遺址”七個楷書大字。進南門可見右側壁上鑲嵌着“滏流東漸,紫氣西來”八字石刻。南門高階上一碑赫然聳立,上面镌刻着現代著名曆史學家郭沫若于1961年登叢台時所寫的七律詩,碑陰有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武靈叢台”,為冀南書法名人李鶴亭所書。北門高階上的大石碑是清朝乾隆皇帝1750年9月遊江南途經邯鄲登叢台時親筆書寫的詩碑,正面刻有乾隆的七律詩《登叢台》,碑陰镌刻着乾隆的七古《邯鄲行》。
叢台的二層有武靈館、回瀾亭。武靈館座北朝南,是為紀念趙武靈王而修建的,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一聯,懸于館前楹柱上:“置酒高台上,由來慷慨悲歌地;平胡傳袨服,莫負風雲際會身。”台面周圍的牆壁上鑲嵌有七方碑碣,其中,清末進士王琴堂的梅花刻石與舉人李世昌的蘭花石碣倍受遊人贊揚。
叢台的三層為台頂,呈圓形平台,順台階環繞而上,面南的拱形門楣上書有“武靈叢台”幾個燙金大字,陰面門楣上有“夫妻南北,兄妹沾襟”八個朱紅大字,流傳很廣的“忠孝節義二度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到外邦和親的陳杏元由梅良玉相送,一程淚一程血行至邯鄲,攜手登上武靈叢台,并在此哭别。在叢台南邊,有一個占地1173平方米的“二度梅園”,園的主體建築是一尊塑像,表現了梅良玉與陳杏元二人含情脈脈、生離死别、難分難舍的情景。
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在叢台上奠定了自己的霸業。西漢末年,更始帝劉玄從長安派來尚書仆射謝躬,名義上是幫助劉秀消滅王郎,實際上是來監視劉秀的。于是劉秀擺下鴻門宴,在叢台上置酒高會,劉秀在酒宴上謀殺謝躬不成,宴會後則與謝躬的主将馬武登上叢台,籠絡馬武,使馬武歸附劉秀,壯大了自己的勢力,于第二年(25年)建立了東漢王朝。
台上建有一座據勝亭,其意是在防禦上時據此者必勝。
登上據勝亭,可以縱覽古城風光。2002年10月12日,我國國家郵政局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亭台與城堡》特種郵票一套兩枚,其中一枚為中國“邯鄲叢台”,使叢台成為國家的一張名片。
因為你的分享、點贊、在看
我足足的精氣神兒!
來源:邯鄲廣電融媒體
監制:嚴武軍
主編:鄭 岩 許繼霞
編輯:李麗娟
邯鄲,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邯鄲V音|邯鄲學步與學步橋
邯鄲V音|負荊請罪與回車巷
邯鄲V音|羅敷采桑與羅敷潭
邯鄲V音|文姬歸漢與銅雀台
邯鄲V音|黃粱美夢與呂仙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