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看《芈月傳》,第一次看時就萦繞在腦海的那個問題又重新冒出來了:芈姝,是秦王千裡迢迢趕來,帶着十二萬分的誠意,來求娶的楚國嫡公主,為什麼,最後卻輸給了芈月?
詩經有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個叫告子的也說:“食色,性也。”
兩性相吸,兩情相悅,男女愛情自古就是世間最美好,最動人的感情,然而婚姻不同,婚姻乃是各種社會關系的一種,說到底婚姻的本質就是一場合作關系。
愛情可以是婚姻的前提,但婚姻卻不一定是愛情的延續,芈姝,輸就輸在她把愛情和婚姻混為一體了。
芈姝,身份高貴,花容月貌,端莊溫柔,秦王一見便為之心動:“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女子,簡直就是按照秦國王後的标準生就的,更何況她就是他千裡跋涉來尋求的楚國嫡公主。
于私,芈姝貌美動人,靜女處處,娶妻如此,夫複何求?于公,秦楚聯姻,事關國體,娶得嫡公主,可以達到張儀破壞“五國合縱”,締結“秦楚連橫”的目的。
這樣的婚姻天造地設,秦王卻在“蜜月期”,就生出“但願寡人沒有看錯她”的感慨,為何?
初嫁到秦宮的時候,芈姝的确是一位合格的妻子,事事按大王的意思照辦,處處看大王的臉色行事,即使差點被魏夫人害死,也因為“大王不喜後宮争鬥”悄悄隐忍。
但是,秦王很快發現,芈姝雖生在帝王家,卻隻是一般小女子的見識,偶爾想和她讨論一下朝廷之事,芈姝不是意見相左,就是說一些驢唇不對馬嘴的話。
被秦王問的實在沒辦法了,她隻能拿出“賢後”的身份來抵擋,說一句:“前朝之事,臣妾不宜幹涉。”
開始的時候,秦王也對她這種“恪守本分”,大加贊賞,甚至也更加尊敬她。
但是,畢竟秦王是一國之主,而且是一個想要稱霸天下的一國之主,面對芈姝隻會關心他是否吃飽穿暖的王後,等到初見的新鮮勁兒過了,自然也就對她再提不起興趣了。
久而久之,秦王因和她無法溝通,對她漸漸疏遠,夫妻之間也就隻剩下“名分”二字了。
也許芈姝到最後也不明白,秦王為何從最初的可以“舍命相争”,變成冷眼相對?
她隻是嫉恨芈月“以狐媚之氣奪了大王寵愛”。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做為夫妻,她和秦王在精神上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秦王要的是稱霸天下,而芈姝要的隻是一個寵愛自己的男人。
反觀芈月,雖然自小命運多舛,生活艱苦,但仍拜屈原為師,即使缺衣少食,也從沒有荒廢學業。
偶爾拾得一部“破書”,竟然是兵家聖典《孫子兵法》,從此芈月把此書時時研讀,待到被秦王诏往承明殿時,芈月以自己的學識見解得到秦王的“盛寵”——共處一室卻絕不勉強其侍寝。
由此可見,秦王看中的不隻是芈月的美貌,更何況芈月并非國色天香之人,他看中的是芈月的能力,做為一位懷有征服天下人心的抱負的君王,秦王需要的不是一個女人,而是一個政治上的合作夥伴。
芈月為他整理奏章,書籍,為他批閱士子們的策論,在他難以抉擇時為他分析利弊,在他放不下面子時為他去張儀那裡當說客。
芈月之于秦王已不僅僅是一個嫔妃,也不僅僅是一位善解人意的“解語花”,而是一位有着相同的戰略眼光,相同的政治抱負,相同的人生格局的合作者。
愛情能保持多久?現代理論研究證明愛情的保質期為六個月,而婚姻卻是一個長期合作的過程。
既然在生活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你作為合作者之一已跟不上夥伴的腳步,或者說一開始你們便不在同一起跑線上,那麼你注定要被淘汰,就如芈姝。
愛情是天性使然,婚姻卻需合作共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