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大魚用幾米深的絲網?溫州人的飯桌上,提起“硬碼”菜,大黃魚應該是首選清水蒸煮、蔥油澆淋,魚肉鮮香撲鼻,讓人回味無窮,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網大魚用幾米深的絲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溫州人的飯桌上,提起“硬碼”菜,大黃魚應該是首選。清水蒸煮、蔥油澆淋,魚肉鮮香撲鼻,讓人回味無窮。
好菜需好料。野生大黃魚越來越少,如何養殖出接近野生口感的大黃魚,成了技術突破的關鍵。
作為浙江第二大漁場,洞頭生态大黃魚養殖面積1368畝,年産量1008噸。前不久,洞頭還摘得“中國生态大黃魚之鄉”的稱号。近些年來,黃魚島海洋漁業集團有限公司以網箱技術為突破。創造适合深海大黃魚養殖的優良技術和環境,先後拿下6項專利,目前還有8項專利正在核定中。
大黃魚的“智慧小屋”裡藏有哪些數字密碼?我們來到洞頭探尋答案。
網箱會“說話”
能抗大風浪
一早,我們從溫州市區出發,沿着長長的海堤,迎着習習海風,車至洞頭元覺碼頭,登上客輪前往鹿西島。
“你們來得正好,我們正打算出去投放魚苗。”剛上碼頭,黃魚島公司總經理鄭祥武和技術工人蘇錦炊便迎了上來。我們馬不停蹄地跟着他們的漁船前往養殖基地。
船沒開幾分鐘,便開始搖晃得厲害。“這是往深海走了,你們肯定不習慣的。”蘇錦炊說,大黃魚養殖首先要選擇好場地。急流大浪中,天然餌料充足,水體交替速度快,因而養出來的大黃魚條形更加健美,口感也更加接近野生大黃魚。
“前面就到第一個養殖基地了。”船行45分鐘,隻見茫茫的大海中,一個個圓形的網箱在海上随着風浪浮動。蘇錦炊告訴我們,為了能在這裡安放養殖網箱,公司可費了不少心思。
“在水流這麼急的地方,傳統網箱肯定不行。”鄭祥武說,傳統的網箱采用木頭作為網排、一般的聚合材料作為網箱面,很難抵抗住大風浪。為此,他們對鹿西島周邊海域的潮汐和氣候變化進行反複檢測和分析,還到全國各地搜羅材料、調查研究,隻為制作出能抗大風浪的網箱。
“你們看到的隻是幾個‘圓圈’,其實我們是往海底打下了54根16米長的玻璃鋼柱,像造跨海大橋一樣打樁基,最後再以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把這些樁基圍起來,十分牢固。”鄭祥武說,這種材料非常堅硬,哪怕遇到16級台風,網箱都能完好無損。
這片海域水深有七米,如何了解水底的情況?隻見鄭祥武打開手機軟件,攝像頭便傳來深水處的畫面。“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掌握大黃魚的生長情況,做到魚餌、魚苗的精準投放。”
鄭祥武說,這個養殖基地遠離鹿西島十幾公裡,但他們在辦公室裡也能做到遠程監控、遠程指揮。原來,高清海上攝像頭全程捕捉附近海域畫面,又通過軟件與海區相連接的高音喇叭進行遠程指揮,實現前方漁場與後方指揮部的信息互通。
“4号網箱,水底正常,投放魚苗兩萬尾。”鄭祥武一邊查看手機裡的信息,一邊指揮蘇錦炊。隻見蘇錦炊按下啟動按鈕,魚苗便緩緩遊進網箱裡。
得益于深海網箱技術,鄭祥武團隊不僅打破了深海養魚的飼養難題,還克服了傳統漁網受天氣影響較難轉移的問題。激流中的網箱模拟出了大黃魚真實的生存環境,營造了“智慧小屋”,大黃魚長得個頭大、體型好,深受市場歡迎。
“漁城”很“聰明”
海底自動清淤
下午3時,投放完魚苗,我們來到了另外一片水域。隻見眼前一個個宛如燈塔的巨大設備屹立于海面之上。鄭祥武告訴我們,這裡是他們的第二個養殖基地,運用了新一代技術。這些網箱有一個形象的名字——“智能漁城”,通過數字化的設計,實現自動清淤、自動排污、自動養殖。
傍晚時分,我們返回鹿西島,來到了鄭祥武的辦公室。鄭祥武打開電腦上的智能海域生态養殖系統,隻見海浪層疊,不時泛起白色的泡沫,數萬條大黃魚遊來遊去……這就是從幾十公裡之外的第二養殖基地傳來的實時畫面。
“水溫14攝氏度、pH值6.9、溶解氧12.3mg/L,有智能傳輸設備、感應系統,不管是水面還是水底的情況,我們都能第一時間掌握。”鄭祥武輕點屏幕,基地水環境、增氧量、投料、排污等監測數據,馬上呈現出來。鄭祥武說,如今每個基地都用上了數字化的傳輸設備和感應系統,不管是水面還是水下情況,都能第一時間掌握。若出現異常,系統也将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随着深水養殖的開展,如何做到更加環保、生态、精準,是技術團隊面臨的新課題。鄭祥武說,“智能漁城”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輕點鼠标,切換至操作系統,鄭祥武按下自動清淤按鈕,屏幕上顯示,螺旋槳徐徐轉動,開始了它的“鑒别工作”——死魚、水草和排洩物等異物首先被吸出來,投送至濾網位置;水草和排洩物,因體積較小,且對海洋生态環境無害,直接由水泵抽出;而被攔在濾網之外的“大塊頭”,便進入了清污泵的識别範圍——腐爛的死魚被打成了粉末,随着水流沖刷進海洋,自然分解、回歸自然;尚未腐爛的死魚,則被系統放進自動投料機,進行二次加工,成為蝦、蟹、魚的天然美味。
“系統功能這麼強大,多虧有了它。”跟随鄭祥武的指點,我們通過屏幕看到,位于水下7米處的海底位置,一個巨大“鍋底”特别醒目。大黃魚水環境指标的檢測和調控靠的就是它。以往,因水下作業難度極高,傳統網箱清理工作往往半年到一年左右才進行一次,而這套設備卻能根據潮水的流速自動清理。“底部就是清淤泵,裡面有大量的傳感器,所有的數據都在掌控之中。”說話間,不到20分鐘,這套設備便完成了一次清淤、排污工作。
“這種海底自動清淤方式,既高效又節能,僅人工成本每年就可以省下近20萬元。”洞頭區海洋與漁業發展中心海洋與漁業實驗室副主任周慶澔說。
分揀很精準
迅速分類及時送達
“快速配送,來源可查。每晚10時前的訂單,我們确保全市消費者第二天中午就能吃上大黃魚。”鄭祥武說,大黃魚養殖得好,還得運送得好,運輸是跟時間賽跑。
“龍灣永興店一斤的十條,鹿城惠民路店一斤三兩的七條……”傍晚時分,銷售部陸續收到來自全市各家門店的訂單。
當晚9時,系統收集齊一整天的訂單後,将指令下發給了各捕撈隊。此時,早已在網箱邊等候多時的蘇錦炊和團隊成員忙活開了:檢查、拉網、捕撈、核對,大概半小時,隊員們便滿載而歸。
輸入信息、檢查核對、打碼分裝……走進分揀包裝車間,捕魚師傅們将一條條新鮮的大黃魚放進筐内,根據黃魚重量自動分揀的機械臂來回運轉。同時,工作人員将已分裝好的大黃魚填寫品名、等級、基地、養殖周期、儲存周期等信息,讓消費者打開手機,一“碼”知所有。
“數字化操作,大大縮短了市民與大黃魚之間的距離。”鄭祥武說,現在,12個小時内,就能把大黃魚送上全市各地人民的餐桌。
當下,鄭祥武和公司團隊已經在琢磨第三代網箱養殖技術。“不過,具體技術還要保密。”鄭祥武笑着說。
作者:章慧聰 應忠彭
來源: 浙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