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就像一本百科全書,記錄着祖先們的智慧。古人對世間萬物有着特殊的理解,雖然過了很多年,這些觀點依舊很有意義,對後人的生活有着一定的指導作用。
在諸多俗語中,有這麼一句“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意思,甚至曲解了古人。
在古代,人們要是生病了隻能去看中醫,那時候還沒有西醫。在中醫的理念中,除了治病,還有治未病。治未病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養生,通過一些方法治療未來的病,也就是防範于未然。
古人對于養生有着很深的執念,誰不想多活幾年呢?古代的醫療條件很差,能活到七十歲就很了不起了,畢竟人生七十古來稀嘛!
這句俗語其實就和古人的養生有關。古人覺得人一旦老了,無論生理還是精神上都大不如前,精力也不再像年輕一般旺盛。随着時間的推移,老年人做事情會越來越沒有精力,人就像一盞燈一樣,不然怎麼說是風燭殘年呢?
精力就好比燈油,時間久了就油盡燈枯了。老的時候,精力可謂是用一點少一點,對人對事方面,老年人更要豁達,不可計較,要保存精力。
古人常說老人如小孩,老了就小了,其實也是這麼個道理。人老了,就應該像小孩一樣,不關心太多事情,關心得多了,精力消耗快了,身體也會有影響。
老洩殘精,這裡的“精”指的是精力,老年人不像年輕人,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可以消耗。對待老人,我們也要照顧周到,在生活上盡量不讓他們過多操勞,隻有這樣才能保存精力,試想一下,整日操勞的老人,壽命能長嗎?
這麼以來,人窮壽盡就很好理解了。這裡的“窮”指的是壽命減少,也可以指生活變窮。其實一個人真正有點積蓄是四五十歲的時候,這時候,子女都成家立業了,開支變少。如果老的時候還洩殘精,執着于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能不窮嗎?
除了窮之外,人的精力也不如從前,做什麼事情都力不從心。既然如此,那就少做事,盡量保存這點精力,老年人實在操勞不得。
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對于這句俗語您是怎麼理解的?您覺得可以這樣理解嗎?歡迎積極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