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經濟分析的維度?一、稅負的概念及分類 稅負即稅收負擔是指國家征收稅款占社會經濟稅源的比重以不同主體為出發點,稅負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從國家角度看,稅負反映出國家在稅收課征時的強度要求;另一方面,從納稅人的角度看,稅負反映出納稅人在繳納稅收時的負擔水平,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稅收經濟分析的維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稅負的概念及分類
稅負即稅收負擔是指國家征收稅款占社會經濟稅源的比重。以不同主體為出發點,稅負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從國家角度看,稅負反映出國家在稅收課征時的強度要求;另一方面,從納稅人的角度看,稅負反映出納稅人在繳納稅收時的負擔水平。
根據目前稅收負擔研究的需要,一般将稅負分成以下幾類:宏觀稅負、行業稅負、企業稅負等。
二、宏觀稅負分析
(一)宏觀稅負的概念
宏觀稅負,又稱宏觀稅收負擔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一般為一年)内稅收收入占該國同期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
宏觀稅負的高低,體現了政府在國民經濟總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也表明政府社會經濟職能及财政職能的強弱。
(二)常用的幾個分析口徑
1、全口徑稅收宏觀負擔率:指全口徑收入(一個地區的國、地稅部門征收的全部稅收收入,包括海關代征稅收、證券印花稅)占該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
全口徑稅收宏觀負擔率=全口徑稅收收入/地區生産總值*100%
2、國内稅收宏觀負擔率:一個地區國、地稅部門征收的全部稅收收入扣除海關代征稅收和證券印花稅後的稅收收入占該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
國内稅收宏觀負擔率=國内稅收收入/地區生産總值*100%。
(三)影響宏觀稅負的因素
我國宏觀稅負水平和上升趨勢主要受理論稅負、經濟因素和征管因素的影響。
理論稅負是各個稅種的法定稅率的加權平均水平,各稅種法定稅率高就會産生較高的理論稅負。我國現行稅制中主體稅種的法定稅率比較高,如我國實行的“消費型”增值稅基本稅率17%,營業稅基本稅率3%和5%,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25%,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45%,還有其他多個稅種,使理論稅負處于較高的水平,并為宏觀稅負的提高設定了空間。
經濟因素對宏觀稅負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結構影響,特别是産業結構變動對宏觀稅負水平的形成影響較大。 二是經濟運行質量改善的影響。在經濟規模一定的情況下,經濟運行質量越高,一定的投入生産出的增加值和利潤的價值就越多,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和所得稅增長速度加快,相應地推動宏觀稅負水平的提高。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經濟運行質量下降,宏觀稅負也将相應下降。
征管水平是影響宏觀稅負水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征收管理,稅法規定的法定稅負是不能自動達到的。在理論稅負既定的情況下,征管水平高,就會有較高的宏觀稅負,征管水平低,宏觀稅負也随之下降。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1994年實施新稅制後,政策變動對稅收收入的影響有增有減,但宏觀稅負持續上升,除經濟因素外,反映出征管因素的顯著作用。2001年稅務系統推行“金稅工程”後,特别是2003年以來,通過創新征管模式,整合信息資源,實施多項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措施,征管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
(四)開展宏觀稅負分析的意義
通過對不同地區間宏觀稅負水平的橫向對比分析或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宏觀稅負水平的縱向分析,可以揭示經濟與稅收間的内在關系、稅收政策變動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及稅收征管水平差異等,對于促進稅收分析水平和征管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義。
三、行業稅負分析
(一)行業稅負概念
行業稅負一般是指某一行業稅收總量與稅源總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是一項反映行業稅收經濟關系的數據指标,是一個行業稅負的平均值。它可以是一個行業所有稅種稅收總量負擔概念,也可以是該行業一個稅種稅收總量負擔的概念。口徑定義可依據研究目的不同自行定義。
(二)行業稅負的計算公式
行業稅負=某一行業稅收總量/同期本行業稅收收入或所得
(三)影響行業稅負的因素
行業稅負同樣受稅收政策、經濟結構和稅收征管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
(四)開展行業稅負分析的意義
由于同一行業或同一産品的生産技術、加工工藝和原材料、能源消耗相近,适用的稅收政策也相同,研究分析同一行業内的企業稅負,就可以消除經濟結構和稅收政策的影響,找出影響行業稅負形成的特征規律和建立行業稅負的客觀标準,為稅收征管征收力度考核提供數據支持;為納稅評估提供客觀評價指标體系和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