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孩子的老師,把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帶到教室。
有時候還會讓你的孩子幫忙照顧老人,甚至孩子因為對老人好奇,上課還會走神作為家長,你會作何感想?
最近,一則以“愛與感恩”的泰國的公益廣告,又一次引發網友熱議。
短片以“老師、家長”為題材聚焦平凡人,沿襲泰國廣告一貫的走心風格,感動無數人。
“這是我自己的媽媽,
我是絕對不會讓别人代替照顧的。”
短片主人公的巴乍,是一所小學的老師。
教學認真,能力出衆,無可挑剔。
但是他有一個“不尋常”的舉動,引起家長們的熱議。
那就是:每天都帶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媽媽到課堂上。
而這位老人家,經常在教室睡覺,吃飯靠喂,還會莫名走失……
而上小學這個年紀的孩子,注意力很容易就被老人的行為所吸引。
有的孩子,還會因為上課偷偷觀察老人,而走神。
家長們表示同情巴乍老師,但更多的是對孩子課堂質量的擔憂。
他們越來越不滿,越來越多的人聚在一起抱怨。
從吐槽:
“這是學校,又不是他家!””孩子們怎麼可能集中精神學習呢?“
還有家長聽孩子講:
”有時候老師還得讓學生們幫忙照顧他母親呢!“
到想要讓孩子轉學:
“如果老師再這樣就考慮讓孩子轉校!”
态度很明顯,就是希望巴乍老師把工作和生活分開,認為老師這樣的行為會耽誤到孩子的學習。
事關孩子的利益,絕對不能讓步。
家長們的怨聲強烈,不得不引起學校的重視,校長找了巴乍談話。
應該是對巴乍老師教學能力的肯定,希望他留下來(後面視頻有提到)。
校長提出會給他找專人照顧老母親,免去他的後顧之憂,專心教學。
巴乍明白校長的為難之處,也感激校長的好意。
但他婉拒了,他說了句很讓人淚奔的話:這是我自己的媽媽,我是絕對不肯讓别人代替我照顧的。
雖然視頻裡面沒有明說,但是可以猜出巴乍為了堅持親自照顧母親,可能是想到辭職。
然而,就在他打算開口繼續說下去的時候,發現母親不見了。
不容置疑,他馬上飛奔出去找母親!
神情緊張,寫滿擔心。
家長:為什麼孩子突然懂事了?
接着,是短片故事發展到高潮的部分。
聽到巴乍老師的喊聲,看到他緊張的跑來跑去,孩子們怎麼做?
齊刷刷的往教學樓跑,甚至還沒等家長問完那句:“你要去哪裡”。
他們就已經迅速加入尋找老人的隊伍。
看着滿校園跑來跑去找老人的孩子們,家長們看呆了。
他們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對陌生人有着這樣一份“擔心”。
也聽不懂為什麼孩子會突然說,“要是我長大了,我一定會給媽媽開車。”
看似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
仔細想想,如果自己心裡尊敬的老師,日複一日對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
孩子怎麼可能不受影響?
他們看在眼裡,也都記在心裡。
看到老師的緊張,他們心裡可能也想到如果失去父母自己該怎麼辦?
會害怕,會不舍,會知道珍惜,會開始感恩。
視頻到這裡,有的孩子走過去和爸媽“緊緊握手”,有的突然去“擁抱”媽媽……
巴乍老師對孩子們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了,他們開始模仿老師,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與感恩。
他們從巴乍老師那裡收獲的不止是知識,感恩和責任的種子,也已經悄然在心裡生根發芽。
不禁讓人想起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想,何止為人師者,為人父母者,不也是一個戰戰兢兢的旅程。孩子随時在看着你,模仿着你,你的缺點陋習,他看到,你的優點和善良,他學到!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舉止
在巴乍老師和孩子們在尋找老奶奶的過程中,校長開了個家長會。
讨論巴乍老師帶母親上課的事情,他講到了巴乍的故事——
巴乍是個非常優秀的老師,有不少學校都請他去任教,可都被他拒絕了。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言外之意是,這麼優秀的老師,為了能就近照顧母親,才留在這邊任教的。
他不願意為了高薪工作而置母親于不顧,如果讓巴乍老師留母親獨自在家,他很有可能辭職。)
校長講到這裡,視頻的鏡頭轉向巴乍小時候與母親合影。
在場的家長,都低下頭若有所思。
他們想到什麼呢?
這種情況下,很難不想到年老的時候,孩子會怎樣待自己?
我到底想要教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一個隻是成績優異的孩子?
還是一個品行良好,等自己老了,對自己不離不棄的孩子?
相信無論是廣告裡的父母,還是看到這段視頻的父母,看到這裡心中都會有答案了。
視頻的最後,巴乍老師在街上找到了走失的母親。
讓人感動的是,有一個定格的畫面:
兩位母親,兩個孩子,巴乍和母親擁抱,小男孩緊緊握住媽媽的手。像是兩個時空,卻有同一份不變的愛。
巴乍老師與年邁母親的如今,何嘗不是小男生和年輕媽媽幾十年後的情景呢?
結尾,泰國正大集團來了一手點睛之筆,屏幕上出現五個字——“百善孝為先”。
瞬間從讨論師生、家長關系的層面,升華到了整個社會最關注的德道層面。
讓人不禁反思,比起知識,到底什麼才會影響孩子更深?
如何才能讓一個孩子從心底裡說出:
“要是我長大了,一定要給媽媽開車”“媽媽這麼辛苦,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愛她" 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和壞孩子,隻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
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舉止,言傳身教。
有書君語: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周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複: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點擊鍊接,即可參與活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