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何炅幹農活做飯的一檔真人秀《向往的生活》開創了國内慢綜藝的風潮,湖南衛視的另一位王牌主持人汪涵也開始在電視鏡頭前下廚,隻不過,地點在野外。
剛剛在芒果TV播出兩期的《野生廚房》,由汪涵、李誕、林彥俊擔任常駐嘉賓,三人以公路自駕的方式,與當地向導一起探尋人間味道的野食之旅。
節目在推出官宣海報之初,就因與《向往的生活》太過相似而引起網友熱議,甚至還有人将這兩檔節目合并在一起稱為“向往的野外生活”和“向往的廚房”。
而從兩期節目來看,兩者确實有很大不同。在《向往的生活》中,黃磊除了用大家采集回來的農作物做飯,平時大家還得做農活,出售農副産品當生活資金,講的是農村田園生活體驗。
而《野生廚房》則是将場景放在了森林、小溪和無人的大海邊,在一切有自然的地方,而嘉賓的日常是那一方小車奔波穿梭在公路上的日子,到一處美景停下腳步探尋當地的山珍野味,因此不确定性更強。
真人秀節目,嘉賓性格的展現,與互動中的磨合,都是構成節目主體結構的重要元素。不吹不黑,三位嘉賓汪涵、李誕、林彥俊之間常能擦出火花。
70後汪涵的主持功力讓他輕松把控節奏,同時汪涵的廚藝很過關。
80後李誕是節目笑點的一大來源,當懶洋洋的他被抛到野外不得不幹活時,絕對自帶喜感。
90後的林彥俊野外生活技巧幾乎為零,是三位常駐嘉賓中的“綠葉”,目前的表現不功不過。
曾是《向往的生活》常駐嘉賓的黃磊,成了《野生廚房》的總導演。
對于“野”,黃磊這麼解讀
首當其沖的就是環境“野生”,取景地均選在不會經常去但會向往、好奇的地方;其次,作為一個城市人,離開生活舒适圈到達另一個環境裡面,也可以看作一種“野”;最後便是心靈的“野生”,心理和平常不一樣,時刻保持輕松狀态也能稱之為“野”。
的确,《野生廚房》通過文案、嘉賓的解說、後期的花字,它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野”這個概念。節目組太想賦予野外生活高大上的意義了,反而顯得有些刻意和用力過度,比如下面這種“心靈雞湯”式的說教文字。
其實一檔好的慢綜藝無需那麼多生硬突兀的大道理和字幕加持,或是以美食或是以美景,隻要能讓觀衆從無趣和平凡中感觸到對生活、人生的熱情足矣。
而一些該抓住的細節,又沒能抓住。第一期節目對當地“野味”的介紹少之又少,僅僅隻用了動畫的形式對于當地的大腳菌做了簡短的介紹,采摘菌菇的畫面也僅限采摘,更多的畫面隻是在播放嘉賓們聚在一個小河灘野炊、談天說地。
慢綜藝的内核無非是兩個字:“回歸”。摒棄華麗的舞台和燈光,抛下厚重的題材和内容。然而,在這過程中不難發現,淺層次的回歸可以做到,但真正丢下包袱,回歸到人類最初始的栖息地卻不那麼容易。
《野生廚房》對郊外、農村、野外等生活的構建,看似回歸自然,其實它是基于中産趣味的想象,恰恰是“反自然”的。節目的“野”,隻是突出了田園抒情美好一面,卻鮮少有田園生活真實的殘酷和艱辛,看不到田園旁邊破落的草屋、貧困線上的低保戶、肮髒的旱廁;即便是生産性勞動也被戴上濃濃的濾鏡,充斥着小資式的情調和詩意。
慢綜藝在這兩年的紮堆出現,似乎已經走到了初心的反面,成為了一味迷幻藥。好像看了慢綜藝,就能從快節奏的生活中脫身。但這真是一場遊戲而已,因此你看,明星開餐廳、開民宿,哪有什麼真實的經營壓力;明星野炊,一輛越野車一輛房車,還有當地的美食導遊随叫随到,這算是哪門子“野生廚房”?
-End-
關于《野生廚房》,您怎麼看?
▼藝綻熱門閱讀文章▼
本期作者、編輯:徐颢哲
本期監制:周南焱
原創新媒體制作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