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中悍刀行》這部小說,讓人有一種心情激蕩之感。世子殿下徐鳳年自執北涼刀那一日起,他就無愧于離陽百姓,更無愧于北涼刀。當北涼煌煌鎮魂歌奏響的時候,北涼三十萬鐵騎慷慨赴國難,何其雄壯。北涼軍沒有特别的優勢之處,之所以北涼鐵騎甲天下,那是北涼鐵騎不懼死戰、惡戰,是一位又一位的袍澤用鮮血和生命鑄就起來的輝煌戰歌。
這戰歌的指引就是那面永遠屹立不倒的徐字王旗,北涼三十萬鐵騎隻認徐字王旗,北涼骁将隻認涼王虎符。當年大柱國徐骁六百鐵甲出錦州,那時還沒有今日北涼的風光。徐骁沒有忘記,他們的戰袍铠甲是萬千百姓忍饑挨餓,饋贈而來,隻希望自己的兒郎跟着大柱國能為國建功。徐骁更沒有忘記,威震天下的北涼刀,更是百姓砸鍋賣鐵,鑄就而成,北涼的一切都是源于百姓,北涼怎能愧對百姓。
三十萬北涼鐵騎橫亘西北三州,阻擋北莽百萬大軍南下,不為離陽守國門,不為天子守國門,隻為萬千父老百姓守國門。當徐鳳年做了北涼王,他才明白,當年母親遇害,老爹為何不肯揮軍南下,為母親報仇;當年萬千部将勸徐骁自立為帝,與離陽王朝劃江而治,徐骁為何隻願做一個小小的北涼王。匹夫一怒,可以快意恩仇,五步流血,可身為北涼的老爹卻不能,北涼三十萬鐵騎足可踏破離陽國都,母親的仇是能夠報,可卻要離陽億兆百姓給離陽狗皇帝陪葬,徐骁終究下不了這個狠心。
難道徐鳳年自己就下得了這個決心嗎?很可惜,當上了北涼王,肩上也就有了一份責任,對中原百姓的責任。北涼刀源于百姓,徐鳳年執掌北涼刀,執掌北涼三十萬鐵騎,就要造福百姓,而不能讓百姓受到北涼刀的戕害。大軍南下,踏平離陽,北涼刀可以割下離陽皇帝的狗頭,卻也會放開西北門戶,北莽有百萬大軍,南下中原,受苦的還是離陽億兆生民。他們雖非北涼刀所殺,但也是死于北涼刀之下。徐鳳年知道,為母親報仇,不能靠北涼刀,不能靠北涼三十萬鐵騎,隻能靠自己,所以,徐鳳年練刀,卻不練北涼刀。
一柄春雷,一柄繡冬,一柄過河卒,再加十二飛劍,足以把仇人的頭顱斬盡殺絕。覆甲飛劍行,斷江一指橫。起手憾昆侖,仙人扶大鼎。一劍仙人跪,一袖有青龍。劍開天門至,兩袖青蛇生。劍氣滾龍壁,方寸雷中鳴。劍一到劍九,六千裡外鬼神驚。徐鳳年不用北涼刀,不用北涼三十萬鐵騎,就要這樣雪中悍刀行,為母親報仇,為父親正名,為中原百姓謀生。
故《雪中悍刀行》,最苦不過徐鳳年,最苦不過北涼刀,世子殿下無愧中原百姓,無愧北涼刀!小編激蕩有感,寫下此文,與諸君共賞,謝謝閱讀,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