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青梅竹馬
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去世,享年98歲。在葬禮上,蔣英用臉輕輕貼着沉睡愛人的臉頰,依依不舍。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與蔣英的父親蔣百裡是同窗好友,二人早年共同在杭州求是學堂求學,這所學堂正是如今浙江大學的前身。此後,他們共赴日本留學,錢均夫主修教育,蔣百裡學習軍事,回國後二人又都在北京居住。因此,錢、蔣兩家關系非常密切,經常往來,錢學森與蔣英更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1923年某次聚會中,錢均夫夫妻二人顯得有些局促不安,蔣百裡不解,詢問緣由。原來,錢家夫婦僅有1個兒子,沒有女兒,但是蔣家有5個女兒,錢家便有了請蔣家過繼1個女兒的想法。
兩家關系甚好,錢夫人向蔣夫人提出想法時,更是沒有拒絕,就說讓錢夫人在5個女兒任意挑選一個,錢夫人說“我要老三”。而蔣英正是錢夫人看中的三女兒,蔣英聰明好學,能歌善舞,乖巧可愛,深得錢家夫婦喜愛。
蔣百裡對5個女兒都疼愛有加,他平日裡更将錢家夫婦對于蔣英的關愛看在眼裡、記在心間。念在兩家是世交,蔣百裡知道三女兒即便到了錢家,也一定不會受委屈,能享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愛護。于是,蔣百裡夫婦二人同意過繼三女兒蔣英給錢均夫夫婦。
過繼儀式十分正式,錢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蔣英的名字也改為“蔣學英”。從此,蔣英與奶媽一同住進了錢家。這一年,錢學森13歲,蔣英5歲。
不過作為獨子的錢學森,一開始可不懂得如何照顧妹妹,他的好多“好玩意兒”,比如口琴、玩具啊,都不會帶着妹妹玩。所以,蔣英不喜歡這個“哥哥”,在錢家待了幾個月,就嚷嚷着要回家。
蔣百裡心疼,便将女兒接了回去。錢家夫妻甚是不舍,于是錢家夫人半開玩笑說到,小蔣英現在是自己的幹女兒,将來可要娶來當兒媳婦。蔣百裡一方面對要回女兒的事情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十分喜歡錢學森,于是錢、蔣二人就這麼定了“娃娃親”。
1929年夏天,錢學森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鐵路專業,他十分好學,成天泡在圖書館中。1932年1月28日,日本襲擊上海,飛機投下炸彈令上海陷入火海。21歲的錢學森眼看祖國被他國如此欺淩,心中燃起雄雄鬥志。如果中國研制出屬于自己的戰鬥機,也許祖國就不會遭遇如此劫難。這個想法也為他後來前往美國學習航空理論埋下伏筆。
1935年8月,24歲的錢學森考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決定前往美國留學。前往美國前,錢學森來到蔣家告别。蔣百裡喚着蔣英,“幹哥哥來了,下樓來,彈琴給他聽”。
那時的蔣英已經16歲,出落得端莊美麗、楚楚動人。錢學森也成長得玉樹臨風、風度翩翩。随後,錢學森前往美國讀書,蔣英前往德國學習聲樂。留學期間,他們一度失去了聯系。
02 兩情相悅
1946年,蔣英28歲,結束了留學生涯回到上海,那時錢學森已經是麻省理工最年輕的教授。1947年,錢學森回國探親,他已經12年沒有回來了。就在這年,錢學森與蔣英闊别數年再次相遇,這一次,他們再也有錯過。
1947年5月31日,蔣英在上海蘭心大劇院舉辦自己第一場個人演唱會,演出大獲成功,蔣英也因此成名。坐在台下的錢學森被蔣英優美的歌聲深深吸引,台上這位優雅明媚的歌唱家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在家中哭鼻子的小妹妹了。
此後,錢學森經常借故到蔣英家中玩,時隔多年加之婚姻自由,家中已經沒人再提及當年的“娃娃親”了。但錢學森心中對于蔣英的感情卻慢慢發生着變化。
毫無察覺的蔣英甚至給36歲的錢學森張羅起相親的事,蔣英請了兩位年輕女士與錢學森在餐廳吃晚飯,一位坐在他左邊,一位坐在他右邊。其中一位富家女,家中有諸多收藏,以共賞名畫為由,邀請錢學森前往家中坐客,錢學森卻婉拒了。
蔣英後來回憶,吃飯時就發現錢學森的眼睛不朝左看,也不朝右看,總是看着自己,她就覺得很奇怪。那時的錢學森怎麼還顧得上其他女孩,喜歡一個人眼神是藏不住的。
相親會不久,錢學森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了一場演講,他發現蔣英也是聽衆之一,興奮不已。演講結束後,他主動要求送蔣英回家,直到蔣家門口,錢學森終于鼓足勇氣表白。平日裡幾分木讷的理工男,此刻深情又直接地對蔣英說“你跟我去美國,好吧?”
蔣英雖然對這突如其來的表白有些吃驚,但是心中其實也有預感。畢竟錢學森回歸後種種行為已經讓蔣英對他有所關注。
蔣英明白了錢學森的心意,但是并沒有直接答應他。蔣英對錢學森表示,自己剛回國不久,國内還有很多事情,咱們還是先通通信吧。沒想到,錢學森卻不同意,直說“不行,現在就走”。錢學森的表白,就是這麼直接,有這麼深情。認定了你,那就是你,也隻有你。蔣英也終于被錢學森的真誠打動了。
03 琴瑟和鳴
1947年9月,上海和平飯店,錢學森、蔣英在此舉行婚禮。才子佳人、郎才女貌,青梅竹馬的兩個人喜結連理,一時在上海傳為佳話。此後,蔣英随丈夫錢學森來到美國波士頓,開始新生活。
來到波士頓的第一天,蔣英卻過得有些“詫異”。吃完早飯,錢學森起身去工作,離開前對蔣英說,自己晚上下班再回來,你自己慢慢适應這裡。蔣英沒想到,美國新婚生活的第一天,怎麼如此“出乎意料”。
多年學習藝術,加之自小成長環境優越,蔣英内心一定對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滿諸多浪漫期待。然而,理工男錢學森似乎并不懂如何經營感情,或者說如何讨女孩子歡心。
下班回來,甚至還和蔣英道“你好”,蔣英不會準備晚飯,兩人就到家門口的快餐店吃了一餐。回到家中,錢學森沏了杯茶,對蔣英說了句“回見”,自己就關上書房房門,獨自看書了。
本該享受蜜月的小夫妻,居然如此“客套”,你好、我好,還回見。蔣英這才明白,自己的中丈夫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把所有的熱情和專注都放在了科研上,為了有朝一日學成回國,完成當年的強國夢。錢學森不是不愛妻子,而是他還不懂得如何調劑生活,增加生活趣味,畢竟多年的科研生活,讓他早習慣與書為伴。
生性活潑、聰明機靈的蔣英開始了“改造”之路,她在家中與錢學森舉辦小型音樂會,錢學森也開始學着在科研之餘與蔣英一起探讨音樂話題,甚至還會用英語開些玩笑。
錢學森的生活慢慢變得豐富充實,更加輕松愉快,甚至還慢慢學會做飯,燒得一手好菜。蔣英時常在朋友面前說到,自己在家中隻是幫手,錢學森才是廚師。錢學森也曾提及,每當自己遇到難題無法攻克時,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令他豁然開朗,有所啟示。錢學森在與蔣英的生活中,一改往日木讷的狀态,變得風趣幽默,充滿情調。愛情的甜蜜,也讓錢學森在學術上有所突破,他提出的核火箭概念震驚學界。
隻不過,這樣輕松甜蜜的日子并沒有維持太久。
04 共擔風雨
1949年,新中國成立。錢學森收到教授曹日昌來信,信中錢學森感受到來自祖國的召喚,他内心無比激動,埋藏許久的報效故國的夢想再次被點燃。夫妻二人決定,等蔣英腹中的第二個孩子降生後,就立刻回國。
然後,事情進展卻并不順利。1950年,錢學森作為世界公認的力學界和應用數學界的權威,被美國懷疑為共産黨地下組織成員,吊銷了他從事機密研究工作的安全執照。
1950年6月,錢學森決定告别回國,向自己的上司,時任美國海軍次長的金貝爾辭行。沒想到,錢學森剛走出金貝爾辦公室,金貝爾就聯系了美國移民局,稱錢學森了解美國導彈工程核心機密,決不能讓錢學森離開美國。金貝爾講道,“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甯可把這個家夥槍斃了,也絕不能放他回中國”。
當錢學森回到自己家中時,發現自己收拾好的8隻大木箱被海關扣留。那一刻,錢學森與蔣英感覺事态不妙,錢學森對蔣英說,我走不了了,他們不讓我走。
不出所料,1950年9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包圍錢學森住宅,随後将其關在洛杉矶以南的一座監獄。錢學森在那裡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白天無休止地詢問,晚上每隔15分鐘查看,用強光刺激他的眼睛,不準他睡覺。
錢學森被帶走的消息,很快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正義之士為其發聲抗議。錢學森被拘押15天之後,美國當局迫于壓力,收取15000美元的保釋金後,将錢學森釋放出來。
蔣英在錢學森被關押的第12天,曾看望丈夫,當時錢學森臉色慘白,十分憔悴。當接錢學森回家時,他一言不發,隻知道點頭。持續多天的折磨,已經讓科學家身心備受摧殘。
此後,美國移民局規定,錢學森必須每個月報到一次,并且随時接受傳訊,錢學森一家隻能在洛杉矶市内生活,不得擅自離開。聯邦局特工更是經常出沒錢學森住宅附近,監聽他的電話、監視他的信件、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錢學森一家人無異于被美國“軟禁”,失去自由,并且經常提心吊膽。蔣英擔心請保姆不安全,擱置歌唱事業,一人扛起照顧丈夫、孩子的重擔。同時,她還在浴室裡放置一張桌子,讓錢學森躲避監視專心研究。就這樣,錢學森完成了40萬字《工程控制論》,成為影響學界的重要著作。
昏暗艱難的歲月裡,錢學森、蔣英從沒有一刻放棄回國的夢想。從海關拿回8隻木箱後,錢學森始終沒有打開,他認為這樣就可以找到機會随時離開。
1955年的某天,在錢學森被監控5年之後,夫妻二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天,一個中國餐廳夥計将菜送到錢學森家中,蔣英在菜籃子中發現一張廢棄的中國畫報。畫報中,一張照片引起了蔣英注意。陳叔通,是錢學森父親錢均夫的老師,當時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錢學森立刻給陳叔通寫信,叙述了自己在美國種種遭遇。但是如何擺脫美國聯邦局探員的眼線,将信件安全寄出呢,夫妻二人心生一計。
蔣英的妹妹當時僑居在比利時,将信件先寄到比利時,應該不會引起太多注意。為了安全,錢學森将信謄寫在一張香煙的錫箔紙上,并且貼上了一塊剪報。
這塊剪報是1953年3月6日紐約時的一份特别報道。報道中說,“錢學森作為加州理工學院著名的火箭專家,3月5日在洛杉矶被驅逐回中國,但同時又不許他離開美國,因為他的離去,不利于美國最高利益。”錢學森希望這份剪報能夠向祖國傳達出自己在美國的處境。
然後,錢學森将這封特殊的求助信放到了一個普通信封中,夫妻二人來到商場。錢學森假裝在門口等待太太逛街,吸引特工注意。蔣英則前往商場,隐秘地将信件投入郵筒,把信件寄到了比利時。
幸運的是,這份求助信最終漂洋過來如願抵達從陳叔通手中,周恩來總理立即得知了錢學森、蔣英一家人在美國的艱難處境。
此時,中美兩國正在日内瓦就兩國僑民交換問題進行具體商談。美國人狡辯,稱沒有證據表明在美國的中國人想要回國。錢學森的信件則在那一刻成為了最有力的證據,直接拆穿美國人狡黠嘴臉。
05 攜手同行
1955年夏天,美國同意以中國釋放11名美國戰俘為條件,換錢學森回國。9月17日,錢學森終于帶着妻子蔣英,與一雙兒女踏上回國旅程。10月8日,經過一個月的海上航行,錢學森一家安全回到祖國。
錢學森晚年接受采訪時回憶,當時回國後不久,他被邀請到東北看一看。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院長陳赓大将會見了錢學森。陳赓大将問他,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錢學森那會兒正憋着美國一肚子氣,幹脆回答“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嗎”。
此後,錢學森全身心投入國家機密工作之中,他的行程對家人、媒體都是保密的。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10月27日,首次導彈與原子彈結合成功發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但當時,蔣英并不知道這一切與丈夫錢學森有着密切關系。蔣英晚年回憶,錢學森從研究導彈開始到最後,從來沒有與蔣英談過一句。錢學森經常出差好幾個月,蔣英隻知道錢學森不在北京,不知道他在中國哪座城市,從事什麼項目的研究工作。
蔣英後來在中央音樂學院從事教學工作,一幹就是40多年。她默默在背後支持着丈夫的事業,也在努力為祖國的音樂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她将多年學習的西洋唱法教授給學生,學生們紛紛在國際音樂舞台取得驕人成績,其中包括享譽世界的歌唱家張亞倫、祝愛蘭等。
06 鑄就傳奇
1991年10月16日,錢學森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号,獲獎感言中,錢學森深情感謝了妻子蔣英對自己幾十年的默默支持。直到晚年,他們依然恩愛如初,相濡以沫。
2009年,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2012年,蔣英離世,享年92歲。兒時,錢蔣兩家某次聚會上,錢學森與蔣英曾經共唱一首民國學堂歌曲《燕雙飛》。歌詞“此生願雙雙飛癡心永不悔”,簡直是他們二人一生曠世情緣的真實寫照。
風雨同舟62載,夫妻二人曆經榮辱,功勳卓越,譜寫愛情神話,鑄就一世傳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