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

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22:35:35

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詩經裡的粵方言俚語)1

粵方言中諺語的藝術特點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蹰。

“俟”[ŋai3]之本義指等、靠,今粵語仍如是說。《禮記•玉藻》雲:“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車。”《禮記•昏義》曰:“夙興,婦沐浴以俟見。”《左傳•襄公八年》載子驷曰:“《周詩》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雲詢多,職競作羅。’謀之多族,民之多違,事滋無成。”《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俟賈母拈香下拜,衆人方一齊跪下。”“俟”皆謂等待。又,“俟”字或作“竢”、“捱”。《說文》:“待,竢也。”《晉語四•胥臣論教誨之力》雲:“質将善而賢良贊之,則濟可竢。”粵方言謂苦等(熬)亦曰“俟”、“捱”,如苦度日曰“捱(俟)世界”、“捱(俟)日辰”,遭罪曰“捱(俟)整”。

再,《禮記•射義》雲:“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賈生賦辭曰:“共承嘉惠兮,俟罪長沙。”“俟死”謂至死,“俟罪”即獲罪。還有,粵語謂等亦曰“聽”,如謂等你曰“聽你”,故“俟”有聽(從)義。《禮記•雜記下》雲:“寡君固前辭不教。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史記•魯周公世家》曰:“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俟命”即聽命,意謂等候發落。另外,廣州話謂“俟”[ŋai3]指叫;桂東南土白話謂“俟”[øai3]指罵。

參見篇目:《鄭風·豐》:“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齊風·著》:“俟我于著乎而。”《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注音用寬式國際音标,聲調用數碼表示,近漢語拼音之四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