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挂起了彩燈,人們都不約而同的出去觀燈。這時候就有一些文化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彩燈上,供人猜,稱之為“猜燈謎”。
關于猜燈謎的由來,有個傳說故事。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财主叫胡來的财主非常勢力,見到比自己富有的就溜須拍馬,拼命巴結;而對那些窮人,他就像餓狗見了骨頭——恨不得啃幾口。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有個叫王少文的窮書生,來到胡來家借錢過年。胡來瞟了他一眼,見他衣衫破爛,就罵到:“你個窮小子,給我滾開,瞅你那熊樣,誰會借錢給你!”
王少文被轟出了門,受了這樣的委屈,他氣得要命,“士可殺而不可辱”,他要報仇。由于他是文人,自然沒動武,而是用文化羞辱這個勢力小人。
不久,元宵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挂起了彩燈。王少文也做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燈籠,上面寫着一首詩:
頭尖身細白如銀,
論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在屁股上,
隻認衣冠不認人。
元宵節這天晚上,王少文把燈籠提得高高的,來到胡來門前,引來了許多人圍觀猜測。
胡來看到王少文燈籠上的詩,認為這是在罵他,氣得哇哇大叫,叫人上前去搶王少文的燈籠。
而王少文确笑着說:“老爺,您多疑了,這四句詩是個謎語,謎底是針。”
胡來想了半天,也确實像針。還是人家文人,挨罵也得幹瞪眼,于是灰溜溜的回家了,引得圍觀的人一陣哄堂大笑。
這事不久就傳開了,第二年元宵節,人們把謎語寫在燈籠上,稱為“燈謎”,讓别人猜。就這樣,猜燈謎的活動越來越盛行,一直流傳到現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