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再拖、頻繁跳票數月的年度機皇小米Note2,終于在今天下午正式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相對于絕大部分都是沖着梁朝偉的迷弟迷妹們,筆者應該屬于少數為了一睹新産品風采而去現場的“吃瓜群衆”了。
這次小米特意把發布會地點選在了學術氛圍濃厚的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無論是場館面積,還是體驗人數都要多出之前絕大部分的小米發布會許多。因此,這次發布會的體驗區有較為嚴格的時間限制。那麼現在筆者就來介紹一下在有限時間内關于小米Note2的體驗感受。
曲屏 玻璃顔值加分,但同樣避免不了指紋
首先不得不說的是,小米Note2在外觀設計風格上較為靠近三星Note 7,但在細節之處仍存在細微的差别。根據筆者實際握持感受來看,小米Note2整體較為輕薄,單手握持問題不大,由于本身采用雙曲面屏的原因,其黑邊幾乎可以忽視,徹底告别小米5s被廣為诟病的“息屏美學”。
小米Note2提供了亮黑色和冰川灰兩種顔色。其中亮黑色觀感比較沉穩,而冰川灰更加的時尚和出彩,且本身色調微微偏藍,讓人想到了三星Note 7的珊瑚藍,但實際上冰川灰要比珊瑚藍更加的淡雅,比較适合喜歡簡潔、簡單的顔色的用戶。
說說幾個小米Note2在設計上可能會比較有争議性的方面:
1、後置主攝像頭位置太過居中:由于小米Note 2采用正面指紋識别實體鍵設計,因此這顯然為背部騰出來不少空間。原本背部應該有一個指紋識别按鍵和一個主攝像頭,或者上下兩個雙攝像頭(參照小米5s Plus和紅米Pro),但這次兩種情況都排除了,因此其攝像頭位置有點太過居中,不太符合常規的審美。
2、3.5mm耳機孔依然在頂部:近期國産手機喜好在底部設計為“仿雙揚聲器對稱設計”,即把揚聲器和麥克風都設計成幾個孔,分列在USB接口兩側,小米Note2也不能免俗。但作為将高音質體驗當做主打賣點之一的旗艦機,耳機孔放在頂部對聽音人士而言,還是有點不太方便。
3、雙面玻璃美則美矣,仍為指紋收集器:由于材質特性,小米Note2無法避免成為指紋收集器。筆者在體驗區發現不少體驗機已經在機身大片區域沾染指紋,需要工作人員進行擦拭才能夠還原顔值,當然這對于戴套用戶來說不算什麼事,隻是逼死一些強迫症患者罷了。
但總體而言,小米Note2還是一款在各方面比較均衡的小米旗艦機,也不存在像小米5s、5s Plus那樣賣點分散。不過,似乎是為了保證小米Note2的體驗,之前5s系列上的超聲波指紋識别、雙攝像頭等賣點紛紛缺席,因此除了雙曲面屏外,小米Note2本身更偏向傳統旗艦手機。
雙曲屏誤觸處理尚可,但個性功能稀缺
由于是最主要的賣點,筆者特意體驗了一下小米Note2的雙曲面屏。至于感受,筆者認為小米Note2的兩側曲面屏部分觸控的靈敏度值得肯定,可視角度也還可以接受,反應速度也夠快。此外雙曲面屏确實為小米Note2帶來了更高的屏占比,這也意味着人眼看到的東西更多了。因此,小米Note2的雙曲面屏在硬件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相對而言,軟件方面可能是其目前的一個短闆。根據筆者體驗,小米Note2所運行的MIUI8和其它小米手機基本無異,并沒有在軟件方面體現出雙曲面屏獨特優勢。三星在自家的edge類機型上,就加入了快捷圖标、顯示時間等功能,但小米Note2的曲屏似乎和VIVO Xplay5類似,并沒有相應的軟件體驗。因此,這是這款機型目前比較遺憾的地方,當然不排除以後通過軟件更新的方式加入的可能。
三星在自家雙曲面屏上加入的專屬功能
此外,雷軍雖然一直在發布會上強調其雙曲面工藝難度和硬件成本多麼高,但并沒有交代其到底是由哪家供應的産品。之前的傳言稱有來自三星,也有稱來自LG,但似乎後者可能性較大。由于時間原因,筆者沒來得及檢測該屏幕是來自哪家供應商,請等待雷科技(微信ID:leitech)後期詳細評測。
2256萬像素攝像頭解析力突出,對焦迅速
小米Note2配備了一顆2256萬像素的主攝像頭,傳感器為索尼IMX318,和錘子M1系列在規格上保持一緻。此外,其還擁有f/2.0光圈,支持EIS電子陀螺儀防抖(類似于谷歌Pixel),并且其還配備了一顆支持自動對焦的8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支持頗為獨特的合影優選功能。
小米Note2現場實拍(曝光時間1/100s,ISO-109)
根據對主攝像頭的實拍體驗,筆者認為,介于其像素數較高,因此在畫面解析度上表現不錯。正如雷軍在發布會上介紹的那樣,将其放大之後依然能夠有一定的清晰度,這對一些喜歡拍攝文字的用戶來說是比較好的類型。
如果更追求進光量的話,那還是小米5s的IMX378在單位像素面積和CMOS尺寸上更勝一籌。IMX318的面積為1/2.6'',單位像素尺寸為1μm,今年2月份正式發布。而IMX378的面積則為1/2.3'',單位像素尺寸為1.55μm,相比之下在參數上還是要更占優勢些。當然,具體效果還是要靠各廠商的優化能力,不能隻看參數。
總而言之,小米Note2應該是小米今年最後一款旗艦機。作為收官之作來說,筆者對它基本滿意。隻是目前絕大部分國産廠商的“黑科技”都并非自身原創,并且沒有形成自己的壟斷級特色,如何真正做到軟硬結合,這或許是國内廠商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文中照片均為雷科技所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