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和華總編孫秀蓮 和華傳媒

在日本發現中國
發現中國的日本
大家都很久沒去電影院看電影了吧?不少人紛紛開始想念大熒幕上震撼夢幻的畫面。其實,除了電影院的IMAX巨幕,還有另外一個地方可以投射所有的美好想象,那就是我們的頭腦。在不能去看電影的日子裡,不如拿起小說,在我們的大腦中跟着作家的筆觸去描繪那些或壯麗或神秘的場景吧。優秀的作家,他(她)筆下的作品能夠給人帶來的震撼與感動是絕對不輸給任何一部電影的呀。
沒錯,上周看過我們文章的小夥伴一定猜到了,今天和華将帶大家繼續與日本當代最優秀的作家之一的夢枕貘老師展開對話,關于人性,關于中日文化交流,關于他的作家理想……
還沒有看過上期文章的同學可以到文末戳鍊接補課喲~

和華主編孫秀蓮與夢枕貘老師
夢枕貘
作家,1951年1月1日生于神奈川縣。
畢業于東海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科。
1977年登上作家文壇,之後發表了《奇美拉》《魔性菩薩》《暗狩之獅》《餓狼傳》《大帝之劍》《陰陽師》等人氣系列作品。
1989年《吞食上弦月的獅子》受賞日本SF大獎;1998年《衆神的山嶺》受賞柴田煉三郎獎;2011年《大江戶恐龍傳》泉鏡花文學獎和舟橋聖一文學獎受賞,該作品在2012年又受賞吉川英治獎;2017年受賞菊池寬獎、紫绶褒章、日本推理文學大獎。
夢枕貘/圖片來自《和華》遣唐使特輯
電影是現代的遣唐使船----
夢枕貘特别專訪
Q:您的作品中最有名的是《陰陽師》,您寫《陰陽師》有什麼契機呢?
A:我從小就很喜歡安倍晴明,十二三歲的時候想着以後要寫安倍晴明的故事因此立志成為小說家。20來歲開始寫小說賺錢,30歲之後我的小說突然賣得好起來了。最開始賣的是“傳奇暴力”類型,也隻能接到這種小說。所以當時為了平衡一下開始寫《陰陽師》。

《陰陽師》夢枕貘著文春文庫/圖片來自《和華》遣唐使特輯
Q:您覺得安倍晴明的魅力在何處呢?
A:安倍晴明不僅擁有降妖除怪、解決問題的不可思議的能力,更其他有作為人的不同性格側面。比如,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次,安倍晴明去寺廟,寺廟裡的公子(年輕貴族)和小和尚們就在小聲議論個不停。他們想試探安倍晴明的能力有多大,就問他能否用法力殺死庭院的青蛙。于是安倍晴明笑着說:“做是能做到,但是死了可就無法複生了呦”,說這個來吓唬他們。從這裡能看到安倍晴明的人格當中也有點小邪惡的調調。安倍晴明撕下柳葉一吹,葉子輕輕飄起來落在庭院裡的青蛙上,把青蛙壓扁殺死。這時青蛙的内髒碎成萬段飛散而出,接着打到了各位公子和小和尚們的臉上。這是故意的吧(笑)。也就是說對心懷不軌想試探自己的家夥絲毫不會饒恕,安倍晴明這些人性的部分也很有魅力啊。

安倍晴明像/圖片來自網絡
Q:您覺得安倍晴明和空海的共通之處是什麼呢?
A:他們都對宇宙理解得十分透徹,明白佛教的“萬物皆空”的法則。所有的事物都是動的、不斷變化的。佛教中對于“命”的解釋多是說人必有一死,安倍晴明和空海知道存在于宇宙中的萬物也都會滅亡,他們都理解了佛教的根本原理。

《空海·曼陀羅》夢枕貘著 文春文庫
/圖片來自《和華》遣唐使特輯
Q:在2010年的“遣唐使船再現項目”中,您擔任名譽船長。在現代的日中關系中,您認為遣唐使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A:遣唐使的一大作用是把中國的優秀文化傳輸到日本來。那個時候僅僅是單向地從中國獲取,而基本沒有從日本向中國傳遞太多有價值的東西。如果要說有的話,就是阿倍仲麻呂和空海這些人材吧。另一方面,我認為現代的遣唐使船是“電影”。把日本創作的電影在中國上映,或者中國創作的電影拿到日本上映。這樣一來,電影之船就承擔起了日中雙向的文化交接的作用。像電影《妖貓傳》就是那樣。這部電影在同一時期在日本和中國上映,可以說空海乘着電影這個遣唐使船,把日本文化帶到了中國。所以我覺得電影是現代的遣唐使船。

“遣唐使船再現項目”/圖片來源:《和華》遣唐使特輯
Q:如果要把您的其他作品拍成電影的話,您希望是哪一部呢?
A:我希望是《涅槃之王》這部作品吧,它的第一卷“幻獸變化”是非常适合拍成日中合作電影的。寫的是印度的高8000米的徳幹高原上,長着一棵有喜馬拉雅山那麼高的樹,這棵樹長在直徑80km的火山口正中央,佛陀到那裡摘長生不老的果子的故事。中國那時正是周代,帝王下令大臣也去摘果子,大臣和佛陀競争看誰先摘到果子,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涅槃之王》第一卷“幻獸變化”夢枕貘著 傳文社文庫/圖片來自網絡
Q:聽說您曾經說想寫一本包含所有類型小說的“最終小說”是嗎
A:因為這本書能包含世上的小說所有的感動,有了這一本的話其他的小說就都不需要了。二三十年前,我就定義它為“完美地寫出宇宙、神和人的故事的小說”,因此暫時把它命名為“最終小說”。我的理想就是我死後人們能在書齋裡發現這本完結的最終小說。
開始寫“最終小說”是在15年前。最先出場的是佛陀,宇宙中的諸位神玩指名遊戲。比如,在日本被稱作帝釋天的這個神,追溯一下他的來源就知道他其實是印度教因陀羅神(小編注:因陀羅是印度教的神明,吠陀經籍所載的衆神之首)。于是要是對着他說“你其實是因陀羅吧”,帝釋天就消失而變成因陀羅了。接着,要是再對他說“你是密多羅吧”(小編注:密多羅源自原始的雅利安宗教中的契約之神密特拉,是極為古老的印度-伊朗和小亞細亞地區古代宗教的神明),那他就會變成比基督教還古老的的中東地區古代宗教裡的神。随着這個遊戲的進行神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最後隻會留下兩位神,就是神和惡魔。所謂神,要是沒有信仰他的人就會消失。留下的兩位神如果說了對方的名字就會消失,所以都不能說對方的名字。這兩位神會對最後殘存下來的唯一的一個人類說“給我說,我跟他你信仰的是哪一個”,到這裡就是結尾了。

印度教中因陀羅像/圖片來自網絡
巴厘島上有“巴龍舞”,這是關于森林的精靈“巴龍”和魔女朗達(Rangda)鬥争的故事。魔女朗達跳着舞登場,她連聲喊道:“你們最好好好聽着,這個宇宙中隻有兩種東西。神和惡魔,男和女,光和影……”,巴龍(代表善)和朗達(代表惡)戰鬥到最後就會剩下一個,這是說善惡勢力不兩立的故事。以這個為題材寫小說的話,能賣上一萬冊吧。哎呀,我想着到死也寫不出來這個小說,所以現在正在“趕緊寫啊!趕緊寫啊!”地自我催稿中(笑),有沒有人要來接替這個催稿的工作呀。

巴龍舞/圖片來自網絡
結束語:我想大家也都很期待看到這部小說,感謝您與我們分享這些寶貴的想法。

采訪中的夢枕貘老師/圖片來源《和華》遣唐使特輯
雖然是篇幅有限的一次專訪,但是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夢枕貘腦海中無限的想象力和對寫作的無限摯愛。無論是作為小說家,還是作為“現代遣唐使船船長”,他都用文字的力量來踐行中日之間源源不斷的文化交流,也執着着作家理想,這些都是作品之外的夢枕貘帶給我們的感動。
上期内容:安倍の聲明?不!是安倍晴明啦!----專訪夢枕貘,創作出《陰陽師》和《妖貓傳》的男人(上)
錯過之前遣唐使内容的小夥伴也沒有關系,點擊二維碼,關注和華公衆号,帶你穿越時空回到大唐盛世。
且看古今遣唐使如何撼動中日 -《和華》遣唐使特集探秘
排版編輯:《和華》編輯部 米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