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考試季的到來,為确保廣大考生在高考、中考期間有一個安靜的學習、考試和休息環境,各地方政府對考試期間的建築施工、文化娛樂場所、商業經營活動的喇叭聲、交通等這幾類噪聲都有不同的防控措施。
同時,在6月5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中,第三十三條規定:在舉行中等學校招生考試、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等特殊活動期間,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門可以對可能産生噪聲影響的活動,作出時間和區域的限制性規定,并提前向社會公告。
從各地政府管控和國家立法的重視程度看來,學習環境能直接影響學生的狀态。在良好的聲環境下,大腦清晰、心情比較平靜,考試自然如魚得水;當處于嘈雜的環境中,人容易變得煩亂、躁動、不安,影響作答思考。
除了考試之外,學生平時在校時間較長,每天都會進行各種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聲環境能直接影響他們的狀态和身心健康。教室内部要達到怎樣的聲學标準才能讓學生獲得舒适專注的學習環境呢?
教室聲學标準
教室内首先要保證語言的清晰度,學生才能準确接收到信息。混響時間是判斷語言清晰的标準。《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J118-2010》對于各類教室的混響時間作出了規定。
《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J118-2010》
舉個例子,房間面積小于等于200m²普通教室混響時間需要小于等于0.8秒,大于200㎡的混響時間控制在1秒以下為最佳。如果是多媒體教室和音樂教室這類功能性場所,對混響時間要求更高,最低需要控制在0.6秒以下。若達不到此标準,會讓學生對聲音的收聽和理解造成困難。
外來的噪聲也是影響教室聲環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根據《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J118-2010》規定,一般普通教室内允許聲音從外部結構達到室内的聲量需≤45dB;像語言教室、閱覽室等有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裡面允許的噪聲級更低,要達到40dB以下。隻有達到此标準,學生便可以專注在學業上。
《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GBJ118-2010》
标準數據與實際情況,其實相差甚遠。單靠有關部門的監督和執法以及學校附近的商戶和個人要注意避免噪聲過大的行為顯然是不足夠成為安靜校園的保障的。校方若能主動對校内功能區間進行聲學處理尤為必要。
教室聲學處理
一、混響時間的控制
①普通教室
在教室内,教師發出的聲音信号會經過牆面的反射形成重疊,混響越嚴重,聲音信号重疊就越多,學生對聲音的辨别就越困難。但由于混響跟教室周圍環境沒有關系,即便周圍環境很安靜,它對教學實際的影響依然存在。
為了處理好混響,可采用中高頻吸聲闆進行,通過對空間内中高頻聲能量吸收,能有效提高教室的語言清晰度和豐滿度,使聲音更具有環境感。
教室場景應用
學校這類場所的建設通常都有高标準和要求,所選的基材必須是環保、無毒、防潮、阻燃。此外,選擇便捷易安裝的材料也同樣重要,既能節省施工成本也能迅速恢複日常教學活動。
中高頻吸聲産品
②音樂教室
音樂教室内對于音質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反映真實的演唱或演奏者的水平。混響時間過長會導緻聲樂含糊不清;混響時間太短,聲音發幹枯燥,響度變弱。
為了達到合适的混響時間,除了需要做吸聲外,合理利用擴散體也很重要。使用擴散體能有效解決室内餘量混響,改善聲場環境,将聲音完全擴散回去,增強聲能立體包圍感,降低平衡反射聲駐波。在不損害自然混響的作用下,有效提高室内聲音的飽滿度。
音樂教室場景應用
材料的選擇除了輕便易安裝外,因音樂教室的藝術性,在考慮聲學特性的要求也要考慮多元化的美學裝飾效果。雲擴散體采用單一非對稱基本造型,無周期性影響的淺浮雕波形外觀,有效提升音樂質量也營造了夢幻效果場景。
雲擴散體
二、隔聲處理
教室内除了會受到外來噪聲的影響,同時也會将聲音傳遞出去,影響其他空間場所。此時需要進行隔聲處理,一般會選用隔聲闆和隔聲門。
隔聲闆要選用三層不同密度和特性的材質,中間夾加高分子阻尼材料,形成阻尼約束結構的闆材,聲波能量最高可以降低95%以上。
OFF隔聲闆
隔聲門也能隔絕掉部分的空氣聲,好的隔聲門不僅隔聲性能優秀還具備阻燃特性,其配套熱磁吸附阻尼密閉膠條和靜音門鎖,還能降低開關時門頁碰撞聲和門鎖機械聲,使其真正做到即隔音又靜音(自身不會額外增加噪音)。
隔聲門
當代教育在形式與内容上不斷發展,傳統的普通教室授課環境已逐漸顯示出落後于現代教學環境要求的現象。在經曆教育改革拐點的時候,已有小部分校方主動關注并建設具備良好聲音水平的教學環境,令教師收獲更好的授課質量,學生能有更高的學習效率和體驗。
良好聲環境打造,或會在将來能得到足夠的重視,成為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