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我的小學生活

我的小學生活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0:46:29

我的小學生活?作者:薛晉文印象中,我沒有上過真正的幼兒園,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晉西北呂梁山村裡也沒有幼兒園可上,升入一年級前需要在小學的識字班打基礎,大概就是今天的學前班在識字班同樣能學到不少東西,許多有趣的啟蒙知識令人難忘,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師編成順口溜,現在我還能随口背誦兩句,比如,“ɑ像個小姑娘,辮子朝後揚”“jqx三兄弟,見了ü眼就挖去”為了讓學生快速記住阿拉伯數字,老師領着我們搖頭晃腦地反複朗讀“木棍1,鴨子2,耳朵3”,充滿童真童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我的小學生活?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我的小學生活(我的小學)1

我的小學生活

作者:薛晉文

印象中,我沒有上過真正的幼兒園,上世紀70年代末的晉西北呂梁山村裡也沒有幼兒園可上,升入一年級前需要在小學的識字班打基礎,大概就是今天的學前班。在識字班同樣能學到不少東西,許多有趣的啟蒙知識令人難忘,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師編成順口溜,現在我還能随口背誦兩句,比如,“ɑ像個小姑娘,辮子朝後揚”“jqx三兄弟,見了ü眼就挖去”。為了讓學生快速記住阿拉伯數字,老師領着我們搖頭晃腦地反複朗讀“木棍1,鴨子2,耳朵3”,充滿童真童趣。

我的小學曾是一座小廟,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一些小鳥的家。上課時它們經常撲騰起來,進進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按捺不住的同學會跳起來去抓麻雀,教室裡頓時亂作一團,有時動靜太大,牆壁上的塵土都震落下來,于是将書本抖一抖,呼吸着泥土味和書香味混雜的空氣繼續上課。

那時,教室裡沒有像模像樣的桌椅闆凳,村口的老樹砍倒後,木匠們用大鋸鋸開,取中間最平整的闆材,老師搬來紅磚壘成小磚垛,将闆材橫在上面,于是大通鋪式的課桌就安裝好了。桌子有了,但是小闆凳沒有,需要自己從家裡帶。下課時,頑皮的同學将小闆凳翻過來當馬騎,一路橫沖直撞,好不熱鬧。為了防止小闆凳丢失,常常是早晨帶來,晚上帶走,有的家長不放心,怕半路丢了,索性拿繩子将小闆凳拴在孩子腰間,走起路來就像撥浪鼓一樣左右晃蕩,成為蜿蜒山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冬天裡,同學們要輪流值日看好用來取暖的碳爐子,有時候隔夜起來爐火滅了,要自帶玉米芯和柴禾再次點上。遇到柴禾難着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輪流用嘴沖着爐口猛吹,濃烈刺鼻的煙撲面而來,眼淚和清鼻涕會撲簌簌地流下來。煙火的氣息在教室上空缭繞着,彌漫着,許久才随風散去。

那時候家裡實在是窮,買不起書包,娘就用粗布和針線自己縫一個,不大不小挎在身上正合适。每當有了新書包,就想四處炫耀一番,神氣十足地走在鄉間小路上,覺得自己是個文化人。到了高年級,需要更多的文具。買不起像樣的鉛筆,我就撿同學扔了的鉛筆頭湊合着寫。爹從鄉供銷社買來一大張白紙剪裁成算術本,本用完了,索性拿石筆在石闆上寫寫畫畫,石筆用完了,就随便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劃拉。我曾找來牛皮紙或香煙盒,拆了在背面書寫。在烏黑的牛皮紙上寫的字很難辨認,有一次老師為此生氣了,把娘叫來批評了半天,娘轉身離去時的那一抹眼淚讓我久久難忘。

六一兒童節到來時是最快樂的,鮮豔的紅領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鄉村小學熱鬧得就像過年一樣,老師借來了秧歌隊的鑼鼓,一邊教我們,一邊給村民表演,滾鐵環、踢毽子、猜謎語、丢手絹等趣味活動能讓我們開心好幾天。當然,少不了簡單而隆重的表彰會。作為“三好”學生得到的鉛筆、橡皮和文具盒,我一直舍不得用。嶄新的獎狀領回來總要高興好幾天,就像過年貼畫一樣,要貼在窯洞裡最醒目的位置。

村裡小學有一片自留地,老師常帶着我們下地勞動。春天,我們一起将地裡的玉米或高粱茬子整理幹淨,将農家肥均勻撒開,學着大人的樣子将種子埋入土中,似乎滿眼都是收獲的景象。夏天,校門口的莊稼長勢喜人,走過路過總要回頭看幾眼,就像惦記自己的親人一樣,人和土地的感情就這樣在我們心裡紮了根。秋天,和老師們一起掰玉米、刨土豆。點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鮮的土豆冒着熱氣,帶着泥土的芬芳,讓人百吃不膩。

在貧困年代,老師和桌椅闆凳一樣稀缺。記憶中,我的小學許久沒有派來科班出身的公辦教師,民辦教師不太穩定,遇到家裡有生老病死的大事,可能早上還在上課,第二天就不來了,換老師是常有的事。但我們的老師都很敬業、負責,手把手地糾正我們握筆和坐立的姿勢,闆書一筆一畫寫得工工整整。遇到實在搗蛋的學生,老師晚上會跑到他家去叮囑半天,費心勞神的樣子一點都不輸親爹親媽。

小學快畢業時,村裡在東川河兩岸建了一座石拱橋,語文老師給我們布置了命題作文。老師誇我作文寫得不錯,拿着作文本給大家又是讀又是看,激動得像個孩子。在老師眼裡,學生的進步比自家糧食豐收了還要高興,當時我理解不了老師的心情,鬥轉星移,沒想到長到後我就成了她。參加工作走上講台,看到學生的進步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激動,慢慢明白了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深情。現在我勉強能寫點東西,和老師當年的鼓勵和付出分不開。

再後來,語文老師突然說要走,臨别前,她把我們一個一個地抱在懷裡舍不得離開,眼裡噙着淚水說不出話來,那一天我們都哭了,聞訊趕來的爹娘們也哭了。聽說老師嫁到了鄰近的縣裡,之後就斷了聯系,再也沒有見到她。

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從未忘記那所小學,從未忘記那些老師。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22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