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8:09:54

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征五号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于24日淩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這是長征五号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将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任務

此次長征五号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系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2004年,

探月工程被命名為“嫦娥工程”;

月球探測器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

中繼星叫“鵲橋”;

玉兔嫦娥着陸的區域叫“廣寒宮”……

探月工程,

是我國繼人造地球衛星、

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之後

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又一座裡程碑,

開啟了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

地月示意圖。 本刊資料圖

探月工程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工程階段分為三期,

簡稱為“繞、落、回”三步走。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并實現首次繞月飛行。

第二步為“落”,即發射月球軟着陸器,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月球車),在着陸器落區附近進行探測。

第三步為“回”,即發射月球采樣返回器,軟着陸在月球表面特定區域進行分析采樣,然後将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在地面上對樣品進行研究。

嫦娥一号拍攝了中國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圖,

嫦娥二号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三号成功實現落月夢想,

嫦娥四号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着陸

揭開月球背面神秘面紗……

在嫦娥五号即将發射之際,

讓我們一起回顧“嫦娥”的探月之旅。


嫦娥一号

研制和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号,是“繞、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長征三号甲遙十四火箭,将嫦娥一号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實現零窗口發射。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2

2007年10月24日,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号發射成功。從此,嫦娥奔月由神話變為現實。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3

2007年11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

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發布。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衛星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為探月工程一期——“繞月探測”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标志着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嫦娥二号

作為探月工程二期先導星,嫦娥二号衛星試驗探月工程二期部分關鍵技術,深化月球科學探測。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4

2010年9月30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對長征三号丙運載火箭進行燃料加注,嫦娥二号衛星發射進入倒計時。

2010年10月1日,長征三号丙遙七火箭,将嫦娥二号衛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刷新了中國探月工程新高度,也是我國火箭首次将衛星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2012年4月,嫦娥二号圓滿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點一個完整周期的飛行探測,成功繞飛L2點,進入轉移軌道飛行。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與國際編号為4179的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肩而過”,最近交會距離不到1公裡,首次實現了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成為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5

國家航天局 供圖

而後,嫦娥二号飛至1億公裡以外,對我國深空探測能力進行了驗證。


嫦娥三号

與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測器的技術跨度大、設計約束多,結構也更為複雜,新技術、新産品達到80%。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6

2011年11月9日,嫦娥三号着陸器在北京進行懸停避障試驗。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立項後,為模拟月球重力環境,确保嫦娥三号軟着陸,中國國家航天局啟動建設了大型深空站、着陸懸停試驗場等一系列高水平特種試驗設 施,創新形成一系列先進試驗方法,保障研制工作順利開展。攝影 裴英

2013年12月2日,攜帶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嫦娥三号探測器,用長征三号乙遙二十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進入實施階段。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7

嫦娥三号“奔月”前測試:科技人員在試驗場内進行月球車爬坡測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供圖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8

嫦娥三号兩器互拍。這是嫦娥三号着陸器及器載五星紅旗圖片,該圖是由月球車上全景相機拍攝的。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測器成功落月,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着陸,并開展巡視勘察和科學探測。


嫦娥5T

2014年10月24日,作為嫦娥五号的“探路先鋒”,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嫦娥5T”,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确進入近地點高度為209公裡、遠地點高度41.3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嫦娥5T”,針對高速返回技術無法在地面進行模拟的情況,先行開展了一次飛行試驗,驗證了高速再入返回飛行的可行性,為确保嫦娥五号任務順利實施和探月工程持續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9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示意圖。 神舟傳媒 供圖

2014年11月1日,“嫦娥5T”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陸。


“鵲橋”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探測器中繼衛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征太空。

2018年5月25日,中繼衛星“鵲橋”成功實現近月制動。

2018年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軌道的衛星。

“鵲橋”中繼星在地、月、星之間建立了三條鍊路——對月前向鍊路、對月反向鍊路以及對地數傳鍊路,成功保障了嫦娥四号實現月球背面軟着陸,為嫦娥四号着陸器和月球車的科學探測工作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支持。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0

嫦娥四号着陸器與月球車以及“鵲橋”月球中繼星示意圖。 神舟傳媒 供圖


嫦娥四号

2018年12月8日,長征三号乙遙三十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1

2019年1月3日,人類首個在月球背面軟着陸的探測器嫦娥四号穩穩降落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至今仍在進行着對月球的探測和研究……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2

嫦娥四号探測器傳回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像。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測器計劃

首次實現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

地外天體的起飛,

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

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屆時将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

“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

嫦娥一号探月時間(嫦五奔月從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3

卡通人物形象“航小夢”。 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卡通人物形象“航小夢”。 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九天攬月星河闊,

十六春秋繞落回。

從2007到2020,

從四川西昌到海南文昌,

祝長征五号、嫦娥五号,

十全十美!


圖片來源 |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中國專題圖庫

文字來源 | 新華網、國家航天局

編輯 | 袁夢

校對 | 王伊奕

值班審校 | 黃麗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