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研究投影儀以及幕布,這篇文章就把自己對投影幕布的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下。當然光說不練假把式,最後會把自己實戰成果給大家彙報下。
幕布尺寸 ▼
家庭影院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根據房間情況,和個人觀看習慣等因素來決定是否要上幕布。畢竟可以直接投影到大白牆上,或者選擇投影漆。
如果選擇要安裝幕布,就要确定幕布的大小、類型、材質,這些因素影響往往是互相耦合的,互相影響的。
根據水平可視角度算幕布尺寸
▼
一般來說幕布大小的決定因素就是投射距離,即投影儀和幕布的距離。網上會有一些幕布大小的建議,但也會發現不同的建議尺寸也是不一樣的。
▼
這些尺寸建議是根據一個最佳的水平可視角度計算得來;另外還有一個最佳的垂直可視角度可以用來計算最佳的安裝高度,不過一般比電視櫃高一些安裝幕布就好了。
▼
如果你的三角函數還沒還給老師,隻要知道了水平可視角度就能自己計算出屏幕的寬度。
▼
國際上兩大知名影音機構THX與SMPTE都給出了最佳視角的推薦值,具體見下表。視角越大,那麼在同等距離下就得到更大尺寸的幕布,可以看到THX給得角度較大,另外如果隻專注電影,可以上更大一些的幕布。
一般來說角度越大,觀看的沉浸感越強,但眼睛左右運動的負擔就越重,可能會引起一些不适;角度越小,舒适感會更好,但沉浸感就會減弱,簡單來說就是不那麼爽了。
但以上建議的視角角度以及屏幕尺寸并不适合所有人,隻要你感覺舒服,在3m之内選擇150寸也沒問題,但投影到幕布上的畫面尺寸還和投影機的投射比有關。
根據投射比算幕布尺寸
投射比就是投影儀成像清晰時投影距離與投影畫面寬度的比值。
▼
投射比=投影距離/投影畫面寬度,那麼畫面寬度=投影距離/投射比,比如按3m距離,投射比為1.2,算得屏幕的寬度2.5m,那麼大概可以得到110~120寸的投影面積。
投射比1時為長焦鏡頭,投射比1時為短焦鏡頭,投射比0.6時為超短焦鏡頭
▼
當投射比小于0.6時,就叫超短焦鏡頭,而激光電視的投射比是0.25左右,比傳統的超短焦更小,這樣就把投影儀放到幕布前面一點就可以。這樣随意站起來就不會擋住投射光,也不會被閃到眼睛,當然現在激光電視的價格還是一個大門檻。
▼
常見的投影儀都是中長焦的投影,投射比一般在1~2,在一定距離下隻能得到一定的投射面積(有些投影儀的投射比是可變的,那麼最小的投射比就得到最大的投影面積),如果選擇幕布尺寸比這個投射面積大就浪費了,幕布尺寸選擇的小又浪費了投影機的性能。
相比可視角度計算得到的幕布尺寸,投影比才是幕布尺寸的硬性參考,當然其實更重要的是幕布和投影儀的距離,說白一點就是有多大的房子才能有多大的幕布,而投射距離越遠又要求投影儀有更高的亮度,就得準備更多的錢來購買更好的投影儀。
▼
目前市面上的屏幕主要為4:3和16:9,當然還有2.35:1這種小衆的比例。幕布尺寸一般是按對角線算的。
一般的思路應該是根據想要的幕布尺寸(參考最近視角的建議),按照投射距離來選擇合适投影比的投影儀。但如果萬一哪天你一高興就沖動買了個投影儀,那麼隻能根據這個投影儀的投影比來選擇幕布大小了!
幕布類型(使用方式) 畫框幕布
▼
把幕布像一幅畫一樣固定在牆面上,由一個畫框和幕布組成,通過彈簧将幕布拉平後固定,最後安裝到牆面上。這種幕布的平整性是最好的,不容易起皺紋。缺點是隻能被固定在一個位置,也無法被收納,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變色。适合在獨立的影音室或者不打算安裝電視的客廳中使用。
壁挂幕布/支架幕布
▼
把幕布直接挂在牆上或支架上,這種方式的幕布平整度一般,比較适合辦公室,或者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購買。
手動自鎖幕布
▼
卷幕的一種,打開幕布需要手動輔助。缺點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頻繁拉伸幕布容易導緻幕布變形,導緻幕面平整度降低,影響畫面效果。
電動幕布
▼
也是卷幕,不過是通過電機從兩端均勻下放,可以确保幕布不受外力影響,能夠有效地保證幕面的平整性,使用遙控實現升降。
更高級一點是電動拉線幕,在電動卷幕的基礎上在兩側增加了拉線,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幕面的平整性,非常适合大尺寸的幕布(130~150寸以上),能防止這種大幕布變形,當然價格也更高。
地拉幕布
▼
幕布從地面往上拉,有手動也有電動,如果家裡有電視櫃就不太适合安裝這種幕布了,同時還需要一個單獨的收納空間(一直放在地上也礙事),價格也不便宜。
幕布材質 在正式聊材質之前,先來聊一個重要的參數就是增益。
幕布增益
是用數字表示幕料固有的反射特性(各個角度的明亮程度)。向完全漫散射面(即上下左右180度方向反射率都是一樣的反射面)上投射一定的光線,這時的反射亮度設定為1。然後在同一條件下,向屏幕垂直的方向投射同樣的光線,測定中心點和同一圓弧上各點的亮度,這個亮度和完全漫散射的亮度的比率就叫屏幕的增益。
增益高的屏幕能提高投影畫面亮度和對比度、層次更豐富、色彩更鮮豔,也能提升一點抗光性。但增益過高會造成畫面中間亮、四個角暗的效應及高亮度的部分出現飽和,由于能量過于集中,所以隻有中心位置能觀看到明、亮的畫面。即增益越高,可視角度就會越小。
1.白/灰塑幕
▼
一般看到增益1.0~1.1,可視角度>~160度,彩色還原好,光線柔和,長時間觀看不易疲勞,使用壽命長,應用最廣泛,價格也便宜,還可以擦洗。缺點是白天反光嚴重,畫面泛白,受氣溫影響容易卷邊起皺。
2.白/灰玻纖幕
▼
玻纖幕是塑幕的進階版,增益值略高點,塑幕有的優點它都有,而且平整度更高,不容易卷邊,不做成拉線幕布也有很好的平整性。缺點也是白天抗光性不強,化學氣味性要稍微大一些。價格比塑幕貴點,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便宜的。
塑幕和玻纖幕這兩種幕布都是采用相同的“三明治”結構,隻是中間所夾的編織纖維材質不同。塑幕的内部是由塑料纖維進行經緯線編織,玻纖幕則是采用多股玻璃纖維細絲進行編織,兩種前後都是貼合PVC薄膜制成,最終用來反射呈像的表面其實也都是PVC(有些産品表面還有塗層)。兩種幕布都能做成卷幕。
塑幕和玻纖幕都有白幕和灰幕兩者可以選擇,灰幕比白幕吸收更多的環境光,使得屏幕上的黑位得以保持,也就是具有更高的對比度。但畫面色彩還原效果也要比白幕差,另外就是灰幕的增益值較低(可能不到1),亮度也要低一些,這就要求投影儀要有更高的亮度。所以一般還是選擇白幕的多一些。
3.金屬軟幕
▼
金屬軟幕由高反射金屬混合聚乙烯樹脂塗抹在幕面表面,能産生更高的增益,圖像更清晰,層次感更好,黑色更黑,抗環境光幹擾能力也更強,特别适合進行3D電影、動畫及遊戲顯示,可以作卷幕。當然有軟幕,就有硬幕,硬幕采用了聚碳酸酯基材,但不能折疊隻能卷曲運輸,表面刮花之後維修麻煩,安裝較為複雜,很難在家庭中應用。
增益值大帶來的缺點就是視角略有減少,另外反光高,不适合側透,價格也要稍高一些。
4.玻珠幕
▼
玻珠幕的表層塗有玻璃碎珠,能夠提高亮度,增益比較高,一說在2.5~2.8,這也導緻可視角度非常小,查到一個數據是45度,畢竟家庭影院不是給一個人看的,所有現在玻珠幕布就相對小衆。另外它還不好伺候,不能擦洗,使用時間長會慢慢泛黃,但也可以做成卷幕。
5.白軟幕
▼
軟幕表面是一塊有厚度的特殊成像PVC,并在PVC材質表面覆蓋光學塗層,成像效果也取決于表面塗層的效果,由于不同品牌的軟白幕表面塗層和工藝存在差别,因此它的上限可以比玻纖幕高,下限也可以比玻纖幕低。高端産品的色彩還原好于白玻纖和白塑,也可以讓畫面有更豐富的立體感,所以選白軟幕的話最好選個大品牌的。
另外由于它比較柔軟,做成電動幕布的話,一般都會做成兩側拉線的形式,而且1~4類幕布如果尺寸小不必做成拉線幕,另外白幕面也是畫框幕布的一大主力。
6.抗光幕
▼
抗光幕其實是為激光電視而生的,因為這種短焦投影儀就是為取代電視而出現的,如果亮度高的環境效果不好,又怎麼能和電視一比高下呢?
激光電視的幕布主要有黑栅(分為軟黑栅和硬黑栅)和菲爾涅。
黑栅幕
▼
黑栅抗光幕表面橫向布滿了非常細小的棱鏡結構,從側面看放大看和鋸齒的形狀一樣,鋸齒的上方是黑色,下方是白色,上方的黑色吸光層可以吸收來自屏幕上方的環境光線,下方的透光層則可以反射來自于超短焦投影機投射的光線,以此達到抗光的目的。因此在白天看也會很清晰。
雖然黑栅幕有軟幕,但是這種棱鏡結構非常脆弱,容易造成損壞,因此成本相對其他幕布而言非常高(大概2k~3k),當然更貴的是菲涅爾屏。
菲涅爾屏
▼
菲涅爾屏的原理和黑栅抗光幕很相似,都是一面反射光線,一面吸收光線的原理,但是菲涅爾屏的結構是從大到小的同心圓紋路,因此隻反射投影機位置投射出來的光線。
相對于黑栅幕,菲涅爾屏的抗光效果更好,亮度增益也越高,但是其結構也就導緻了可視角度相對更小,而且菲涅爾屏的光學結構和工藝更加複雜,所以成本也更高,而其光學結構也限制了它不能做成軟幕,進一步限制了它的體積,并增加了運輸和安裝的成本。
簡單來說,黑栅隻有頂部可以抗光線幹擾,兩側無法抗光;菲爾涅,3面的光線都可以抵抗,但可視角度會更低,另外由于是硬屏也沒有太大尺寸,一般都是100寸(最大貌似有120寸),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
中長焦抗光幕
▼
中長焦的投影儀完全可以和傳統的電視共存,不用殺的那麼狠,非得在大白天也看的清清楚楚。
當然抗光除了能減少光線幹擾,也能提升畫面對比度,如果是追求色彩更鮮豔,黑位更深的極緻畫面,追求中長焦抗光幕也無可非議。
中長焦抗光幕一種就是在PVC表面加上特殊塗層讓幕布表面紋理十分細膩,接近鏡面,從而定向反射投影機更多的光線,來提高亮度增益。市面常見的有灰晶、黑晶、黑鑽,S1等等。但這種屏幕對投影儀亮度的要求也更高,而且其抗光效果不如真正的光學結構抗光硬幕。
長焦菲涅爾抗光硬幕,是一種PET 光學微結構抗光硬幕,和剛才講到的激光電視的菲涅爾屏一緻,隻不過這個是專門用在長焦上的,貴當然也是一定的(大概在4k左右)。
總結下,你要追求幕布的抗光性就又貴又麻煩!
7.透聲幕
▼
最後介紹一種小衆的透聲幕。這種布表面分布着許多排列整齊的小孔(按工藝分為編織透聲幕和打孔透聲),然後将音響放在幕布後面,使聲音可以穿透幕布,讓聲音定位和畫面完美融合在一起達到最佳視聽效果。主要應用于獨立影音室和大型影院,一般家庭就沒啥必要上了吧。
另外還有專門的背投幕,用于投影機背後投射,正面觀看。适用于櫥窗展示,和一些特殊場所,這裡也就不介紹了。
品牌 ▼
比較知名的國内品牌有紅葉,經科JK、南通精英、堅果 、極米 、美視、艾瑞爾、得力等等。
國外品牌(産地基本也是中國):斯圖爾特 、奧愛斯 、菊地、 億立等等。
當然大品牌價格也會高很多,由于自己的投影系統是入門級的,所以就在TB上選了不算大牌的幕布(下),和紅葉差不多型号(上)做了個對比,可以看到差價有3倍之多(16:9的差價更大,在4~5倍),另外不同品牌的價格差價也是蠻大的。至于實際效果能有多大差距,畢竟沒有實際對比就不好評說了!
實戰演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不真正搞一套,是不會清楚投影的效果。
▼
客廳中由于已經裝好的了電視(55寸),也沒打算舍棄電視完全換投影,所以打算走雙修的路線。
▼
由于前期的裝修吊頂沒有給幕布留下卡槽,不等不在牆上打孔安裝了,為了跨過電視(距牆最短20cm左右),又安裝了一個支架,讓幕布可以正好放在電視前面,而且為了能看到電視隻能選擇卷幕,另外電視牆上也沒有留插座,就沒有選擇電動卷幕布,而是購買了一款手拉式的卷幕。
▼
由于我的投影隻有540ANSI明流,所以白天想看是不可能的,晚上關燈狀态下才具有最佳效果,所以最終選擇了主流的白玻纖。
▼
是的,我上了一個4:3比例的幕布。一個原因是投影儀的透射比是:1.56:1,我的幕布到投影儀的距離是3m左右,這樣理論屏幕的寬度為1.92m。賣家的16:9 & 84寸幕布寬度是1.8m,16:9 & 100寸幕布寬度是2.13m,因為沒有90寸左右的規格,而4:3 100寸幕布寬度是1.95m,理論上更适合這種距離。
▼
但當安裝好幕布打開投影儀後發現16:9的最大投射尺寸實際上比我這個幕布還要大些,貌似上16:9的100寸屏幕也勉強可以。當然也不用擔心,投影儀一般都有數碼變焦,可以縮小投射尺寸,和幕布尺寸完全匹配。
▼
540ANSI流明的投影儀,以及沒有抗光性的白玻纖幕布,使得如果有光源打到屏幕上影響就非常大,很影響觀影體驗。
▼
但關了燈,效果就完全足夠了!另外新的白玻纖味道還是有一些,但不湊到跟前也不算太明顯。
▼
也不必保持屋裡漆黑一片,隻要光源不會投影到幕布上就可以,我打開了電視牆後面走廊燈,讓房間裡有些亮度,走動也更方便些。
▼
90寸左右隻有1080p的清晰度,老實說畫面不是很細膩,畢竟我那台55寸的電視都是4k的,但也勉強夠看,不過大屏幕帶來沉浸感的震撼彌補了一些細膩的不足。
最後 作為投影的新手小白,文章中難免有些錯誤,歡迎大家指正。這次也是從一個入門級入手,來體檢下投影的感覺,對于高端産品就沒什麼發言權了。
現在投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150~200寸左右以上,畢竟這個尺寸液晶電視還是很難涉及,當然能滿足要求的投影設備也很貴,但這個領域隻有投影技術能較為輕松的實現,就依然是它最大優勢。不過大多數家庭的房子可能還不能滿足200寸畫面的空間要求,也注定是一個小衆 高端的市場。
而100寸左右,液晶電視也有相應的産品,并且不算非常貴。如果這個畫面尺寸的投影系統費用也超過w元,性價比和易用性就不高了,
所以個人認為100寸左右的投影系統應該追求低成本,比如我這套投影系統隻有2k左右的投入,雖然在有光條件下效果不好,但這時可以完全交給電視,投影和電視互補,達到效果的最大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使用的投影儀是不到2k的泰捷WEBOX T1S,後續還會寫一篇用它搭建起來的投影系統的詳細評測文章,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