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三大嗜好,那就是飲酒、吟詩和賞月。他的詩歌看起來是天馬行空,但實際上都是有感而發。有人做過統計,李白近千首詩歌,就有兩百首與飲酒有關。
李白是詩仙,也是酒仙。當然這裡說李白愛酒,不是說李白純為喝酒而喝酒,而大多數時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喝酒既是狂放不羁的性格使然,更是一種思想和感情表達的需要。
《飲中八仙歌》杜甫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在洛陽相會以後,兩個人更是加深了理解。這首詩就是杜甫贊揚李白,說李白的三個特點。一個是能飲酒,是酒仙似的人物。
二個是有詩才,詩思敏捷,鬥酒詩百篇。三個是贊揚李白具有追求理想自由和狂放不羁的性格。說他敢于蔑視權貴,連皇上的話都可以違拗,真是富貴于我如浮雲。
《贈李白》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說李白還有一樣嗜好,那就是修道求仙。愧葛洪,指的是煉丹好道最終沒有成功。落腳點還是在痛飲狂歌上面,痛飲是痛快淋漓地飲酒,狂歌是熱烈奔放地寫詩。
飛揚跋扈,在古代是褒義詞,杜甫用在李白身上最是恰如其分。李白不受約束,即使做了翰林學士,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也是桀骜不馴,表現了一種傲視王侯的精神。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隐居》杜甫
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杜甫也算得上是魯郡的隐士,他喜歡李白就像親弟兄一般。他和李白三次結伴漫遊。喝酒後同蓋一張被子睡覺,白天就攜手一起遊玩。
隻有二人沒有隔閡,才不會嫌棄共用一張被子,醉酒後酒氣熏天也沒有關系。這裡寫李白喝酒,表達的雖然不是政治情懷,但重視詩友間的情誼也是李白形象的一個方面。
《将進酒》李白
鐘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傲視王侯,不為那些權貴摧眉折腰,對黑暗現實以眼不見為淨。他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隻願沉醉不醒,可見李白是把酒當作麻醉劑,用醉來隐逸自己。
李白的理想不是做天子身旁的一個文學侍從,而是一個治國理政的士大夫。他被宦官權貴排擠出局,已經看破了紅塵。一切高低貴賤都是過客,隻有飲者被曆史銘記。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首詩也是談飲酒,借飲酒表達自己的孤獨和寂寞。一個人沒有夥伴同飲不要緊,還有月亮,還有月光下自己的影子。這看起來有點荒誕不經。
因為這月亮和影子是物體,沒有感情,不會理解人的心情。這種拟人法隻能更加增添李白的孤獨。李白把自己的無可奈何用虛無缥缈的形式表達出來,其内心的痛苦可知。
《宣州謝朓樓餞别校書叔雲》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始終生活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之中。理想是大鵬鳥,扶搖直上九萬裡,但現實卻很殘酷。即使是在皇帝身邊,那裡也充滿了爾虞我詐和黑暗腐朽。
李白的進步理想和黑暗現實的矛盾無法解決,他因此陷入了彷徨和苦悶之中,隻有借酒消愁。但是這猶如抽刀斷水,消愁隻是徒勞。好在李白有一種倔強的性格,他隻是說說而已,從來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
李白愛酒愛詩愛月亮,因為這三大愛好都給他帶來了美好的憧憬。但是在談到飲酒的時候,人們都會有一種誤解,認為李白純粹是滿足一種飲食欲望。
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李白飲酒,一是借以表達自己狂放不羁的思想,二是借酒後的無拘無束來構思豪放的詩歌,三是失意時借酒消愁,以得到暫時的安慰。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