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大同這個地名怎麼來的

大同這個地名怎麼來的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9 08:36:59

  大同,一座美麗的城市,曆史悠久。我們本地人大多數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或祖上在農村(即:我們常說的“祖籍、老家”),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進一步深入,有的村落已改造成為社區,現在的禦東新區内,就囊括了很多村落,使更多的人從農村走入城市,那麼大同市的這些農村名稱,您知道嗎?村名的由來,您知道嗎?

  

  大同

  隋開皇年間,為防止突厥進攻,在今内蒙古烏拉特前旗建大同城,意為“天下大同”。唐末,随沙陀人内徙 ,大同遂僑置于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大同在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轄四區七縣。

  大同各縣區名稱的由來:

  大同市城區:

  大同市城區:

  1949年5月2日,大同和平解放,改縣為市,城區為市的一部分,稱城内。初設四個區,1950年改為三個區,1952年城内隻設兩個區:一區轄東北隅、西北隅、北關;二區轄東南隅、西南隅、南關、東關;區公所改為區人民政府。1954年2月,城内一、二區合并,成立大同市市區,同年4月改為大同市城區。

  大同市礦區:

  1950年3月大同市設立口泉礦區辦事處。1951年4月改名為口泉礦區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礦區改稱為口泉區。1966年5月,将城區、口泉區所轄農業區域劃出,成立郊區,口泉區轉以城鎮工作為中心。1970年10月,由口泉區劃出,成立大同市礦區

  南郊區:

  1950年3月大同市設立口泉礦區辦事處。1951年4月改名為口泉礦區人民政府。1955年口泉礦區改稱為口泉區。1966年5月,将城區、口泉區所轄農業區域劃出,成立郊區,1970年10月撤銷郊區,正式成立南郊區。

  新榮區:

  建國初期,本區分屬大同市和左雲縣,歸屬察哈爾省。1958年,除郭家窯、東勝莊、破魯三個鄉外,其餘區域劃歸大同市郊區。1960年屬古城區。1964年,複歸大同縣管轄。1970年,在今新榮村西成立大同市北郊區。1972年4月,因所在地村名改名為新榮區。

  大同縣:

  縣名由來之意同“大同市”。1949年5月大同解放,東、西大同縣合并,屬察哈爾省雁北地區。1952年屬山西省雁北地區。1954年與懷仁縣合并為大仁縣,1958年歸屬大同市稱大郊區,1960年原大同縣劃為古城區。1965年恢複大同縣建制,歸雁北專署。1993年7月1日,雁北地區與大同市合并,歸屬大同市。大同縣行政中心自古以來一直在市區,1971年遷到西坪鎮。

  陽高縣:

  漢置高柳縣,後為恒州高柳郡,領高柳、安陽二縣。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陽和衛;三十一年(1398年)在今址築城,因城在洋河之畔而諧名陽和城;宣德元年(1426年)移高山衛同治,又置陽和通判。清順治三年(1646年),陽和、高山合為陽高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衛為縣,為陽高縣名之始。

  天鎮縣:

  戰國時為趙國延陵邑。唐置天城軍,遼、金、元相繼為天成縣,明初(1368年)改立天成衛;洪熙元年(1425年)兼置鎮虜衛。清順治三年(1646年)并天成、鎮虜二衛為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改置天鎮縣。

  渾源縣:

  西漢置崞縣、平舒二縣,分屬雁門郡和代郡,兩縣合并為崞縣,屬恒山郡。東漢建武年間,廢崞縣,置常山關(常山即恒山,因避文帝劉恒諱改名)。三國時,曹魏複置崞縣。北魏置崞山縣,隸司州,為京畿内地。唐初為雲州屬地,後析置渾源縣,因地處渾河之源而得名。

  靈丘縣:

  靈丘之名,戰國時就已出現,以趙武靈王死後葬于此地而得名。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設置靈丘縣,屬幽州代郡。東漢屬中山國,後廢。北魏複置靈丘郡,屬司州。

  廣靈縣:

  戰國時為平舒邑,屬趙國。秦屬代郡。西漢始置平舒縣,隸屬幽州代郡。遼統和十三年(995年)置廣靈縣,因縣西15公裡處有廣靈泉而得名。

  左雲縣: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鎮朔衛。永樂七年(1409年)改名左衛。正統十四年(1449年)把長城外的雲川衛并入,稱左雲川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衛設縣,稱左雲縣。

  

  大同各大村名稱的由來:

  1.西墳、東墳

  相傳宋朝時,村北有十王墳,看墳人後代在此後形成村落。居住西者名西墳,居住東者名東墳。

  2.海力村

  相傳在元朝時,俗稱“小東海”的文嬴湖泉眼很多,水面較大,後因水位變化,泉水枯竭,水面逐年減小。本村建于原海區範圍之内,故稱海力村。

  3.肖家寨

  相傳宋朝時,北國肖太後來此處紮過寨,故名肖家寨。

  4.古城

  傳說大同城先建于此,因從北飛來一隻鳳凰,落在禦河西。鳳凰乃吉祥之意,随之将城改為現今址。原城即名古城。

  5.泗莊

  相傳在元朝時,四戶人家住在水邊,故以形聲字稱泗莊。

  6.金家灣

  相傳在元朝時,有個姓金的流落在此定居,後逐漸聚居成村,又因本村座落在禦河灣東岸,故名金家灣。

  7.房子村

  相傳清道光十九年有一個叫節慶原的人,在大同府衙内當紅筆師爺,和财主程國德合夥雇工開荒種地蓋房,農忙時在此地經營農業,農閑時回馬營村居住,故取名為“馬營房子村”。程、李定居後,更改為房子村。

  8.陳莊

  傳說,本村最初姓陳的居多,意想發财強勝,起名陳勝莊。後改名為陳家莊。解放前夕,閻家地主一手遮天,職掌村權,強改村名為“閻家莊”。解放後,群衆恢複原名陳家莊,後簡稱陳莊。

  9.安家小村

  傳說本村明朝末年,有一個姓趙者,全家居此地起名為“小村”,後又遷來焦姓的一戶,因焦家旺盛,定名為焦家小村。清初從岱嶽安家寺遷來一姓安的長工,娶此村姑娘為妻,後家庭富裕,超過焦家,更名為安家小村。

  10.馬家堡

  相傳在宋朝時,此處有堡,有馬氏兄弟倆人居住,故名馬家堡。

  11.要莊

  傳說,宋朝時與遼人作戰,宋将楊六郎大敗遼兵,遼人被迫議和,雙方商定遼人退兵一箭射程之地。楊預先派兵卒将箭插入現呼和浩特市七層山上,然後由本村假射一箭,遼人中計,逐退兵七層山。因而本村取名要莊,意取不費一兵一卒,将大部分地盤要回之意。

  12.高莊

  傳說,從前姓高的一家人家在此開店,故得名高家莊,後簡稱高莊。

  13.南村灣

  傳說,同治十年大雨連綿,某處村民遭到水災,遷于今址,為區别南村,名南村灣,後簡稱南灣。

  14.小南頭

  相傳本村建于北魏。郝家寺位于沙嶺北,齊家坡南,從郝家寺到此種田,因路遠不便往返,便在此村建村定居,因位于郝家寺村南,又靠近禦河,故名“禦南莊”,元朝忽必烈重劃鄉裡,另起村名,因舊人懷念原籍,故名小南頭。

  15.沙嶺

  據傳說,本村建于明代初年,因地處沙灘,依梁建村,故名沙嶺。又叫沙嶺兒。

  16.東王莊、西王莊

  傳說本村建于宋朝。因戰火連年,百姓流離失所,其時有姓王的兄弟二人逃難于此定居,因兄弟分居相隔一裡,兄居東為東王莊後簡稱為東王莊;弟居西為西王莊,後簡稱為西王莊。

  17.西谷莊

  相傳,曹、田兩家姓定居建村,開店留人,後因圖财害命,得财傷客,被官府抄捕,餘人遷于村西谷畔重建村莊。故名“西谷莊”。“谷”字當地人讀“忽”(hu)音。

  18.古店

  傳說明朝有一姓古的在此開一旅店,後禦河東岸四盛堡居民,為了躲避水災。逐漸移到古店附近居住,到了清嘉慶年間已形成村莊,即稱古店。後行人因該村隻有一店又稱孤兒店,此後按原名又稱古店。

  19.南灣

  清朝初期,有李家灣人在此澄地未成,後榆次姓趙的人來此澄地,淤澄出大片土地,清末定名為“義和園”,後改為“義和順”。民國初年因争地糾紛,幾經周轉,“義和順”地名消失。又因河道改形成灣形,故名南灣。

  20.馬站

  傳說清朝有一姓馬的軍官,帶領一隊綠營兵,曾在此地駐紮,以後逐漸有人遷來,形成村莊,定名為馬戰兒。後簡化為馬站。

  21.聖水溝

  傳說有一風水先生路經此地,認為此水似聖水,故名為聖水溝。後來水污染 了就叫臭水溝了

  22.窨子溝

  相傳明代以前,此地附近有個紅土崖、上校灣、南灣三個自然村。當時人們在紅土崖的南大溝裡挖掘大量窨子,貯藏糧食,逐将此溝定為窨子溝。因溝向陽背風,以後三個自然村的居民逐遷到此溝,逐以此溝作為村名。

  23.六畝地

  相傳清代窨子溝楊家見此處有一塊好地,面積六畝,風水好,将家遷到這裡。從此,人們即稱為六畝地。

  24.榆林

  相傳在明代,本村有洪洞縣移民來此定居,因地勢低窪潮濕,榆樹叢生,故名榆林。曾用名:西榆林。

  25.郊城

  相傳古時,此地系番王管轄,他有兩個兒子,分别把守上、下窩寨,因本村地處兩寨相交之處,故稱交城。村内的明萬曆年間的鐵鐘,上鑄有“交城村”字樣。後為山西交城縣區别,改為郊城。

  26.小營

  傳說在宋代時,此地經常發生戰争,宋軍在此地設過兵營,後來人們在此聚居,取名小營兒,後簡稱為小營。

  27.上、下窩寨

  傳說宋代本村由藩王的大兒子把守,因兩村地處郊城村之上和下,又屬長子和次子管轄,故稱上、下王寨,後演變為上、下窩寨。

  28.南羊路

  傳說東漢光武帝劉秀十二歲走南陽,在此村落過腳,故名南陽落。後演變為南羊路。

  29.五法村

  傳說,古時本院有一寺院,住有僧尼,關系混亂,被上司得知,派人五次按法規處理,才得解決,故取名五法村。

  30.碾子溝

  相傳本村原分東堡,西堡兩處,後因戰争混亂,兵馬橫行,兩堡人無法居住,被攆于現址。根據攆字諧音,又地處溝内,故名碾子溝。

  31.萬家嘴

  傳說,早年外地人多在此開煤窯,溝内住戶多,擺攤賣貨十分熱鬧,俗有“小大同”之稱;附近有一山梁叫大圪嘴梁,因而以地形和人多得名萬家嘴。

  32.鴉兒崖

  傳說,此村從大同縣上泉買回來兩根旗杆,旗杆頂端形狀象鬥,買杆時鬥裡住着一窩鴉,将杆買回來豎在廟院後,那窩鴉又飛回來住下了。從此,人們就将村名叫鴉兒來。困此村地處崖下,後人們以地形逐漸改名叫鴉兒崖。

  33.馬林澗

  相傳此地三道溝出現過一條大蟒,故名為蟒林澗,後以諧音改為馬林澗。

  34.雙井溝

  相傳村中有兩道溝:“一曰大泉溝;一曰小泉溝。兩溝都有泉水,故得名雙井溝。”

  35.魏家溝

  相傳很早以前,此地溝裡有幾間土窯,因土匪常來搶劫,人們就來這裡藏身,故取名“為家溝”。後來姓魏的住戶遷來,人們逐漸增多,将“為”改為“魏”。

  36.常流水

  據傳說,村西南青楊灣溝内,有一眼泉子,泉水常流不息,故取名常流水。

  37.喬村

  相傳,早年有姓喬的兄弟倆在此地住下謀生,以後人口逐漸增多,故以喬姓得名為喬村。

  38.黑流水

  相傳村中的條泉子溝,溝内有一泉水,白天因人畜用水和太陽曝曬,水流不出溝外,黑夜不用水了,泉水能流出溝外,故取名為黑流水。

  39.高山

  傳說,四百年前,在左雲舊高山村修築城垣時,因地基沉陷,築牆不成,便另選在此地建城。四面山高,得名新高山城。民國初年改為新高山鎮,解放初期改為高山。

  40.南辛村

  傳說兩百年前,韓家窯人到此種地,因嫌路遠,部分人在此建新村居住。因該村以北三十裡處,當時有個新村,故名為南新村,後來用同音字“辛”字代替“新”字,改名為南辛村。

  41.二台

  傳說百餘年前,有人在此地挖煤,建村定居。附近由西向東有個烽火台,本村位于第二個烽火台旁,故名二台。

  42.白馬城

  傳說本村在元朝時,蒙古人在此圈牆築堡,圈馬使用。因馬色取名為白馬城。

  43.霸王店

  傳說古時候,這裡有家店,有個霸王曾經途經此地留宿,人們習慣的叫霸王住過的店,後幹脆改為霸王店,故名霸王店。

  44.牛莊

  相傳過去的一牧童,在海力村放牛,于地設的牛圈,故名為牛家莊。後簡化為牛莊。

  45.梓家村

  相傳在元朝,有姓史的進士在此地戰死,葬于此地,故名史家村,因大同方言史,死同音,嫌其不祥,改名為紫家小村,後轉為梓家村。

  46.回去村

  傳說,很早以前,一貨郎路經此地,見一小孩玩着條蛇,便将蛇收起養大,放回山裡。後來,這條蛇經常下山傷人。一天,适逢貨郎路過此地,看到蛇又在傷人,便舉起扁擔就打。蛇跑到下遊戲的“幹河”旁邊将河水一氣喝幹後,回頭就往山裡跑,貨郎也跟着追到了山上。從此,這裡因蛇的回頭而得名為“回頭村”後來演變為回去村。

  47.銀塘溝

  相傳,因來自各地的農民和商人在此開煤窯、經商,這裡逐漸變的繁華富裕。一度時期,出現了銀子用鬥量的說法,再加上内地的池塘,故而得名銀塘溝。

  48.王家園

  傳說,古時候從洪洞縣遷來姓王的一戶人家,在這裡生息發展,并在村莊四周種植杏樹,逐年增植成為林園,後故名為王家園。

  49.時莊

  傳說,本村古時隻有四戶人家居住。故名四莊,後來以其諧言改為時莊家莊,簡稱時莊。

  50.三井

  傳說北宋時,有二戶姓周的和一戶姓倪的人家在此居住,因三家不和,每家打了一眼井。為此起名為三井村,後慣稱三井。

  51.馬營

  宋朝時期楊六郎帶兵騎兵行到此地安營紮寨,故名馬營

  52.拖披

  相傳,二百多年前,此地小煤窯較多,來至四面八方的人,到此以背煤為生,并在這裡安家立業,彼此和睦相處,所謂“拖拖披披”的(意謂“妥疲”:誠懇老實。當地方言)。故名拖皮村或拖披。

  53.竹林寺

  相傳,唐朝時有一座寺院叫“竹林寺”,後來又在地下挖出的磚瓦等遺物上發現了此三字,便以此而得名。

  54.吳官屯

  傳說本村在明代前期沒出過做官的,稱為“無官屯”。在清代的道光年間,從雲岡遷來一個做官的,名叫吳大興,便又改名為吳官屯。

  55.校尉屯

  相傳古時有一位校尉軍官,棄職到此立屯務農,因此得名校尉屯。

  56.劉官屯

  傳說明朝時,該村有一個姓劉的,在朝中任監斬官,後來告老還鄉,居住在村裡,故名為劉官屯。

  57.榮華皂

  相傳本村原名龍化皂,後來人們向往美好的生活,雅化為榮華皂。

  58.西韓嶺

  傳說,宋朝時遼國元帥韓昌帶兵進犯中原,韓氏兄弟二人在此安營紮寨兩處,在東紮寨的叫東韓嶺,在西紮寨的叫西韓嶺。日寇侵華期間,曾在此地建立飛楊場,因此将西韓嶺遷移到東韓嶺北部,仍叫西韓嶺,曾用名西韓家嶺。

  59.馬辛莊

  傳說,本村莊在清朝時由姓馬的建起的,故名馬家新莊,後簡化為馬辛莊。

  60.太善村

  相傳在元朝時,由洪洞縣在槐樹移民來此建村,元末時初,分為兩個村,東叫太村,西叫善力村(來曆不明)。民國二、三年,村民因派教員怕花錢,兩村合并,并取其原名首字,名為太善村。

  61.茶坊

  相傳,在清朝時,有些來往太原,大同的官員,路經該地歇腳,這村建有茶房,為歇腳人飲茶,故名茶坊。

  62.仝家灣

  相傳,光緒三十二年,廣靈縣仝福慶為謀生來此,給周家店姓仝的做活,後買了十裡河岸姓仝的一灣地,并陸續又從廣靈遷來數人,安居落戶,遂以仝姓起村名仝家灣。

  63.花園屯

  傳說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能騎善射。遷都大同,久仰采涼山勝境,但因國事繁忙,終不能如願。

  64.落裡灣

  相傳本村居民原系洪洞縣八裡灣人,移民到此安家落戶,取名為落裡灣。清道光年間曾名樂裡灣。

  65.地上

  相傳,本村附近有一條河,河北居住幾家佃戶,後來又遷來幾家,因住地地行較高,故名地上。

  66.高莊

  相傳北宋前,本村在口泉河灣建村稱“舊屯”。因連年山洪爆發,數次淹沒村莊,無法在舊屯居住,遷居新址,因新址地勢較高,故名高莊。

  67.米莊

  相傳,本村初是姓米的财主的莊子,後來住戶增多成村,遂以姓米的姓定名為米莊。清道光年間曾名為西米莊。

  68.蘇莊

  傳說本村初有姓蘇的兄弟二人居住,遂以蘇姓定名為蘇家莊(清道光年間即名為蘇家莊)。後簡稱蘇莊。

  69.西房子村

  相傳,本村原為荒地,清代乾隆時,陸續有人開渠澄地、蓋房,當時人們叫“澄地房子”。因分居兩片,後來簡稱為東、西、房子村。後因東房子村東房子村居民遷居到西房子村,故把“西”字改叫房子村。後因與馬軍營鄉房子村重名,故又恢複原來名西房子村。

  70.甘河

  相傳,七峰山玉龍洞内的毒蛇,下山傷人,每到山下的河旁飲水,便會将喝幹。人們便将水河旁的村莊起名為幹河,後來演變為甘河。

  71.大路辛莊

  據傳說,清代道光年間,因大同至太原的大路穿過當村,故名為大路新莊。後改為大路辛莊。

  72.小站

  傳說東漢時,有叫馬武的占山為王,官兵讨伐馬武時,在此設有小營盤,故名為站。

  73.上、下皇莊

  傳說明代正德年間,城内有個王倫在雷公山下設有兩個莊園,居上者為上王莊,居下者為下王莊。因諧音,訛為上黃莊、下黃莊,後又改名為上皇莊、下皇莊。

  74.小石子

  相傳明朝初,村西二華裡之山崖上,有一小寺院,故曾名為“小石寺”又因處于山溝,石子多,後更名小石子。

  75.田村

  傳說本村唐朝時有一個姓田的居住,常給有錢人選擇墳地,名聲很大,人們稱該村為田家村,後來簡稱田村。

  76.十裡鋪

  傳說,明朝末年,有一姓武的在開設小鋪,當時曾稱“新鋪村”。由于本村離城十裡,清朝末年,又改名為十裡鋪。

  77.新添堡

  傳說,明末清初,原堡風化倒塌,居民又在離舊堡二華裡處的東北方重建新堡,更名為新添堡。

  78.智家堡

  傳說,本村原有一大鐘,鐘上鑄有“智”字,故名為智家堡。

  79.西水磨

  傳說,宣統元年本村是大同城内去路街姓施的莊子,村西建有一座水打磨,後來由廣靈縣遷來一姓張者在此耕耘,定名為西水磨。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後,請對号入座!如有缺漏請大家留言補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