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年工作總結

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年工作總結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2-13 15:50:17

  新時代,号角嘹亮;新征程,催人奮進。

  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自覺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意識形态工作領導權,為德州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高舉旗幟,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一個偉大的時代,必有偉大的思想領航。德州市始終将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德州加快發展的具體實踐。

  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年工作總結(為新征程凝聚磅礴偉力)(1)

  2018年春節上班第一周,伴随春天的腳步,全市一場集中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猶如奔湧的溪流在德州大地激蕩。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集體學習26次,舉辦讀書班1次;全市縣級以上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平均每月開展集體學習1至2次。全市組織舉辦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培訓班,分3期對1800餘名縣處級幹部和鄉鎮黨政正職輪訓一遍。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在不斷深入的學習宣傳中高高飄揚。彙聚專家學者的宣講團,用科學、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解讀,幫助大家全面準确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時代意義。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德州大講堂、百姓宣講等多個載體,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舉辦“中國夢·新時代”百姓宣講活動,2018年,組織全市百姓宣講團巡回宣講30場,直接聽衆1萬餘人次,榮獲山東省“中國夢·新時代”百姓宣講比賽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切實增強廣大幹部群衆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2017年,市、縣宣講團集中宣講300餘場次,通過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講、領導幹部對口講、基層講等形式宣講1600餘場次,有力推動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在德州大大小小的書店中高高飄揚。從《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到《之江新語》《新時代面對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吸引衆人駐足品讀,汲取思想精髓,領悟的戰略眼光、思維方式、領導風格、工作藝術。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在德州的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上高高飄揚。天天有、天天新、天天深,去年以來,德州市統籌新聞宣傳、網上宣傳、對外宣傳,“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等重大主題宣傳形成強大輿論聲勢,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入腦入心,達到融會貫通、推動工作。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講好德州故事,傳播德州好聲音

  凝聚民心、彙聚力量,形成推動事業發展的廣泛共識和共同行動,一刻也離不開正确輿論導向。市第十五次黨代會以來,全市新聞輿論宣傳陣線,牢記的48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和一系列重要論斷,切實把堅持正确輿論導向作為神聖職責和根本方針,用一篇篇新聞報道、一幀幀畫面鏡頭、一個個版面頁面,大力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凝聚精氣神。

  德州各主流媒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講好德州故事,傳播德州好聲音——

  開展“砥砺奮進的五年”“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等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在全市上下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熱潮。

  從市黨代會、市“兩會”、到“三個一批”集中開工、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會議、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從兩次百企下南洋、德州京津冀魯資本技術交易大會,到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第三屆“智彙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服務全市重大會議、活動,報、網、微、端、屏、播等多種媒體形式主動出擊、各顯神通,濃墨重彩、高潮叠起。

  圍繞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弘揚企業家精神、活力德州、東部城區開發、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闆等系列重大主題,各主流媒體策劃并刊播了一批高質量、有影響的重頭報道,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中央主流媒體紛紛點贊德州,在中央和省主流媒體刊播反映德州重點工作的重頭稿件1000多篇,發稿數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道德州“無還本續貸”金融創新工作,人民日報對德州市第一書記扶貧、職教扶貧工作、陵城區水利建設經驗進行報道,新華社動态清樣和通稿、經濟日報等報道武城縣共享工廠和鄉村振興經驗,大衆日報頭版頭條和《山東新聞聯播》頭條推出德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頭報道。

  媒體融合步伐蹄疾步穩。全市主流媒體均開通“兩微一端”新陣地,号召力、影響力不斷提升,結合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動,組織市内媒體利用短視頻、H5等新手段創新傳播,出新出彩的主題宣傳,激發起社會共鳴,彙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民心民力。甯津縣融媒體中心被中宣部确定為重點聯系推動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德州市有5個縣市首批啟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把群衆普遍關心的問題說清楚、講明白。在新浪微博、微信“德州發布”賬号編發信息3000餘條,新聞發言人隊伍實現縣級以上單位全覆蓋,設立縣級以上黨委、政府發言人90餘名。

  強基固本,以理想信念教育夯實共同價值理念根基

  2018年2月14日,德州市被中央文明委确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标志着德州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再上新台階。

  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和整體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是一個城市的最高榮譽。對标先進、追趕先進,德州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深入開展“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題實踐活動。

  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年工作總結(為新征程凝聚磅礴偉力)(2)

  一系列“接地氣”的舉措,不斷加深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打造“市委市政府辦公區”等10個文明示範片區,以示範引領文明創建;深入推進“四德”工程,建好用活善行義舉“四德”榜,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平原、樂陵、慶雲3縣市成功創建全省“四德”工程建設示範縣;巨永久登上“中國好人榜”,23人入選“山東好人”,甯津謝金虎入選“山東好人2017十大年度人物”,連續5年,省十大年度人物均有德州人;孫洪香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13個家庭入選全省“最美家庭”,3家企業上榜全省“厚德魯商”品牌形象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遍地開花,全市建成縣級實踐中心6個、鄉鎮分中心77個、村級實踐所662個,現有固定實踐員1875名,開展實踐活動1000餘場,累計參與群衆7萬餘人次。

  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德州市深化鄉村文明行動,繼續強化城鄉環衛一體化和移風易俗工作,被評為全省移風易俗工作先進市,7個縣市區被評為全省移風易俗工作先進縣市區。

  文明花開滿園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讓社會更和諧——

  人們看到,文明正在悄然快速地擴散,從斑馬線前延伸到城市的每個角落。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已成為市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而這正是創城帶來的變化。

  人們看到,精神文明的進步,激發出博大的善與愛。凡人善舉比比皆是,強大正能量不斷凝聚。“德州出好人、德州好人多”已然成為一個道德現象、社會共識,“有德之州、文明之城”的品牌更響亮。

  人們看到,志願服務成為一種城市時尚,人們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傳遞出的溫暖和善意。德州市通過加強志願服務項目化、品牌化建設,廣泛開展“四個一批”志願服務活動,志願服務事業蓬勃發展。每周日确定為志願服務活動日,組織志願者開展文明勸導、關愛空巢老人等活動。

  創新引領,為打造地域文化高地注入源頭活水

  德州市以打造地域文化高地為目标,以創新為引領,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構築與新時代偉大進程同頻共振的情感和價值共同體。

  開展宣傳思想工作創新年工作總結(為新征程凝聚磅礴偉力)(3)

  文化精品是文化創造力的集中體現。雜技《高椅》榮獲第十三屆武漢中國光谷國際雜技藝術節黃鶴金獎第一名,實現曆史性突破;一大批優秀演員和作品獲得山東戲曲紅梅獎、山東省雜技魔術獎等獎項。德州市推出的長篇電視劇《大刀記》榮獲省第十二屆“文化精品工程獎”,4件作品榮獲第十屆“泰山文藝獎”。電影《亂點鴛鴦譜》在全國115家院線公映,成為德州本土創作并在城市主流院線放映的首部電影。制定出台了《德州市文藝精品創作扶持獎勵管理辦法》,對全市的文藝精品創作生産進行組織化管理。積極實施“德州記憶”工程,已完成黑陶紀錄片《土與火的舞蹈》。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德州互聯網電影周”,征集互聯網電影長片260部、短片1600部,評選出11個獎項,打造了互聯網電影産業融合發展的文化交流平台。

  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讓精神食糧豐富群衆美好生活。開展送戲下鄉演出1700多場,活躍了群衆文化生活。開展冬春文化惠民活動400餘場,其中3項活動入選全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動品牌項目。建成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22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34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900個,文體小廣場基本實現全覆蓋,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級公共文化場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年接待群衆300多萬人次。縣級廣播電視台标準化建設成效明顯,全市有7個縣級台已通過省級一級台驗收,3個縣級台已達到條件,等待第二批驗收,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文化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德州電影小鎮初具規模,10餘家影視文化公司入駐經營;鬲津文化藝術小鎮入選“第五批山東省重點文化産業項目”。中國(德州)黑陶非遺文化産品傳承發展平台、山東山花民俗文化創意園獲省級文化産業資金扶持600餘萬元。成立德州城市傳媒文化有限公司暨青島出版社德州分社。2017年,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149.62億元,居全省第8位;占GDP比重達4.76%,居全省第3位。工藝美術、演藝娛樂、出版印刷、文化傳媒、文化旅遊、文化體育等傳統産業勢頭強勁,文化創意、文化會展、影視産業等新興産業迅速崛起,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創新業态強勢突破、蓄勢待發。

  風好揚帆正當時。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将以更加飽滿的激情砥砺前行,繪就新圖景、滿懷新憧憬,鼓足新幹勁、幹出新氣象。

  記者 任立松 通訊員 蓋其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