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4-27 08:35:15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以綠為底生态賦能)(1)

  近日,記者來到博山區石馬鎮卧虎灘濕地公園施工現場,發現這裡正在進行土地平整,地面施工即将開始。該項目在對濕地進行保護和恢複的前提下,将建設水陸遊覽系統,包括觀景木棧道、親水平台、遊船碼頭等,是石馬鎮全域公園城市建設的重頭戲之一。

  近年來,博山區石馬鎮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城市發展全過程,鑄好新發展理念之“魂”、造好公園城市之“形”,努力打造湖山錯落、景美林幽、生态宜居、安居樂業的山水人和諧發展新城鎮。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以綠為底生态賦能)(2)

  在精心優化水環境、重塑水岸新生态方面,石馬鎮始終把五陽湖周邊水環境治理提升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實現河湖水道、岸線綠地、濱水空間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河長制的作用,鎮黨委書記作為總負責人,各河道沿線涉及村書記作為第一負責人,将城市界面、水系河道與生态綠化相融合,全面打造提升五陽湖水環境高質量發展的生态環境底色。

  石馬鎮多措并舉、協調發力,提升改造西沙井村、北沙井村、南沙井村、盆泉村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改造提升水環境全域公園建設,新建沿河綠化3萬平方米,打造出“河暢、路通、水清、岸綠”的全域公園城市和生态觀光廊道,構建全域河、湖、濕地生态水系,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助力全域公園城市建設。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以綠為底生态賦能)(3)

  在抓好要素保障、打造群衆滿意的精品項目方面,石馬鎮堅持規劃引領、品質提升,以“增設施、塑人文、美環境、聚産業”為目标,以“立足山水田園基礎、融入本地特色文化”為工作方向,結合群衆需求,合理調配生态綠化用地與市民活動用地,适當開放綠地空間,增設多點式群衆休閑活動空間,打造橋東村黨建文化廣場。實現對主幹道路硬化,修建個性化文化浮雕牆、觀賞亭和文化宣傳展闆,兩側花園種植松柏等植物,極大改善了廣大村民的生産生活環境。

  石馬鎮系統化、多維度、多舉措打造群衆滿意的精品工程、安心工程,凸顯文化元素在黨建工作的創新理念,為黨建文化載體納入全域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理論支撐,結合城鄉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動,用心用情、全力全速、紮紮實實推進全域公園城市建設落地落實。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以綠為底生态賦能)(4)

  搶抓項目黃金期,全域公園促民生。民生是發展之本。縣鄉道路連接着城市與農村,凝聚的是人氣和民生。石馬鎮始終把強化項目建設資金保障,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戰略實施,努力提升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博沂路由于修建時間較早、車流量較大,加之常年風吹雨淋,緻使路面嚴重破損,承載能力降低。為保障老博沂路提升改造項目有序推進,石馬鎮實行“部門聯動”問題協調解決機制,使項目成為多部門政策的着力點,從項目核準、審批、建設等多方面,全方位給予大力支持,多舉措打造群衆滿意的精品工程、安心工程。在對老博沂路進行整體修複基礎上,配套完善道路兩側及關鍵節點綠化補植,從根本上解決了群衆出行不便的問題。

  以綠色理念建設生态宜居城市答案(以綠為底生态賦能)(5)

  今年以來,全鎮以道路建設帶動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各村合計投資500餘萬元積極開展村莊綠化建設,以黨建為引領,“一網三聯”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領頭雁”效應,在原有的綠化區域内因地制宜強化舉措,實現整體提升。

  下一步,石馬鎮将努力補齊短闆,科學系統推進全域公園建設工作,保障全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同時持續開拓思路,落實項目資金,集中優勢力量,抓住項目建設黃金時節,加力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推動全域公園建設深化、精細,打造集生态、休閑、文化、科普多功能于一體,滿足群衆不同需求的全域公園城鎮,切實提升環境品質和群衆滿意度。

  大衆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韓凱 通訊員 楊津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