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8 00:51:55

古代科舉考試是王朝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即使到了清朝,雖然有世襲或者捐官之說,但科舉考試依舊是天下讀書人成就自己的唯一出路。清朝的科舉制度延用明朝,而明朝的科舉制度是在宋朝基礎上進一步規範,此時科舉考試中的八股文是必考内容。别小看八股文,即使現在中文專業的學生能寫出古人高水平的八股文也不多。因此,古代科舉考試很難,并非想象的那樣簡單。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1

清朝我國著名的小說《聊齋志異》不僅在國内有名,甚至在世界上也很有名,很多國家翻譯出版這本中國古代鬼怪小說,無不為作者的才華所感動。我們都知道《聊齋志異》的作者是蒲松齡,他一生寫了很多著作,除了小說外,還有13卷文集、詩6卷、詞1卷,以及雜著5種,3出戲,曲14種。他的才華被後來稱為“觀書如月,運筆如風”。但蒲松齡的才華出衆,但他從19歲科考,辛辛苦苦進考場,反反複複的考了44年,竟然連一個舉人也沒考上。直到71歲時,朝廷還按照慣例給他補了一個“歲貢生”,4年後蒲松齡就去世了。後人不明白,以蒲松齡這樣一個才高八鬥的文學家,為何一生看着“金榜”,卻始終沒有考中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樣的原因?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2

客觀因素?

能寫出《聊齋志異》這樣高水平的書,足以看出蒲松齡文學功底很深。蒲松齡從小就自幼好學,19歲那年,他就以縣、府、道第一考中了秀才,一時名聲遠揚。但此後蒲松齡再往上參加科舉考試,卻接連失敗。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3

據史料記載,蒲松齡科舉失敗有很多客觀因素,因為清朝的考試辦法經常改,但再怎麼改,作為想考取功名的蒲松齡應該研究朝廷的考試辦法,為何違反朝廷制定的辦法呢?

蒲松齡48歲時,他決定背水一戰,發誓一定要考中。但在考試過程中,蒲松齡隻顧思考寫字了,卻不小心寫的文章字數超過了規定字數,讓他後悔不已。他決定再次備戰下一輪科舉考試。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4

在這裡簡單說一下古代科舉考試試卷的要求,古人參加科舉考試寫文章,要在規定的試卷中寫滿,不能抄,不能少,更不能寫錯字塗改,也不能在試卷外寫字。文字寫不下也不能在邊緣寫字。而且試卷中不能有任何污點,否則作廢。試卷作廢是小事,可以下次再考,但科舉考試中犯這種錯誤,可能被治罪,因為有作弊的嫌疑。

蒲松齡在家再次攻讀經文,當他終于等到科舉考試時,第一場很順利,但第二場時,他卻在考場突然病倒,當時連毛筆都握不住。他又失去了一次科舉考試的機會。

直到63歲時,蒲松齡看到以前與自己同期的人有的已經做官,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決心再次向科舉考試發起沖擊。但此時他已經步入老年,已經沒有了精力去攻讀,後來放棄科舉考試。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5

人為因素?

對于蒲松齡考不中的事,後人一定會聯想到古代官場的黑暗。還有人認為蒲松齡寫《聊齋志異》,把鬼狐寫的形象生動,他肯定惹怒了這些鬼狐仙,因此他在考場被這些妖怪搗亂,導緻考場失敗。其實這隻是笑話或者封建迷信的說法。

還有人認為考官都是不學無術的草包,竟然連文章好壞都看不出來,以蒲松齡的文采,他的考卷也一定寫得好。雖然古代考官有能力不行的,但在清朝考官也有厲害的。而且清朝經曆過幾次科考舞弊案,皇帝殺了很多考官,到蒲松齡這裡,考場基本都很正規了。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6

古代科舉考試,的确有鄉人賄賂考官的事,于是後人就猜測,蒲松齡沒有賄賂考官,沒打通後門,因此他的文章寫的再精彩,都不會有人看。蒲松齡還真不是一個“袖金輸壁”的人,他不願做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

而且蒲松齡當時并不富裕,也沒有多少錢。據說蒲松齡成家後,隻有20畝薄田和三間破屋。他還有四子一女,日子過得很拮據。蒲松齡當過師爺,當過塾師,但這些工作并沒有多少錢。後人把清朝考場想象的很黑暗,其實蒲松齡參加考試,考官并不非都是愛财的人,即使拿了錢,考不上考官也無能為力。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7

八股因素?

不過有學者認為,蒲松齡考試中八股文沒寫好,達不到朝廷的要求。八股文是一個很難寫的文章,不要以為蒲松齡能寫小說,就能寫好八股文。我在昨天科舉考試專門說了八股文。古代科舉考試規定,答卷必須用“八股文”,而且整篇文章要由“破題、承題、人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八部分組成。後四部分是八股文的中心,也是議論的中心,而且各有兩組對偶的文字,因此為八股。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8

古代科舉考試寫八股文,不允許自由發揮,字數有嚴格的規定,不能超過550字。超過了就作廢,根本不可能被錄取。有學者稱,蒲松齡可能沒有掌握八股文的寫作技巧,或者在試卷中寫的文字不符合朝廷要求,甚至有譏諷時政的話,與真正八股文相去很遠。因此沒考中。

但蒲松齡的試卷并沒有保存下來,如果能留下來或許能研究一下清朝科舉考試。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9

精力因素?

蒲松齡一生寫了很多小說和文集。特别是聊齋志異。有人認為,蒲松齡可能一生緻力于《聊齋志異》的寫作,也分散了他參加科舉考試的精力。這是兩個方向。蒲松齡的好友就曾說過:“論才氣,别說考個舉人,就是考進士也輕松,也能成為第一流人物,關鍵因他沒有盡力對待科舉考試”。或許這是一個考不中關鍵因素。

從蒲松齡自身來看,他認為命運不濟,數奇不偶。每次落第都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在蒲松齡故居裡,有一副對聯:“一生無緣附骥層,三生有幸落孫山”。這是對蒲松齡一生最好的總結。

蒲松齡一生考中鄉試了嗎(蒲松齡屢考屢敗之謎)10

雖然蒲松齡沒有考中舉人、進士,但他卻給我國留下一部傳奇著作。人的一生并非通過考試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像蒲松齡一生是科舉考試的失敗者,但他在我國曆史上地位,比那些通過科舉考試成名的人還要高。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