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2 12:11:22

  離愁别緒是古代文人吟誦的情感主題之一,古時候,交通不便,親人朋友一别就是數載難以想見,《詩經 采薇》:“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是最早的送别詩,由于“柳”、“留”諧音,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唐代的“年年柳色,灞陵傷别”,後人就把“灞陵折柳”作為送别典故的出處。大多數送别詩詞,都是描寫離别時的留戀、不舍和傷感的愁緒。“此地為一别 孤蓬萬裡征”,“與君離别意 萋萋滿别情”,而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卻讓人從詩中看到了另一種離别。

  送柴侍禦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王昌齡被貶龍标(标在今天湖南黔陽一帶)的時候,他的朋友柴待禦,當時要從龍标到武岡去。王昌齡送别好友柴侍禦,分别明明是“離愁漸遠漸無窮”,他卻偏偏說沒有離傷,因為我們還是同一片雲雨,同一輪明月,怎麼是兩鄉呢。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1)

  整首詩運用靈巧的筆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诘,表達了詩人雖然與朋友分隔兩地,但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詩人用不覺離傷來安慰朋友,表達了離傷背後“同雲雨 共明月”風雨共擔、守望相助的思想情感。

  送别詩裡的思想情感大多細膩、豐富,表達離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及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意,直接抒發離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朝·王勃

  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南浦别》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風袅袅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還有一些送别詩,借送别表達非常豐富的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送别詩中不同的朋友情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2)

  《送元二使安西》唐朝·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别董大(其一) 唐朝. 高适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朋友就是在你迷茫無助時給你勸慰、鼓勵的人,即便未來征途漫漫,前程難測,有了這些溫暖的話語,盡管還會有艱難和險途,内心卻力量滿滿,堅定無比。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3)

  《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唐朝.李白

  揚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芙蓉樓送辛漸》唐朝·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朋友是你失意時用心陪伴你的人,他懂你知你,心心相通,離别不說傷感,不說離愁,隻說情誼。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4)

  《和董傳留别》宋朝· 蘇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诏黃新濕字如鴉。

  《贈汪倫》唐朝·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王昌齡的五言送别詩(王昌齡的一首送别詩)(5)

  朋友是彼此欣賞,靈魂契合,在高處相逢的人,朋友之間的稱頌和贊美,是發自内心的真情實意,也是彼此之間惺惺相惜的直接表達。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宋朝·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真正的朋友是從内心希望你好的人,不求回報,不計付出

   隻願你所遇皆美好,所行皆坦途

   願你有三五知己相伴,心中有丘壑,眼裡有山河

   願你有知心愛人相擁,一半煙火,一半詩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