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在蘋果生态中,iCloud雲空間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它是保存在線上的雲硬盤,也是連接3個平台的中轉站。如果你用的是蘋果全家桶,那麼對iCloud的感知會更加明顯。
我的MacBook、iPad、iPhone都綁定了同樣的蘋果賬号,并且iCloud雲空間開通了200GB。
體驗了這麼長時間,iCloud的存在對我來說,和一個外置機械硬盤沒有本質上的區别,而且還附加了自動備份、一鍵分享等功能。
舉個例子,我在iPhone上拍攝的相片,過一會兒就同步到iCloud上,我可以直接在MacBook上預覽、編輯。
甚至可以直接通過拖拽,把存在iCloud裡的圖片,複制到網頁編輯器裡——要知道,這張圖片,并不在MacBook裡,而是存在iCloud裡。
并且,iClou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網盤,想要給朋友分享一個大容量視頻時,隻要制作一個iCloud鍊接分享出去,就能節省大量流量,而且還可以在線播放。
既然iCloud那麼好用,為什麼很多人甯願買512GB iPhone,也不願意買256GB版本,然後再開iCloud 200GB?
要知道,iPhone 12 Pro的256GB升級到512GB,要多加1800元。而開一年的200GB iCloud,費用是21元一個月,加起來不過才252元。
也就是說,升級256GB本地存儲空間的價格,可以開7年以上的200GB雲空間。我總結了很多果粉的想法,原因可以分為3點。
首先,很多人都不知道,固态硬盤如果塞得太滿,會影響讀寫性能。IBM蘇黎世研究院就曾指出,固态硬盤的空閑空間越多,讀寫性能就會越高。
尤其是在空閑空間占50%以上時,硬盤的性能才能達到最佳狀态。
但是如果空閑空間在25%以下,就會嚴重影響讀寫性能,導緻手機卡頓。理論上來說,如果買512GB的iPhone,使用壽命要遠比64GB的iPhone更久。
一方面是因為能安裝更多的APP,一方面是因為硬盤性能不容易衰減。很多人買iPhone的目标,都是能堅持3年以上,所以更傾向于買大内存版本。
第二,512GB本地存儲空間,是不會随着時間貶值的,到時候二手轉賣出去,也不會損失太多。
但是iCloud就是單純的個人雲空間,屬于互聯網服務,離開蘋果生态就沒用了,而且必須綁定自己的賬号,不具備保值性。所以很多人甯願買大内存iPhone,也不願意為iCloud雲空間付費。
第三,iCloud雲空間其實并不獨特,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競品,并且性價比更高。單純隻是為了保存相片、視頻、文檔的話,可供選擇的實在是太多了。
比如微軟的one drive,不僅無縫同步“打工人三件套”,而且支持多個平台,1TB雲空間拼車的話甚至能做到40元一年。
盡管iCloud的跨平台體驗很好,但是隻針對手機平台的話,50GB的最低配置,就足以滿足大多數人的相片、視頻存儲需求。
所以很多人甯願買512GB iPhone,也舍不得開200GB iCloud——不是缺錢,而是因為實在沒這個必要。對此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分享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