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我國瓷器工藝的高峰時期,主要标志是全國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窯體系,宋代瓷窯也遍布大江南北,制瓷業成為宋代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坊、窯址數量都超過唐代,據有關考古資料顯示,現今發現的各代窯址中,以宋代數量最多,約占百分之八十左右。
宋代素以"五大名窯"著稱,官窯、哥窯、定窯、鈞窯和汝窯都以自身的特色和美感赢得了人們的喜愛及推崇,而各地的民窯也不斷有佳作問世,有的甚至可同五大窯的名瓷媲美,從而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景象。
宋代窯址逐漸向交通要道和商業中心城市靠近,一個名窯周圍,小作坊星羅棋布,形成一個個地域廣闊的瓷窯體系。宋代大緻形成了六個瓷窯體系: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青瓷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六大窯系的形成是宋代瓷業市場競争的結果,一種瓷器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首先鄰近瓷窯的相繼仿制,繼之就是瓷窯的增加與窯場的擴大,形成瓷窯體系,同時擴展到他處。各個瓷窯間都有競争,不論是一個瓷窯系之内,或一個瓷窯系之外,競争的結果就是名瓷名窯的出現。
五大名窯
“五大名窯”即官窯、汝窯、哥窯、定窯、鈞窯,影響最大,藝術成就很高,代表了宋瓷的最高水平。
定窯印花纏枝蓮大盤北宋高5.6厘米,口徑30.1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敞口,斜弧腹,圈足,口部鑲銅沿,内壁印纏枝花,底心印折枝蓮紋,兩組紋飾間以回紋相隔;胎潔白細膩而緻密,釉色白中微閃黃,紋飾層次清晰,線條流暢,是宋代定窯印花工藝的典型作品。
定窯在今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宋屬定州。定窯始于晚唐五代,北宋時達到鼎盛,以白瓷為主,胎骨緻密潔白,造型精巧玲珑,釉色白中泛黃,有象牙白的質感,裝飾有刻花、劃花與印花,北宋後期曾一度為宮廷、官府燒造瓷器。定窯器在宋代除刻劃花和瓷塑外,印花也是當時的主要裝飾方法。宋代定窯為擴大瓷器的産量,在生産上采用覆燒工藝,由于盤或碗口支撐在匣缽壁上,因此口邊一周無釉,而底足滿釉。除白瓷外,定窯還生産綠瓷、黑瓷、褐紅釉瓷稱為綠定、黑定、紫定,宋元時期北方廣大地區和南方一些瓷窯受定窯影響,靖康之變逐漸衰落。
鈞窯建于北宋初年,窯址以河南禹縣鈞台、八卦洞為中心,此地金代稱鈞州。窯變是一種特殊的工藝,因為釉汁裡含有多種金屬元素,在還原氣氛下形成的,這一現象最初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因此被稱為窯變。鈞紅便是鈞窯産生的窯變釉,在通體天青色之中,突然出現紅色或紫色斑塊,變化萬千,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蔥翠青以及天藍、米色、月白等,其中以紅、紫最為名貴,稱為“鈞紅”、“鈞紫”,詩人用“夕陽紫翠忽成岚”的詩句來贊美它。鈞瓷為我國陶瓷美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為多彩釉開辟了新紀元。
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宋
高6.2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1l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花盆托呈菱花式,下承三雲頭足。内施天藍色釉,釉面有蚯蚓走泥紋,外部設玫瑰紫色釉,絢麗斑斓,玫瑰紅色釉和盆中的藍色相互襯映,猶如夕陽與晚霞相輝映,給人以美麗的遐想。
外底塗醬黃色釉汁,刻劃數目字“十”。北宋徽宗在汴京城(今開封)東北隅營建“壽山艮嶽”皇家園林,大肆搜羅奇花異石裝點園林,制作怪石盆景所用花盆及盆托由設在河南禹縣的官鈞窯燒造。各種花盆和盆托的外底均刻劃從“一”到“十”漢寫數目字中的一個,目的是為了統計燒造件數,便于花盆和盆托配對。數目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盆托底刻“十”、應為同類花盆托中尺寸最小者。
鈞窯瓷器曆來有“官鈞”與“民鈞”之分,考古發掘證實,河南省禹縣城北八卦洞窯是北宋徽宗朝專門燒制宮廷用瓷的窯場,原清宮所藏鈞瓷均為八卦洞鈞窯産品,合格者供奉宮中,次品則就地深埋,故官鈞一概集藏宮中,世代相傳,這件鈞窯花盆就是其中之一。後人對鈞窯的評價極高,有“家有黃金萬貫,不如有鈞瓷一片”之說。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傳世品作為稀世珍品,被各大博物館收藏。哥窯器的獨特之處是開片,在冷卻過程中由于釉和胎的收縮率不同,釉面布滿許多小裂紋,因裂紋形狀和大小而賦予各種名稱,如百圾碎、魚子紋、蟹爪紋、冰裂紋等。開片的産生起初是偶然的,本是瓷器的一種缺陷,匠師們卻通過有意識地控制裂紋的大小和疏密,巧妙地變缺陷為特殊的裝飾效果。哥窯器的胎為黑紫色,器口邊緣的薄釉處可顯露出胎色,足邊不施釉的地方為胎色,這就是所謂“紫口鐵足”。
魚耳爐
宋
高8厘米,口徑12.5厘米,足徑9.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飲流齋說瓷》記載,相傳當時有章氏兄弟二人,在浙江龍泉縣境各設一窯燒瓷,故稱哥窯和弟窯。此爐系哥窯器傳世品,撇口,圈足,爐身兩側飾雙魚形耳,造型仿商周青銅禮器簋, “S”形輪廓線上收下凸,勾勒出端莊飽滿的體态,古樸莊重,文雅大方;通體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織如網的“金絲鐵線”,使素淨的釉面富于韻律美;采用支釘燒,外底有6個圓形支燒釘痕。魚耳爐因兩側置魚形耳而得名,是宋代哥窯瓷器中的名品,屬于清宮舊藏品,乾隆皇帝頗為賞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