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這是杜甫在感歎創作者的畫工如此傳神。
相同的是我們在看到孩子的畫作時,也免不了評價一番,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不會贊歎孩子的作品,反而總能從孩子的作品當中找到不像的影子,畢竟他們在白紙上畫的不過是一個圓圈與一豎相連。怎麼看都覺得還不如3歲以前畫的好,讓人聯想到的是:孩子的畫畫水平一定退步了。但作為一位21世紀的現代家長,應該擺脫傳統思想的束縛,因為我們的理解可能對孩子有深遠的影響。也許在這個階段,孩子正在經曆—象征期。
所謂象征期是指在3到4歲之間,孩子基本能畫一些簡單的圖形,他們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并賦予這些圖形不一樣的含義。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樣:“我把你畫成花,會開的一朵花,再把思念一點一滴畫成雨落下。”把思念的情感融入到畫當中。雖然他們畫的東西在大人眼中一點都不像,還歪七扭八的,但在他們的眼中卻有着重要的意義。
發現美得心靈開始漸漸萌芽,他們萌生了創作的心态
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界有了更多的接觸,他們不再停留在胡亂創作的階段,漸漸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需要把自己所見聞表達出來,而繪畫就成為他們表達的一種方式。但由于身體未發育完善,手部小肌肉不能靈活的控制運筆的方向,他們不能像成人一樣,畫什麼像什麼,他們的創作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他們隻能把一些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高爾基曾經說過:藝術是靠想象力而存在的。
有時候,我們會在孩子的作品中,看到紅色的月亮,藍色的太陽。這個年紀的他們喜歡鮮豔的顔色,他們同樣喜歡把鮮豔的顔色用在創作當中,在他們的眼中,沒有固定的色彩模式。
他們塗色的方式也不會像成人一樣循規蹈矩,而是縱橫交錯,不會按照順序來,有時會把顔色塗到輪廓外面,東一塊,西一塊,沒有規律可循。随着年齡的增長,他們手部肌肉能控制筆的方向,會漸漸從淩亂到均勻。
在他們的腦海中,空間意識不是很強,構圖時,甚至會把花畫在月亮上面的位置。
不要驚訝,這是想象力的擴散,也正是象征期的特點。
在我們了解到象征期之後,還需要做些什麼呢?
創作過程中,收起“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指指點點
孩子在畫的過程中,總喜歡自言自語,一邊畫一邊講述關于畫的故事。我們總喜歡在孩子畫畫的時候指導他們怎麼畫,我們追求的是想讓他們把畫,畫得更像一點,卻忽略了畫畫本身的意義,忽略了他們對畫的想法。
在繪本《味兒》中,主人公雷蒙很喜歡畫畫,他根據自己的所看所想畫出了很多畫。一次他的哥哥利昂看到他畫的畫之後,嘲笑他畫的不像,在這次打擊下,他失去了對繪畫原有的熱情。
是他的妹妹瑪瑞索的肯定,她說雷蒙的畫有花瓶味兒了,讓他燃起了心中對畫畫的熱情。
不妨在他們全神貫注的時候放一些柔美的音樂,既能激發他們的靈感,也能舒緩他們的心情,培養良好的創作興趣。
不要把“像”作為根本出發點,對于象征期來說興趣才是關鍵。
創作過程中,為孩提供更多的材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再好的象想力遇不到工具也碰撞不出精彩的火花,因此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我們能從生活當中找到一些材料,如蛋殼,瓜子皮等等;
大自然是富有的,帶給我們豐富的材料,這些材料未經修飾。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收集樹葉,樹枝,掉落的花瓣,玉米粒,松枝,松塔等等;
有些是色彩豐富的,有油畫棒,彩筆,水彩顔料,太空泥。
用手指畫畫也是不錯的選擇,濃妝豔抹總相宜。
創作過程中,陪伴孩子感受大自然
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不要把幼兒困在書本裡,要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尋找活教材。
真聽,真看,真感受,大人把看到的自然中的美景說給孩子聽,不如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孩子體會到了,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把自己看到的用畫的方式表達出來。觀察樹樁的年輪,摸一摸樹皮的紋理,走在蜿蜒的小路上,領略不同的線條帶來不同的效果。感受給幼兒提供更多創作的氛圍,感受的多了,便能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創作過程中,善于把積極替代消極
象征期的幼兒,會把我們認為不是繪畫地點的地方,當成畫闆。在電視劇《陪你一起長大》中,一個叫多多的小男孩把牆面畫的到處都是,被他的媽媽發現了,結果訓斥孩子太淘氣,孩子低下了頭,是劉濤扮演的蘇醒替男孩解了圍,她跟男孩說要跟他一起變一個魔術。她是一名設計師,她把那面牆重新畫上了大樹。如果沒有幫助孩子解圍,那個孩子可能會因為被訓斥而不再喜歡畫畫了吧。除了蘇醒的辦法,我們還可以學一學陳鶴琴先生的替代教學法。
替代教學法就是在育兒過程中,把用積極的一面替代消極不理想的一面。
孩子在牆上畫畫,可以給孩子一張足夠大的紙,讓孩子在紙上畫出想畫的東西,這樣給孩子留下創作的空間,又沒有打擊到孩子,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也許我們會在不經意間阻止了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成長看似每個階段與每個階段都不相同,實則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影響深遠,對于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遠,我們隻有追上孩子成長的步伐,真正的了解孩子每個階段都有什麼表現,我們才能因材施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