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學啟蒙的入門書籍,三字經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
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三字經也注定是精華中的精華。
家長一起陪孩子每天學習兩句吧!
正文
窦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注釋
窦燕山:名禹鈞,生活于五代末年,幽州人。古代幽州屬于燕國,燕國有座山名叫燕山,所以後人以地名尊稱他為窦燕山。
義方:品德正直、教育有方,後指家教。
俱:都。
揚:傳揚出去。
為孩子解讀(直譯)
五代時期,窦禹鈞品德高尚,而且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聞名後世。
為家長解讀(擴展篇)
要想真正了解這四句的含義,就要先講一下窦燕山的故事。
窦燕山是五代後晉時期的人。他出生于富貴的家庭。在他年輕的時候,經常仗勢欺人,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積攢的财富越來越多,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心裡非常着急。
有一天晚上他夢到了他的父親,在夢裡和他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昭著,如果你還不悔改,不但無子而且會短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挽回的可能。”
窦燕山醒來之後,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暗自下定決心要棄惡從善,廣行善事。他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後來他的妻子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分别起名為:儀、俨、侃、爾、僖。
之後,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在他的培養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才,先後登科及第。後人稱之為“五子登科”。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
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聽說這件事情後還特地賦詩一首:“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窦燕山的故事之所以流傳至今,除了他教育的五個兒子全部中舉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他五個兒子全部都是品德高尚的人。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高超的學識,更要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對于孩子的德育往往比智育更為關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