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

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2 19:46:52

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斯拉夫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東部民族與維内德人聯合開始大規模遷徙後自己使用的名稱,按照斯拉夫語含義,有榮譽、光榮的内涵,東歐地區的很多非斯拉夫人也被斯拉夫化,是歐洲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歐洲東部、中部、東南部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歐洲的民族斯拉夫人)1

斯拉夫人是歐洲人嗎

斯拉夫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東部民族與維内德人聯合開始大規模遷徙後自己使用的名稱,按照斯拉夫語含義,有榮譽、光榮的内涵,東歐地區的很多非斯拉夫人也被斯拉夫化,是歐洲最大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歐洲東部、中部、東南部等。

斯拉夫族

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是西斯拉夫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是東斯拉夫人。巴爾幹半島的是南斯拉夫人。

斯拉夫族能讓我們記住是因為有這麼一個國家,他的名字叫南聯盟。南聯盟隻是簡稱,應該叫做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這樣就很明白了也就是說生活在南部的斯拉夫族建立的聯盟共和國。

所謂南斯拉夫,也就是南部斯拉夫民族的意思。斯拉夫民族最早起源于今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等東歐地區。公元五至六世紀,部分斯拉夫人開始遷徙到今天的巴爾幹半島,成為今天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馬其頓等斯拉夫民族的祖先。

到公元九世紀開始形成一些斯拉夫民族國家,如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受拜占庭文化影響較大,除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外,大都信奉東正教。

1389年,奧斯曼帝國在今天的科索沃地區打敗塞爾維亞軍隊,從而開始了長達500年的對巴爾幹地區的統治。1878年,在經過長期反抗鬥争後,塞爾維亞、黑山獲得了獨立。

而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則處于奧匈帝國統治下。1912和1913年兩次巴爾幹戰争使馬其頓擺脫了奧斯曼帝國長達5個世紀的鐵蹄。巴爾幹開始産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統一起來的願望,尤其是已經獲得獨立的塞爾維亞更是把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南斯拉夫國家作為基本國策。

一戰中,塞爾維亞站在協約國一方。戰争結束後,奧匈帝國的崩潰,使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等有了自決的機會;以法國為代表的協約國也主張在巴爾幹建立一個強大的南斯拉夫國家以對德形成牽制。這樣,南部斯拉夫民族統一的夢想有了成真的可能。

南斯拉夫版圖

1918年,塞爾維亞王國、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承認并确定了該王國的主權和邊界,是為第一南斯拉夫。1929年王國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1943年11月29日,在波黑亞伊策市召開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員會會議,決定成立以鐵托為首的臨時政府———南斯拉夫全國解放委員會,在戰後建立各民族平等的聯邦共和國,剝奪流亡政府的權利,禁止彼得國王重返南斯拉夫,授予鐵托元帥軍銜。

1945年5月,在蘇聯紅軍的支援下,南斯拉夫全境獲得解放。在反法西斯戰争中,南斯拉夫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犧牲,4年總共犧牲了170萬人,占當時南斯拉夫人口的11%。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解體後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2年),曆史上的國名,位于巴爾幹半島,1992年解體。

為什麼南斯拉夫會推翻國王而建立共和國呢?還是在前蘇聯得援助下推翻了當時的王國制,改成聯盟共和國?這裡就不得不說斯拉夫族的另一個分支東斯拉夫族了,當時的蘇聯就是東斯拉夫族,因為是同宗兄弟,東斯拉夫族進行了共和制的國家也會幫助南聯盟建立另一個共和制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體質都是社會主義。

說完南斯拉夫咱們再說說東斯拉夫族。東斯拉夫人是歐洲最為古老和最為龐大的部族集團——斯拉夫人的一個東部支系。東斯拉夫人誕生在烏克蘭境内著名的第聶伯河沿岸。第聶伯河既是東斯拉夫人的搖籃,也是他們賴以生息繁衍的命脈。

第聶伯河的一條支流名為羅斯河,在這裡居住着東斯拉夫人的一個部族——羅斯人。據傳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名稱就源于這條河。現在的俄羅斯民族是東斯拉夫人的最龐大的一支。東斯拉夫人主要聚居在東歐平原,其分布範圍主要在歐洲東部和東南部,少數居地則跨越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太平洋沿岸地區。

東斯拉夫人最早是遊牧民族,社會發展較慢,6世紀之前他們還處在氏族公社階段。這些東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東歐平原上。最早的基輔羅斯國家是由古羅斯人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建立起來的。

斯拉夫族分布

4~6世紀,斯拉夫人中開始出現部落同盟。由于民族大遷徙的沖擊,逐步分化為3大支系:西支稱“維涅德人”,主要在易北河、奧得河和下維斯瓦河一帶活動,他們後來發展為西斯拉夫人(波蘭人、盧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摩拉維亞人等民族)

南支稱“斯洛文尼亞人”,他們向西南方向遷徙,越過喀爾巴阡山,直達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人是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霍爾瓦特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的直接祖先;

東支稱“安特人”,定居在第聶伯河流域、楚德湖、伊爾明湖地區,往東至伏爾加河和奧卡河上遊地區。後來發展成東斯拉夫人,即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民族。由于南部斯拉夫人同拜占廷人聯系密切,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就成為各斯拉夫民族的統稱。

看到這裡我們會發現東斯拉夫族,在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東斯拉夫族已經分化出很多分支,這些分支也有自己的部族名稱,這些部族也同樣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國家。這也是為什麼歐洲的小國衆多的原因。在這些分支裡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的國家,那就是俄羅斯!

俄羅斯民族

俄羅斯人(Russias national)起源于東斯拉夫人的一支,屬歐羅巴人種,分布于東歐和中歐,主要用語為俄語,多數信仰東正教、少數信仰基督新教,大約有1億左右人口。

俄羅斯人具有歐羅巴人種的基本特征:淺色皮膚,柔軟的波狀發,男子胡須和體毛發達,鼻窄且高高隆起,唇薄,直颌,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但俄羅斯人還有自己的特點:北部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白海-波羅的海類型,身材中等,頭型較長,鼻子高突,鼻梁呈直形或凹形,頭發和眼珠色淺。南方俄羅斯人屬歐羅巴人種中的中歐類型(或稱阿尓卑斯類型),身材中等或中等以上,頭型寬短,臉寬,鼻高且大,發色淡黃并呈波狀。

俄羅斯民族是東斯拉夫人的最龐大的一支,其次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

19-20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帝國居民的主要部分——近80%,是由大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猶太人五個民族構成:大俄羅斯人占國家人口的44.3%(5570萬人);烏克蘭人(或小俄羅斯人)占17.8%(2240萬)和白俄羅斯人占4.7%(590萬),這三個俄羅斯民族(1917年革命前,“全俄羅斯人”這個術語包括三個主要的東斯拉夫民族——大俄羅斯人、小俄羅斯人和白俄羅斯人)的人口加在一起共占全國總人口的66.8%。

東斯拉夫人主要聚居在東歐平原,其分布範圍主要在歐洲東部和東南部,少數居地則跨越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太平洋沿岸地區。

東斯拉夫人最早是遊牧民族,社會發展較慢,6世紀之前他們還處在氏族公社階段。這些東斯拉夫人起初分布在東歐平原上。最早的基輔羅斯國家是由古羅斯人9世紀末至10世紀初建立起來的。

莫斯科大公國

俄羅斯人的祖先為東斯拉夫人羅斯部族。15世紀末,伊凡三世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莫斯科大公國。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為“沙皇”,其國号為俄。16—17世紀,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各族先後被羅斯公國兼并,使它成為一個多民族國家。17世紀中期烏克蘭和俄羅斯合并為統一的國家。

那時的俄羅斯

1689年8月彼得一世上台。,俄羅斯通過1700~1721年同另一個強國瑞典進行的北方戰争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羅斯從内陸國變為瀕海國。17世紀它打敗了波蘭和瑞典封建主的反擊。1812年俄羅斯打退了拿破侖遠征軍。1825年12月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舉行起義(即12月黨人起義),被鎮壓。1861年2月俄國廢除農權制。1898年成立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它的領導下,工農群衆經過1905年第一次俄國革命和1917年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二月革命,于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成立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和國成立不久,經過三年國内戰争,粉碎了14個帝國主義國家的武裝幹涉和本國地主資本家的武裝叛亂,保衛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成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聯邦(包括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格魯吉亞)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第一次人代會通過《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12月21日,蘇聯11個共和國領導人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決定,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由俄羅斯繼承。12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決定,将國家正式名稱改為“俄羅斯聯邦”(簡稱俄羅斯)。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将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複了曆史上的名稱;17日,最後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現在看來最近鬧矛盾的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東斯拉夫族的國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應該比美國近的多啊,為啥站隊反了北約,這個舍棄同宗同源得兄弟國家去聯合外族威脅自己兄弟國家,這真是令人琢磨不透,或許這就是政治吧。這真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整合不易多多點贊啊!

(以上資料來自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