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擡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龍擡頭日在二月端,二月的月建為卯;“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裡,震為龍,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态,已出現于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發之大象。在農耕文化中标示着陽氣自地底而出,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将龍擡頭日作為一個祈福納祥、驅邪攘災的日子。
我國民間有剃龍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熏蟲等習俗。
以香熏蟲
熏蟲
古代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分成毛蟲、羽蟲、介蟲、鱗蟲、人類五大類。毛蟲指披毛獸類,羽蟲指鳥類,介蟲指帶甲殼類,鱗蟲指有鱗之魚和帶翅昆蟲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萌動,疾病易生,蟲害也是莊稼的天敵,因此人們引龍伏蟲,希望借龍威鎮伏百蟲,保佑人畜平安,五谷豐登。進入農曆二月,天氣漸暖,各種昆蟲開始活動,有些昆蟲對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這一天,人們紛紛攤烙煎餅、燃燒熏香,希望憑借煙氣驅走毒蟲。
蒼術3克、藿香3克,法制為末;
甘松1克、川芎1克,法制為末;
安息香0.3克、龍腦香0.3克、乳香0.3克,别研;
依序和勻,如法燒之。
采龍氣
早上卯時(5點到7點之間),卯月的第一個卯日卯時,出門面向東方深吸氣,此為一吉。
剃龍頭
指二月初二理發,兒童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擡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起龍船
古時,龍擡頭節是祭祀龍神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到龍神廟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龍神,祈求龍神興雲化雨,保佑一年五谷豐登。龍擡頭時節我國部分地區會有“起龍船”的活動,請龍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順利的心願。
使耕牛
“龍擡頭”也是農村的農事節。農諺曰:“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農時春雨貴如油。倘春雨充沛,預示着一年的大豐收。
開筆寫字
相傳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舊時這天讓孩子開筆寫字,取龍擡頭之吉兆,為孩子正衣冠、點朱砂啟蒙明智,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祝願孩子長大斷文識字。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是中國傳統中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的啟蒙教育形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