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交際語言,關于尊稱上面,有“您”、“先生”、“老師”等,而自謙有“鄙人”、“不才”、“學生”等。這些尊稱和自謙算得上是常用的,而且在使用的時候大多是不分男女性别,就可以使用的。
但是在漢代的人們的尊稱和自謙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會根據身份、性别、地位等進行區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漢代人們的尊稱詞和自謙詞都有哪些:
一、漢代社會中的交際語言——尊稱詞,對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尊稱。
1、“公”:漢代廣泛使用的、對于男性的尊稱詞。
這一尊稱詞,是漢代對于男性比較泛用的尊稱詞。
帝王對臣子或者上司對下屬之間稱呼時會使用“公”。
比如在《漢書·韓信傳》中,漢王和蕭何談論韓信的時候,漢王說“吾為公以為将”,意思就是我(漢王)看在你(蕭何)的面子上,讓他(韓信)當一個将領。其中漢王稱呼其臣下蕭何的時候,用的就是“公”。
地位相近者或友人之間稱呼時會使用“公”。
比如在《漢書·韓信傳》中記載,項王逃将鐘離昧投奔好友韓信,卻被韓信拿來讨好漢王時,鐘離昧對韓信說“公非長者”,說韓信不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在這裡,鐘離昧稱呼韓信就是用“公”。
方言之中對于老人會稱呼為“公”。
比如《方言》卷六之中就有說“周、晉、秦、隴謂之公,或謂之翁。”《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中就有說道“普最年長,時人皆呼程公”,因為程普年紀大,就稱呼他為程“公”。
2、“子”:地位相近的、或高地位對低地位男性之間的尊稱詞。
高位者對于低位者之間的稱呼會用“子”。
在《漢書·蔔式傳》中武帝對牧羊者蔔式說““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意思是說我(武帝)在上林苑裡有羊,想讓你(蔔式)去牧養它們。其中武帝作為高位者對于低位者稱呼時就是用“子”。
與“子”連用,稱“公子”以表敬意。
在《漢書·隽不疑傳》中,隽不疑拜見暴勝之的時候,就稱呼其為“暴公子”。
竊伏海瀕,聞暴公子威名舊矣,今乃承顔接辭。——《漢書·隽不疑傳》
3、“足下”:曾是臣子對君王的尊稱,漢代時卻不再是這種用法。
對男性尊稱為“足下”的習俗在戰國時就有了,比如《戰國策·燕策一》中武安君對燕王說“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
不過,漢代的時候基本上就不使用這種敬語稱呼君王了,反而變成了一種口頭或者書面敬語,比如在《後漢書·黨锢列傳》毛欽對李笃說的“足下如何自專仁義”,意思是您怎麼能以仁義自專。
4、“君”:對男性的尊稱,偶爾也能用于稱呼女性。
在男性之中,高位者可以這樣稱呼低位者,比如《漢書·蕭何傳》中惠帝對其臣下蕭何說的“君即百歲後,誰可代君”;
地位相近的人之間的尊稱,比如《漢書·陳平傳》中右丞相對左丞相陳平說的“君獨不素教我乎”;
對第三人的尊稱,在《後漢書·吳延史盧趙列傳》中的長泣謂母曰:‘負母應死,當何以報吳君乎’”。
除了上述情況,女子會在社交中或者家庭生活中也會這樣稱呼男性,比方在《後漢書·李杜列傳》李固女文姬對她父親門生說的“君執義先公”,意思是說您對于我已亡的父親能仗義執言。
而稱呼女性的情況,在《釋名·釋親屬》中有說到:
“妾謂夫之嫡妻曰女君,夫為男君,故名其妻曰女君也”。
5、卿:地位相近男性之間的尊稱,或高位者稱呼低位者的,夫妻之間也可以使用。
高位者稱呼低位者,比如《後漢書·崔骃(yīn)列傳》中東漢章帝對窦憲說的“卿甯知崔骃乎”,意思是你(窦憲)知道崔骃麼;而地位相近男性之間的稱呼,如《後漢書·吳佑傳》中吳佑對馬融的“卿何面目見天下之人乎”;至于夫妻之間的使用,在《焦仲卿妻》中描寫焦仲卿和他的妻子交談時,寫到“府吏謂新婦:‘歲卿得高遷’”。
6、先生:戰國時對學識淵博的文人的尊稱,秦漢時期擴展了文人的範圍。
關于“先生”這一稱呼,在戰國的時候是用來稱呼學識淵博的文人的。到了漢代的時候,但凡文人,不管是博士、太學生,還是普通讀書人,都可以被人尊稱為“先生”,其簡稱為“先”或者“生”,如在《漢書·張湯傳》中武帝對博士狄山說的“吾使生居一郡,能無使虜入盜乎”。
上述的多是對于男性的尊稱,在漢代還有一些對于女性的尊稱,如“夫人”,家庭中丈夫稱呼他的妻妾或者社會上對于已婚女性就會這用這種尊稱;還有“母”,這是對老年婦女的一種敬稱,在《漢書·韓信傳》中韓信感激收容他的漂母時就說“吾必重保母”。
還有一些稱謂,比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後漢書·陳勝傳》)中的“若”就是社會下層的一般性稱謂。而像“爾不知”、“汝為臣子”中的“爾”和“汝”都是一種帶有斥責或者輕蔑意思的稱謂。
二、漢代社會中的交際語言——自謙詞,根據身份不同而有所差異。
1、臣:西漢時期普遍使用的自謙詞,自此之後使用範圍漸漸 減少。
關于“臣”這個自謙詞,大家想必并不陌生,許多官員對于君王的自稱就是“臣”,還有一些下屬對上屬的自稱也是用“臣”,包括地位相近者的謙稱也是如此。
而且,“臣”這個 自謙詞,還可以用于百姓對于官員的自稱,如在《漢書·荊燕吳傳》中就說到齊地的遊士田生對張卿說“臣觀諸侯邸第百餘”時,這位遊士在大臣面前的自稱就是“臣”。
不過自西漢中期之後,除了官員會在君王面前用這個自稱,其他的使用類型都漸漸消失了。
2、仆:漢代較為流行的男性自謙詞,口頭或書面都有應用。
“仆”這個自謙詞放在現代,很多人都是以為這是仆役們使用的自謂。但在漢代的時候,這一自謙在男性之間還是比較流行的,如在《漢書·韓信傳》中韓信詢計廣武君時說到“仆委心歸計,願子勿辭”,其中“仆”就是韓信的自謙。
3、妾:戰國就已有的女性自謙詞,漢代仍在沿用。
“妾”這一女性使用的自謙詞,在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漢代的時候仍在沿用。作為一般女性在男性面前的自謙詞,“妾”這一自謙的使用并沒有什麼階級區分。
而像“賤妾”這樣的自稱,其使用的時候并不是說使用的人卑賤,而是為了加重自謙語氣的,如在《樂府詩集》卷三七中寫到一個妻子祈求丈夫的時候,說“賤妾與君共鋪糜”。
還有“老妾”這樣的自稱,所謂年長的女性使用,如《漢書·王陵傳》中王陵的母親對漢使說的“願為老妾語陵”。
還有一些自謙詞,比如“不肖”和“鄙人”,這兩種都是男性使用的自謙詞。還有使用“吾”的自謙詞,不過這個自謙詞在當時的交際場合中并不是一個禮貌的自謙詞。還有一些并不常見的自謙詞,比如“走”、“下走”、“牛馬走”這樣的,多是在書信之中使用,且使用者為男性,《漢書·蕭望之傳》中就有“下走将歸延陵之帛”。
總結
漢代也是處于文化的一個整合期,雖然其後也有分裂時期,但也有大一統時期,可以說漢朝是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漢人”這一稱呼到現在還有人使用。而關于漢代的交際語言,我在這裡說了一些尊稱詞和自謙詞,這些詞語的使用因為當時人們的身份、地位、性别的差異,導緻出現了許多種用法,其中有一些詞彙的使用至今仍有沿襲。
雖然在這篇文章之中隻簡單說了漢代人們的自謙和尊稱詞語,但從這繁多的稱呼和自謙之中,對于漢代文化的活躍可見一斑,這也是漢代社會風尚顯露的一角。
參考文獻:
《中國風俗通史》
《漢書》
《後漢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