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預習筆記?學習目标1 文題解說,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三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三首預習筆記?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目标
1 文題解說
《絕句》
“絕句”,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由四句組成。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這首詩就是寫春天景色的絕句,詩人用詩的題材代替題目,别有心意。
《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北宋名僧,能詩善畫,曾經畫過兩幅《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蘇轼為其中一幅畫所寫的題畫詩。
《三衢道中》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去衢州的路途中看到的景色。
2 學習目标
1.會認“鴛、鴦”等6個生字,會寫“融、燕”等13個生字;正确讀寫“泥融、河豚”等詞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背誦這三首詩,并能夠默寫《絕句》。
3.感受作者描寫的景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預習妙招
1 課文内容探秘
(1)這三首古詩分别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一下這三首詩的主要意思。
(3)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把春天刻畫出來?
2 走近作者
《絕句》
生平簡介: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杜審言之孫。他自幼好學,知識淵博,頗有政治抱負。開元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的社會矛盾, 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善于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出當時政治的腐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杜甫被後人尊為“詩聖”,其詩被後人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
代表作品:《春望》《春夜喜雨》《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惠崇春江晚景》
生平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
代表作品:《水調歌頭》《赤壁賦》《題西林壁》《西江月》等。
《三衢道中》
生平簡介:曾幾(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南宋詩人。其詩曾學江西詩派,中年後詩風變化,多寫個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憤時事之作。陸遊曾從他學詩。
代表作品:《發宜興》《題訪戴圖》《食筍》《三衢道中》等。
3 背景資料
《絕句》
鴛鴦 鳥名。鳥綱,鴨科。雄鳥體長約43厘米。羽色絢麗,最内兩枚三級飛羽擴大成扇形而豎立。眼棕色,外圍有黃白色環;嘴紅棕色。雌鳥稍小,背部蒼褐色,腹部純白。栖息内陸湖泊和溪流中。結成小群,偶爾單獨活動。飛行力頗強。在中國内蒙古和東北北部繁殖。多築巢于樹洞内。
寫作指導
1 寫作技巧
白描。
白描泛指文學創作上的一種表現手法,即運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白描手法的三個特點:(1)不寫背景,隻突出主體。通過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将人物的性格凸顯出來。(2)不求細緻,隻求傳神。由于白描勾勒沒有其他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寫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3)不尚華麗,務求樸實。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發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如《惠崇春江晚景》就運用了白描手法,簡潔地寫出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
2 方法運用
運用白描手法需要注意什麼?
(1)把握白描與具體叙述的異同。記叙和描寫是并列的兩種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寫中的一種具體手法,它和記叙中的具體叙述非常接近。具體叙述是一種具體的交代,雖筆法粗疏,卻與白描的質樸簡潔相近。如果運用叙述手法表現事物的某一動态、風貌,簡練而傳神,獲得形象鮮明的描寫效果,就稱為白描。
(2)白描要重點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也不用曲筆或陪襯,但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征和情态。 大師們常三言兩語就把一個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這不得不讓我們贊歎。
(3)白描語言要省儉、概括、傳神。白描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複的修飾語,而須用準确、簡潔的語言進行樸素、單純的描寫,做到既省儉,又傳神。
字詞學習
生字
多音字
形近字
近/返義詞
段落主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