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自問世以來,受到全民的喜愛,其中的緣由,可以從咱們中華民族心理特征的角度加以探索,《水浒傳》裡人物和情節展現的民族性格都有這些特征。
圖為水泊梁山風景區施耐庵塑像。
第一,打抱不平。對生命和利益受到威脅的人物,水浒傳中的英雄們都予以無私的援助,尤其是武力的,而每個梁山好漢幾乎每人都有一段打抱不平的故事,“替天行道”的旗幟,就是這種性格的集中表現。
梁山寨,仿宋建築。
第二,重友情。這突出表現在宋江和柴進兩人身上,如宋江成為梁山首領,并非武功和智謀,而是他重友情、講義氣的性格,使他獲得了極高的威望。
替天行道旗幟,梁山好漢的信條。
第三,中和。梁山英雄之間有不少先發生誤會,後又和好的故事,梁山英雄與市人之間,也都是和睦相處,不願多事的心理;梁山伯後來受朝廷招安,其中“人和”心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虎頭峰上的忠義堂,也叫聚義廳。
而上以三種性格特征與“義”都有直接聯系,打抱不平,為朋友兩肋插刀,是義氣;重友情,友情為重,是義氣;中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義氣,這三者義氣是不同層次與側面,屬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深層心理結構的一部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