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賀震(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甲魚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賀震(東南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近日,有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問我:“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我當即回複他,甲魚當然能吃,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了,這還是個問題嗎?
随即,朋友推送給我一篇文章《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這是個大問題》。我一看這題目,心想肯定是惡搞,開玩笑。打開文章一看,還真不是開玩笑,是新浪财經官方賬号刊發的一篇嚴肅的文章。文中針對當下深圳立法的問題,提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甲魚,能吃還是不能吃?”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庚子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與食用野生動物有關的話題也随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國家衛健委高級别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鐘南山院士指出,冠狀病毒常常存在于野生動物體内,從這幾十年多發急性傳染病的情況看,接近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從動物來的,吃野生動物是陋習。
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衆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規定凡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必須嚴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這一規定,對于今後有效防控突發性傳染病特别是不明原因冠狀病毒的傳播,具有重大意義。
深圳地方立法引來激烈争論各地聞風而動,一些地方以最快的速度啟動地方立法或加快原計劃的地方立法進程。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在全國人大通過《決定》的次日,即向社會發布《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征求意見稿)》,該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列出了禁止食用的貓、狗以及蛇、龜、甲魚、鳥、昆蟲等人工飼養動物“黑名單”,并提出食用野生動物按每人1000元起罰。這一規定,超出了全國人大《決定》禁食的陸生野生動物範疇。當然,隻要不違反上位法,地方立法可以填補空白。然而,相關規定還是立即引來了激烈的争論。
禁食常見養殖動物應慎之又慎筆者認為,地方立法禁食甲魚等常見的人工養殖動物,應慎之又慎,确有必要進行充分論證。
學名叫“鼈”的甲魚,肯定可以吃,而且幾千年來都可以吃。河南殷墟的發掘和大量甲骨文的研究,不僅證實了商王朝的存在,還證實了古人早在3000多年前就食用龜鼈,并利用龜鼈殼記事、占蔔。可見,國人食用龜鼈曆史悠久,源遠流長,估計我們許多人和我們的先人都食用過龜鼈。
專家研究表明,變溫的水生動物與恒溫的哺乳動物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環境,水生動物病毒不可能感染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病毒也不可能在水生動物體内增殖。食用龜鼈等水産品,對于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顯著促進作用。迄今為止,全世界沒有發現和報道過人魚共患傳染性疾病。養殖和食用龜、鼈等水産動物是健康的、安全的。
甲魚養殖産業關系數百萬人在當代,甲魚是我國常見的養殖龜種,規模化人工養殖已達40多年,養殖區域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是我國淡水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每年商品甲魚産量約35萬噸,年産值達500至600億元,上下遊産業鍊合起來年産值超千億元,從業人員數百萬人。
深圳所在的廣東省就是養殖大省、龜鼈強省,2019年中華鼈放苗量達1.1億隻,年産中華鼈約6.3萬噸,從事中華鼈經營企業達200多家,專業養殖戶約1300戶,相關從業人員超過1.1萬人,年産值超過36億元。
浙江有多個全國消費者喜歡、認可的甲魚品牌和甲魚深加工産品企業,還有與甲魚、烏龜關聯的上市公司。
龜鼈等特色水産養殖業已經成為我國水産養殖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與農民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許多農民正是依靠龜鼈等特色水産養殖擺脫貧困走上富裕之路。将關系到百萬從業人員、千億經濟效益的養殖動物龜鼈列入禁食行列,直接影響到相應的水産産業發展,直接關涉諸多從業人員的小康生活,甚至是生路。
地方立法需要講科學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通知,明确中華鼈、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産新品種兩栖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不入禁食名錄。
所以,甲魚能不能吃,本來就不應是個問題。地方上需要通過立法解決的問題為數不少,不應在這種有違常識的問題上浪費時間。罔顧現實的地方立法,不僅落實不了,也沒必要,還會拉低地方法規的層次,削弱法律的權威,造成執法的混亂,連帶着合理的規定也難以落實。
我們都知道駕駛車輛,方向盤一直向左打不行,一直向右打也不行。因為,無論方向盤一直向左還是向右,都會造成一樣的結果,就是翻車。其實,立法也是這個道理。禁食野生動物需要科學的法律法規來規範,放任不管和全部管死,都不是科學的做法,都不行。
良法才會帶來善治,禁食野生動物也需要講科學。
本刊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環境與生活》雜志社。
責編:鄭挺穎
網編:劉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