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教案
一、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知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并能夠利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圓的周長公式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的計算公式。
【難點】圓的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大頭兒子家的圓桌開裂,爸爸想用鐵皮将圓桌固定起來的情境,請同學幫忙計算需要多長的鐵皮。
學生根據問題情境不難想到計算需要的鐵皮實際是計算圓一圈的長度。
教師明确,圓一圈的長度即為圓的周長。
引入課題——圓的周長。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發現
學生活動:同桌之間利用手中的圓形教具,測量圓形教具的周長。
學生彙報測量結果及測量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圓的周長大小與什麼有關。
學生根據圓的特征,不難發現圓的周長與圓的大小有關,圓的大小與圓的半徑、直徑有關。
教師明确直徑是半徑的2倍,可看其中一項即可。
2.探索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關系
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8分鐘時間,利用手中不同大小的圓形教具,測量其周長及直徑,并做好數據記錄。觀察測量結果,計算數據間的特殊關系。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小組及時給予指導。
小組彙報分享測量結果,教師闆書。
學生分享計算結果,其中和、差、積無規律,商值在3.1左右。教師鼓勵學生再多測量幾組數據,并計算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
學生彙報通過多次測量計算比值總在3.1左右。
教師講解:實際圓的周長與圓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命名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并向學生展示其寫法和讀法。
給出圓周率的特點:
(1)是一個無限不循環的小數;
(2)我國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将其精确到小數點後七位;
(3)現在為了方便隻要取小數點後兩位即可。
(三)應用新知
問題:大頭兒子家圓桌直徑為1米,求需要買多長的鐵絲?3.1米夠嗎?
教師強調:根據公式需要3.14米,不可四舍五入到3.1米,通過進一法,要買3.2米的鐵絲。
(四)小結作業
提問:通過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課後作業:回家找一個圓形,借助直尺測量,計算出周長。
四、闆書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