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來明确一點:什麼是沉迷遊戲?
目前WHO将“遊戲成瘾”列為精神疾病的時候,且不說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專業人士普遍表示反對外,連WHO自己也無法準确定義這個精神疾病的标準。
WHO自己的說法是:遊戲成瘾的症狀包括: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長度都要納入考量)、越來越經常将電玩置于其他生活興趣之前,即使有負面後果也持續或增加打電玩的時間。
而相關行為要持續至少12個月才能确診,但也表明,如果症狀嚴重,确診前的觀察期也可縮短。
WHO并沒有指出沉迷遊戲的“标準化時間”,而是更多的涉及到了明确成瘾者的行為與生活習慣是否可以抑制這種沉迷的沖動。
(而且,WHO在将其列入到精神疾病的時候,并不表示這是一種确診手段,而是更多的予以玩家警示)
如果準确定量的話,不是沒人做過,但一般做這些的,都是所謂的網瘾治療學校,而在WHO成立這條疾病條目的時候,恐怕這些學校會更加猖狂,因為世界組織都在“幫他們”。
每周10小時,合理分配一下的話,就是工作日每天1小時,休息日2個半小時,我相信這個遊戲時間,對于明白事理的人來說,這根本算不上什麼沉迷:因為你把遊戲換成看電視、繪畫、攝影、園藝、美工等等娛樂活動,這沒有一丁點奇怪的。
而就算是換個說法:休息日一天5小時,對于資深玩家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5個小時明顯是少了,而且如果這一天沒什麼事的話,又不打算外出之類,這也沒什麼,就是你的周末活動有些過于單調而已罷了。
(以CSGO為例,一把排位至少也是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而如果打的焦灼一點,2個小時完全不成問題)
說到底,沉迷不沉迷,說回來還是個人的問題,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這個關鍵在于你自己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
控制不住自己,除了遊戲你有的是機會沉迷其他的,無非是早晚的問題、
而你要是能控制的住,就算你每周40個小時的遊戲時間,隻要到了你應該停下的時候,就會瞬間變成每半年1個小時的時間。
遊戲本身是有上瘾性的,因為它本來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好玩,一個遊戲哪都好就是不好玩,那它誕生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每周10小時,20小時沉迷遊戲的這種問題,本質上都是一種僞命題,因為這句話的定義本質上是你自己認為的。
你認為孩子的遊戲時間應該為0或4小時,那就是這樣的,你認為一個成年人不應該有遊戲時間,那也就是這樣的。
反正沉迷的定義并不标準,哪個玩家的爹媽和七大姑八大姨沒說過這麼大了還玩遊戲,你不是應該去工作、社交之類的話。
(都快9012年了,難道還不明白一句話:活給自己看)
說到底,在你不影響你的生活與健康之下,作為成年人的你每周玩多少小時其實是無所謂的,沒人管你,也沒有人有那個權力管你。
而如果是未成年人,則需要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把握住遊戲與學業之間的平衡點,孩子不應該是放了羊的野孩子,也不應該隻是個機器的書呆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