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一說。
茶聖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
其《茶經》雲:以銀制壺且雅且潔。
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但很奢侈。
銀本身是貴金屬,做成銀壺之後價格就更不那麼親民了。
因此它向來是宮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
純潔的白銀,須經數十工序,涉數百工具。
曆數萬次精敲細擊,由工匠心、手、力通融合一。
千錘百煉,精雕細琢,始成銀器。
拿着如此用心打造出來的銀壺泡茶,口感柔和溫純,澀減韻長。
喝茶是門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的藝術。
作為雅集場上必不可少的銀壺,因此也成為了曆代名人雅士所推崇之物。
明朝許次纾的《茶疏》中這樣寫到:茶注以不受他氣者為良,故首銀次錫。銀壺除了色澤高貴、傳導快速、改善水質外,最重要的是它還會釋放銀離子。在煮水用具中,以煮水用的純銀制壺最為珍貴。
銀壺煮水、泡茶的确有着不可小觑的增色效果,它可使水質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口感喉韻更為細膩甘甜,滑順飽滿,不僅揚香性茶之氣,亦可醒普洱、鐵觀音之味覺,這是其他器皿難以媲美的。
“茶器很精美,但重要的不是去盲目追求它升值或是外在感覺享受,我們應該通過美好的銀壺去認識美好的生活,同時讓自己安靜美好。”這是台灣銀壺收藏家王秀銘的收藏心得。
銀壺有非常大的魅力,借助于它,我們可以平心境、暖腸胃、舒精氣,在悅目的同時也是養了心,養心是養生的重點,這樣一件能讓美好遇見美好并将之疊加的什物,真是應該歡喜地珍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