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中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是複雜的,許多因素之間相互關聯,我們的思維無法窮盡。為此,我們往往采用簡約的方法,簡化問題、簡化事物的影響因素,利用儀器、設備等人為的方式控制或幹預研究對象,以期獲得科學性事實,進而研究客觀事物的規律。在自然科學領域這是一個常用的方法,我們用有限的工具逼近無限的客觀世界。社會科學實驗不同于自然科學實驗的根本點在于,它研究的是社會世界的規律,而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有着不同的特點。
實驗研究法,也稱實驗調查法,是實驗者有目的、有意識地通過改變某些社會環境的實踐活動來認識實驗對象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方法。它同時是一種旨在揭示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因果關系的可控制的研究方法。根據研究場所的不同,實驗研究法可分為在室内進行的可控實驗法和在室外進行的實地實驗亦即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研究法的要素:任何實驗研究法必須具備以下三個要素:(1)有人為的施加因素(幹預):研究者把幹預措施(即新方法)施加給實驗組的研究對象,而對照組的研究對象不做某種處理、或者給予一些安慰處理。(2)設對照組:要得到科學證據,至少要做一個比較。(3)随機分組:将受試對象随機分配到實驗組和對照組。随機分組時,每位研究對象都有公平的機會被分到任何一組。随機分組的目的是排除幹擾因素(如研究對象的年齡、經濟狀況、病種、病程、教育程度等)對結果的影響。
實驗研究法的過程:一個相對完整的實驗過程可分為準備、實施、總結三個基本階段。準備階段包含了選定課題、提出假設、确定變量、實驗設計等基本環節;實施階段包含了變量的控制、操作、測量環節;總結階段包含了數據的統計分析、實驗報告的撰寫。1.實驗的準備階段根據自己所選定的論題,得出恰當的假說,明确實驗目的,确定指導實驗的理論框架,确定實驗的自變量,選擇被試和形成被試組,決定每組進行什麼樣的實驗處理,并确定操作定義,選擇适合的測量工具并決定采用什麼樣的統計方法,從而明确評價因變量的指标,選擇實驗設計類型,确定控制無關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實驗的實施階段按照實驗設計進行實驗,采取一定的變革措施(實驗處理),觀測由此而産生的效應,并記錄實驗所獲得的資料、數據等。3.實驗的總結階段要對實驗中取得的資料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确定誤差的範圍,從而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最後得出科學結論,寫出實驗報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