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1 05:16:53

蘇格拉底,古希臘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與自然哲學家不同,他認為自然界的知識是神應該考慮的,人類是無知的,應該更關注與生活相關的關于真、善、正義、勇敢、道德等問題;他與普羅泰戈拉亦不同,他認為世界上存在着确定的、普遍的知識,人需要通過“認識你自己”去發現它們。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1

蘇格拉底給出了西方神學目的論的最早的證明。他認為世界是由神安排的、以人為目的的系統,每個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為了讓人感受事物,神給人創造了感覺器官。比如眼睛,眼睑是為了保護眼睛,睫毛給眼睛擋風,眉毛是為了防止額頭上的汗流到眼睛裡。至于人,其存在的最終目的就是認識神。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2

蘇格拉底被認為是道德哲學的創始人。人應當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如何追求?我們應該去做善的事情。什麼才是善的事情呢?首先我們心中應該有關于善的概念的知識,然後在行為中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先有知識,後有行為(美德)。如果對何為善一無所知,而去做一些被認為是“善”的事情,那就不是美德。“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将美德和知識等同起來,也就認為,作惡是知識的缺乏(無知)。具體是哪些知識呢?比如要對人類本性有所認識,哪些才是幸福所必須的;比如對事物和行為類型的真知識,是否能實現幸福的目的,也即,我們應該分别哪些東西表面上給人帶來幸福,哪些東西能真正給人帶來幸福。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3

由此,我們看出,蘇格拉底道德哲學與當今的唯物主義有所不同。蘇格拉底認為先有關于善的知識(柏拉圖提升為理念),然後才是行為對理念的分有或者模仿,而唯物主義普遍認為善是由善的行為抽象出來的概念,先有行為,才有理念。擴而大之,所有事物,先有理念還是先有實物,構成了兩派哲學觀點的最主要的矛盾。

蘇格拉底認為美德即知識,将知識與道德聯系起來,認為知識越多道德越高,是西方唯智主義的開端,與以基督教為代表的美德與良知有關、知識和原罪有關的觀點形成了對立。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4

也許有人會問,希臘化時期的伊壁鸠魯和斯多葛主義也是關注人道德的哲學,為什麼相比蘇格拉底就遜色了呢?我個人認為,除了時代有先後以外,蘇格拉底将重點放在了追求特殊背後的一般上面,而對本質的追求才是哲學的終極目的。如果将思維對象僅僅停留在如何過好人生,如何平靜心情,那就不免失之于格局了。至于對後世的啟發,二者更無法相提并論。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5

那麼,我們該如何獲得知識呢?蘇格拉底有個著名的悖論:人既不可能學習他已經知道的東西(不用學習了),也不可能學習他不知道的東西(無從學起)。意思是說,知識是介于已知與未知之間的一種東西,人類有向善的本性,通過後天教育,人類可以把潛藏在内心的知識喚醒,柏拉圖稱作“靈魂回憶說”。蘇格拉底真正做的事情,由柏拉圖的對話錄我們可以看到,是一種不斷的提問、诘難對方,使對方陷入矛盾,再自我修正,最後達到真理的對話過程,也是最早的“辯證法”。蘇格拉底通過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尋找具體事物背後的一般定義,從而去獲得可靠的、普遍的知識。盡管辯證法的具體内涵後來經曆了巨大的變化,但蘇格拉底的“歸納推理和普遍定義”具有極其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古希臘哲學史綱梳理(古希臘哲學發展脈絡梳理)6

蘇格拉底一生都在探求智慧,稱自己是“愛智慧的人”。人應該更關心心靈生活,認為“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蘇格拉底的思想被他的學生們記錄了下來,成為人類社會的寶貴财富。

––––––––––––––––––––––––––––––––

本系列主要參考資料:

趙林、鄧曉芒的西方哲學史課程;

Samuel Enoch Stumpf, James Fieser 《西方哲學史》;

柏拉圖對話錄選:《歐梯佛洛篇》、《申辯篇》、《克裡同篇》、《斐多篇》等;

其他不斷增加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