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服裝品牌如何發展?本報記者 王玥近日,女裝品牌艾格(Etam)的成衣業務破産一事引發關注但實際上,艾格并不是第一個離開的品牌,真維斯已宣布破産,美特斯邦威日漸式微,甚至曾被業内譽為“尚服裝港資三巨頭”的堡獅龍、班尼路、佐丹奴等品牌也是舉步維艱從開遍全國到走向沒落,誰是這些昔日服裝青春品牌的“殺豬刀”?,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普通服裝品牌如何發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本報記者 王玥
近日,女裝品牌艾格(Etam)的成衣業務破産一事引發關注。但實際上,艾格并不是第一個離開的品牌,真維斯已宣布破産,美特斯邦威日漸式微,甚至曾被業内譽為“尚服裝港資三巨頭”的堡獅龍、班尼路、佐丹奴等品牌也是舉步維艱。從開遍全國到走向沒落,誰是這些昔日服裝青春品牌的“殺豬刀”?
艾格成衣業務破産
11月10日,上海破産法庭官方微信公衆号發布信息稱,上海破産法庭裁定上海艾格服飾有限公司破産清算,将在淘寶平台上海艾格管理人特賣店對衣物進行特價售賣。中國商報記者浏覽發現,目前該店鋪由于倉庫原因,僅有一件售價39.9元的修身短裙在售中。
随後,艾格在其官方微信公衆号進行了回應,稱其“成衣線離開,而内衣線回歸”。該品牌表示,公司已在2018年出售了在華女裝成衣線,目前正專注于内衣業務。
實際上,作為法國女裝品牌,艾格在1994年便已進入中國市場,為更好地貼近中國消費者,該品牌采用本土采購、生産、銷售一體化模式,除專賣店外,還在商場設立專櫃,并以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1999年至2007年,艾格中國區的業績一直都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2009年艾格集團創始人Pierre Pilchior曾公開表示:“中國服裝市場需求仍然很旺盛,我們會增加更多投資。”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艾格在全球共有4246家門店,其中3083家在中國。
不過好景并不長,2014年後,艾格逐漸走了下坡路,大幅關閉門店,并逐漸失去外界的關注。
被遺忘的不止艾格
實際上,與艾格同期的服裝品牌也有不少面臨着被消費者遺忘的尴尬境地。
20世紀90年代,真維斯進入中國市場發展,并一度成為牛仔品牌的代名詞。2013年已有約2500家門店,銷售額近50億元。然而,在以後的幾年中,該品牌業績持續下滑,僅2017年便虧損約4500萬元,裁員、關店成為常态。今年1月,真維斯澳大利亞子公司宣布進入破産清算管理程序。
被業内稱為“時尚服裝港資三巨頭”的堡獅龍、班尼路、佐丹奴也正危機四伏。今年5月,堡獅龍正式被運動品牌李甯收購。然而,該品牌的 “賣身價”較低,僅以市值的30%左右成交。業内普遍認為,堡獅龍賤賣已是較好的出路。自2014年開始,該品牌業績每況愈下,2018年由盈轉虧,今年上半年淨虧損9368.7萬港元。而佐丹奴、班尼路也在收縮戰線。截至今年9月30日,佐丹奴國際共有實體店2167家,中國市場僅剩1000家左右;班尼路在六年時間裡關閉了3000多家門店。這兩家品牌早已失去資本市場的關注,目前股價僅在1港元左右。
除此之外,曾自稱“中國Zara”的拉夏貝爾如今正陷入“易主”危機,實控人股權面臨拍賣,公司名下已無可執行财産,國内首家“A H”兩地上市的光環即将暗沉。
何以走向衰落
這些曾經的青春品牌為何逐漸走向衰落?
産品競争力下降是這些服裝品牌衰落的首要問題。服裝行業專家吳少波告訴中國商報記者,2013年後,快時尚品牌迎來發展高峰期,優衣庫、Zara以及H&M等品牌以設計時尚、上新快、款式多等特點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新選擇。與此同時,國内服裝業同質化問題逐漸顯現,産品吸引力不足,消費群體縮減。
此外,消費者對服裝風格的要求更為細分化。吳少波坦言,服裝風格多樣性提升,潮牌、中性化及國潮風等新消費趨勢被大衆所接受,但不少服裝品牌仍未突破簡單化的休閑風格,導緻品牌價值降低。
在2010年至2015年,服裝品牌多是以實體門店為主要銷售渠道,門店數量也曾是品牌實力的象征,不斷擴張成為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電商時代”的到來,消費者更樂意選擇省時省力的線上渠道,線下門店客流量日益減少,租賃成本、人員費用以及管理費用也使得門店效益壓縮。
吳少波認為,服裝品牌簡單粗暴的擴張手段為發展埋下隐患,電商渠道的快速發展則加快了該問題的暴露速度。以拉夏貝爾為例,巅峰期門店數量近1萬家,高額的運營費用是拖垮該企業的重要原因。真維斯曾在2017年專門成立電商部門和公司,但更多的是以此為清庫存的渠道,并未吸引太多忠實粉絲。而艾格同樣也在電商路上“摔了跟頭”,業績一路走跌。
作者:王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中國商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