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為古今第一人,至聖先師橫貫中華文明,千年不朽、萬世流芳。然而孔子說過的許多話被後世不肖之徒斷章取義、混淆視聽,比如“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作為民間流傳應用最廣的話之一。往往應用在協調人際關系上,一些被人欺負、受委屈後的所謂“好人”企圖用自己認為的“德”來感動對方,這個“德”就是一種忍讓退步。
不知道那些喜歡“以己之德、報人之怨”的朋友們,現在是否過得開心快樂。筆者不關心、也不敢問,隻想說“你開心就好”。
但是我所遇見的那些所謂“以德報怨”的人大多是生活中喜歡逆來順受,毫無個人立場和主見,無論是面對贊美還是打壓都是以一種沒有表現力的方式去面對,這種人說白了就是生活中常見的“爛好人”或者“好好先生”。
筆者通過觀察發現,所謂的”好好先生“其實并不好,他們美其名曰”以德報怨“。見到壞人壞事不敢主持正義,遇上好人好事不能拍手稱贊。試想一下,他們内心中的價值觀是什麼?不敢想象。社會需要懲惡揚善來實現風清氣正,如果人人都對善惡漠視不見的話,作為人在社會的責任和價值又該如何體現。
現在來看一下“以德報怨”的出處及原文。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孔子把話說得很明确,2000多年前的書籍中,能有如此通俗直白的話,的确不多見。
弟子問:我用自己的善良對待别人的惡行,怎麼樣?
孔子當即果斷回答道:以自己的善良對待别人的惡行,那麼你用什麼去報答别人的德行?以同樣對等的方式對待惡行,以道德報答道德。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孔子的觀點是:别人對你怎麼樣,你就要對别人怎麼樣。
如果用善良對待惡行,對那是講道德的人是一種絕對的不公。也就是生活中我們常說的,忍讓要有底線。
别人怎樣對你,你都不反抗,這就是典型的喪失做人的底線,這樣的人就是沒有原則和立場。沒有原則和立場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
老好人的可恨是“無用”。為什麼這麼說呢?
人在社會混哪有不挨棍。每個人想做事,想少挨棍,就要多長眼,一雙眼怎麼夠用,必然需要幫手。然而這種“無用”的人,關鍵時候不頂用,頂用時候不關鍵。
最需要他們站出來制止惡行保護弱者的時候,他們選擇沉默;最不需要他們随波稱贊的時候,他們跑在前頭。對于身邊有這種行為的人,非常值得朋友們注意,這類人絕對不是生活中的良師益友,更不是困難時期的患難之交。
老好人的可怕是“瞎混”。老好人本身就是一種愛咋咋地的心态,久而久之變成一種“混”,跟誰混都是混,每晚回家都是“醋溜土豆絲”。
翻閱汗牛充棟的史料典籍,“以德報怨”在正規的曆史文獻上從來都是以問句出現的,沒有一本史料可以用肯定的語氣來記述此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