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18 22:58:24

文/戚夢穎

時隔12年,憑借中國雙人滑選手隋文靜/韓聰的完美發揮,中國花樣滑冰再次斬獲金牌。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分數向上商業向下)1

隋文靜/韓聰舉國旗展示金牌。(圖源視覺中國)

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上,申雪/趙宏博拿下中國花滑冬奧首金,中國選手第一次登上這個由歐美人統治的最高領獎台,也讓花滑這個“小衆運動”為更多國人所知。

同年,“申趙”組合宣布退役,并于9月4日舉辦了一場售票的冰上婚禮,普魯申科、亞古丁、淺田真央等國際知名花滑運動員出席并參與表演。這場冰上婚禮拉開中國花滑商業演出的序幕,也誕生了首個本土化的花滑商演品牌。

然而,随着2012年“申趙”組合宣布“封刀”,中國花滑項目就一直未能出現有國民級影響力的選手,加之近兩年疫情的沖擊,中國花滑商演基本陷入停滞狀态。

“蔥桶”組合這枚時隔12年的金牌,是否還能燃起國人的“花滑熱”?

短暫十年

冬奧會最“好看”的項目是什麼?答案一定少不了花樣滑冰。

自冬奧2月4日開幕以來,花樣滑冰憑借運動員的顔值、優雅的動作、漂亮的“考斯滕”(比賽服裝)牢牢占據觀衆和網友的目光,羽生結弦挑戰4A,俄羅斯“三套娃”等話題刷爆網絡,僅在微博平台,花滑相關熱搜就有上百個。

與其他競速或對抗類運動不同,花樣滑冰比賽中的藝術元素賦予了這個項目獨特的觀賞性。

2002年,還是名初中生的趙悅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參加鹽湖城冬奧會的申雪和趙宏博,盡管“申趙”當年發揮失誤遺憾摘銅,但趙悅還是被兩人的表演深深打動。從此,她成為一名“冰迷”,這一看就是20年。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分數向上商業向下)2

2006年都靈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決賽,申雪/趙宏博表現出色,奪得銅牌。(圖源視覺中國)

2006年,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第一次離開連辦三屆的北京,南下落戶南京,這也是家住江蘇的趙悅第一次現場看到花滑比賽以及表演滑。2009年,進入冬奧賽季,為了親眼見證“申趙”的奧運節目,已經在北京上大學的趙悅坐了将近一天時間的火車硬座,到了當年舉辦中國杯的廣州。

2010年前,國内花滑國内冰迷能在現場一睹偶像風采的機會并不多,除了每年定期舉辦的全國錦标賽與中國杯,中國花滑商業演出市場還處于荒蕪狀态。溫哥華奪金後,“申趙”順勢宣布舉行冰上婚禮,同時,這場由化妝品牌安利雅姿贊助、體育産業公司盛力世家主控的活動,也成為了國内第一場花滑商業演出,本土化商演品牌“冰上雅姿”也就此誕生。

根據媒體的報道,當時這場冰上婚禮共有約13000張可售門票,票價從最低的100元到最高的1080元不等,在演出前一天就已售罄。

在國外,花滑商演在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走入正軌,日本首個花滑商演品牌“Prince Ice World”出現于1978年,美國IMG公司在1986年創辦“Stars on Ice”。此後,各地區的花滑商演品牌陸續開花并延續至今。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分數向上商業向下)3

IMG旗下花滑商演品牌2022年巡演。(圖源品牌官網)

因此,中國花滑商業化曆史可謂十分短暫,2010年首場商演的成功舉辦,也讓外國品牌看到中國市場的存在。2011年,瑞士知名品牌“Art on Ice”定名為“冰舞上海”走進中國,連續兩年在上海開演。

不過,中國花滑商演“出道即巅峰”,“冰舞上海”隻存在了兩年;2016年,“冰上雅姿”與贊助商分道揚镳,變身為“冰上盛典”,然而隻在同年舉辦過唯一一次演出。日本著名品牌“Fantasy on Ice”于2019年宣布将在2020年落地上海,但因疫情告吹。

2017年,中國弘越體育花費“上億元”将IMG的花滑商演品牌“Stars on Ice”引入中國,命名為“冰上之星”,雙方達成長達十年的獨家戰略合作協議。不過,僅舉辦兩年三場後,“冰上之星”也陷入停辦狀态。

難以吸“金”

2017年,在北京上學的李萌和三位同學買了“冰上之星”最低檔的80元座位票,觀看了這場有龐清/佟健、普魯申科等花滑運動員參加的商演。

李萌和同學都算不上“資深冰迷”,也認不全出場的運動員,但出于對花滑的興趣,他們還是願意在現場感受花滑表演的魅力。不過,李萌回憶道,這場表演上座率并不高,入場前場館外仍有許多黃牛“抛售”門票。“感覺場館挺空的,上座率大概也就一半,而且很明顯大多數觀衆除了龐清/佟健都不太認識,經常冷場。”

在中國,花滑雖然算不上大衆運動,但有着很好的群衆基礎。根據益普索全球28國的問卷調查數據,在開賽前,最關注冬奧會花樣滑冰項目的就是中國。百度指數也顯示,花滑位居所有冬奧項目熱度第三位。

但毋庸置疑的是, 從熱度到“變現”仍有一定距離,而明星運動員是最好最快的“催化劑”。

日本男單選手羽生結弦在北京冬奧雖然未能實現三連冠,但卻依然是“頂級流量”。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羽生結弦衛冕成功,後在其家鄉仙台舉辦慶祝奪冠遊行。據日媒報道,僅此次活動産生的經濟效益就達到約18億日元(約合1.13億元人民币)。而羽生結弦參與的商演更是場場滿員,在2018年4~7月商演季,羽生結弦據稱為日本滑聯帶來100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币)的收益。

随着羽生結弦及其他有競争力的選手相繼出現,花滑商演的中心市場也從歐美轉移到日本,一年中有10餘家商演品牌在日本舉辦活動,其中不乏純本地選手支撐起來的商演。

自“申趙”退役以來,中國的花滑隊伍不缺少有國際獎牌競争力的選手,例如男單的闫涵、金博洋,雙人的龐清/佟健、張丹/張昊、隋文靜/韓聰,以及實力稍弱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女單選手李子君等等。但是,他們的影響力也未能在更大程度上“破圈”,而現役選手參加商演也有着時間、精力等的限制。

而作為“申趙”鐵粉的趙悅,雖然繼續觀看花滑比賽,也有其他比較喜歡的選手,卻沒再看過商演。“ 冰演本來就很少,另外本土選手沒有那麼有魅力讓我興師動衆過去。”趙悅覺得,這些年來,國内花滑選手的“星光度”明顯在下降。

一場商演的收入大約分為三部分:品牌贊助、票房以及周邊商品銷售。早在舉辦第一年“冰上雅姿”時,主辦方就曾對媒體表示:“一場花滑商演的投入比舉辦大型演唱會要多,目前來看光靠票房肯定是不賺錢的。”

“冰上之星”在北京舉辦首場演出時,吸引到愛摩羅珠寶成為首席贊助商,戰略合作夥伴包括新浪體育和北京現代,此外,官方合作夥伴中也有嘉實基金、掌衆财富、8848钛金手機、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等品牌。但如今此項目已停滞三年,疫情影響下能否順利重開依然是個未知數。

從“出圈”到“破圈”

不過,冬奧會期間花滑及選手的熱度算得上是一個積極的信号。

俄羅斯女單選手“莎莎”特魯索娃以及“千金”謝爾巴科娃,短時間内吸粉無數,“千金”在冬奧期間,微博漲粉超百萬,入駐B站後16天内粉絲數量達到85萬。中國選手也收獲大批粉絲,其中隋文靜/韓聰在冬奧會期間微博漲粉達122萬。

花滑短節目晉級需要多少分(分數向上商業向下)4

昵稱“千金”的謝爾巴科娃冬奧吸粉無數。(圖源B站)

無論是羽生結弦的“4A執念”,還是隋文靜/韓聰的金牌時刻,這屆冬奧會不僅有傳奇人物,也有動人故事。作為表演型運動的花滑,再次展示出強大的魅力與感染力。在利用好“明星效應”的同時,國内花滑商演也應該探尋内容形式上更多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花滑商演為“拼盤式”表演,被邀請的運動員通常會在一場商演中獨自或與其他運動員合作表演1~2個節目。對于大多數觀衆而言,若非熟知每位選手,這樣的呈現方式未免會讓人覺得稍顯枯燥。歐洲有着“歌劇 花滑”“時尚 花滑”為主打的商演品牌。日本也做過冰上音樂劇的嘗試,将《源氏物語》的故事搬到冰場上。

近年來,小衆文化市場不缺少成功“破圈”的範例。綜藝《聲入人心》帶動了音樂劇的火熱,綜藝《舞蹈風暴》、河南衛視春晚等節目也讓“外行人”能夠欣賞舞劇。而作為具備藝術元素的花滑,或許也有着相同的可能性。

國内也曾有過《跨界冰雪王》等綜藝方面的嘗試,但效果更加偏向娛樂性,缺乏系統展示選手專業能力的設計。在俄羅斯花滑大國,專業選手參演的Ice Age延續多年,并在2018年推出兒童版Ice Age Kids,與“達人秀”賽制類似,由專業教練擔當導師,選擇自己心儀的小選手,保證了節目的專業性。

當然,一項運動商業化的成功與否,也與這項運動的人才儲備緊密相關。冰上美育教育機構萬域芳菲宣布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冰雪培訓行業再獲資本青睐。不過,令諸多冰迷擔心的是,若中國花滑短期内未能再出現有國際競争力的年輕選手,這一項目在國内的影響力勢必要有所減弱。

冬奧這枚火種能否“燎”動冰原,讓我們拭目以待。

(受訪者為化名)

(編輯:陳玉琪 校對:燕郁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