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卑鄙龌龊”出自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他們裡面的壞人,的确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龌龊,什麼都幹得出來。”
這裡“龌龊”是指肮髒、污穢。成語基本含義:形容品質惡劣,行為肮髒,恬不知恥。
“龌”(wò)字是個有聲會意字,從齒從屋,“齒”是象形字,甲骨文寫作
《集韻》“齷齪,迫也。小貌。”即局促、急促、狹小。《正韻》“龌龊,急促局狹貌。”《廣韻》“齷齪,齒相近。”即稠密的牙齒。《六書故》“龌龊,齒細密也。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即稠密的牙齒。又彎曲着身子謹慎行事的人稱之為龌龊。
“龊”(chuò)字是個有聲會意字,從齒從足,“齒”甲骨文寫作,形義為嘴巴裡上下兩排牙齒。“齒”在“龊”字中由很多很小的牙齒表義為很多很小的。“足”表聲兼表意,甲骨文寫作
《玉篇》“龊,齒相近聲。”即叩牙齒的聲音。《集韻》“龊,齒齊貌。”即牙齒整齊美觀。《廣韻》“龊,開孔具。廉謹貌。”此解不知所雲。《史記·司馬相如傳》“委瑣龌龊。”這裡“龌龊”即窩囊肮髒。
由上述分析可知,龌龊一詞中的“龌”是指空間狹小、氣味難聞;“龊”是指很多臭烘烘地腳丫子。二者粘連在一起可謂是臭不可聞了。雖然都是小節,不可習以為常矣。
《文選·張衡》“獨儉啬以龌龊,忘蟋蟀之謂何。” 這裡龌龊是指小節也。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他見我風吹的龌龊,是這鼻凹裡黑。”這裡“龌龊”是指肮髒。宋·方勺《青溪寇軌》“當軸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這裡“龌龊”是指卑鄙。(第193講)
作者:範登生,二馬看天下特邀專欄作家
責編:恬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