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20:18:04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1

博物館概覽

甯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甯夏地質博物館籌備處,原址位于銀川承天寺院内。2008年9月,甯夏博物館新館開館。2012年12月,獲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作為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獻禮工程,新館位于銀川市金鳳區人民廣場東側,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

甯夏博物館現館藏文物五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57件。館藏中,水洞溝遺址出土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新石器時期“菜園文化”陶器和石器、春秋戰國時期西北遊牧民族青銅器、兩漢考古出土文物是博物館的重要特色。西夏文物的收藏數量和質量為國内文博界所矚目。另外,回族民俗文物、賀蘭山岩畫、紅軍西征和陝甘甯邊區時期的革命文物也頗具代表性。

博物館星期二到星期日9:00-16:50開放,觀衆可在人民廣場站下車。

西夏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名副其實的“重量級”國寶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2

1974年出土于甯夏銀川西夏陵區6号陵東碑亭。長68厘米,寬65厘米,高62厘米。圓雕,白砂石質。

方形底座上男性作跪地狀,俯首前視,面部渾圓,粗眉上翹,雙目圓睜,高顴塌鼻,腹圍肚兜,雙手撐膝,下肢屈跪,背部平直。其座頂左上角陰刻西夏文三行,分别譯為“小蟲曠負” “志文支座” “瞻行通雕寫流行”。背部還陰刻一行漢字“砌壘匠高世昌”,為石雕工匠的姓名。

在西夏陵區先後出土了十幾座這樣的支座,但刻有文字者唯此一件,因此彌足珍貴。這座雕像着重刻畫了男性面部表情及雙臂動作,充分表現因負重而用力支撐的力度感,反映出西夏石雕藝術的獨特風格。根據其出土地點,判斷其當時應該是作為碑座或柱礎。

這件文物重達1噸,方方正正,四周沒有抓托,底端平整,工具無法進入。這給布展人員造成了一定困擾,每次移動,都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它安全地擺放在展台上。從此,這件支座還多了一個外号——“重量級文物”。

戰國錯銀銅镦

古代青銅工藝瑰寶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3

高6.9厘米,口徑3.1厘米,底徑2.6厘米,于1968年固原縣頭營出土。

銎(qióng)口微斂,弧腹,肩部内收,下腹内收,近底部外撇,平底。外腹部用錯銀工藝構成連弧紋、卷雲紋和幾何圖案,銀線紋飾變化自然,平滑光潤,瑰麗精巧。

镦(duì)是春秋戰國時期矛戟柄末端的圓筒形銅套。《禮記·曲禮》載:“進矛戟者,前其镦。”戰國時期,諸侯将領在戈、矛、戟等武器的長柄端套镦,可使柄端不開裂、手柄不磨手,也可裝飾長柄,使武器看起來别緻精美。

這件錯銀銅镦所采用的錯金銀工藝,是當時先進的金屬細工裝飾技法。錯金銀也叫金銀錯,興盛于春秋中晚期。錯金銀工藝包括鑲嵌和錯兩種技術。其制作工藝是:先在青銅器表面預鑄出凹凸的紋飾或字形,再用硬度較大的工具錾刻淺槽,然後在淺槽内嵌入細薄的金銀絲、片,再用厝石磨錯,使嵌入的金銀絲、片與銅器表面相平滑,最後用木炭加清水進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豔。被“錯金銀”工藝裝飾過的器物表面,金銀與青銅互相映襯,裝飾的圖案與銘文更顯華美典雅。

西夏鎏金銅卧牛

神秘王朝的輝煌見證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4

長120厘米,寬38厘米,高44厘米,重188公斤。1977年西夏王陵M177号陪葬墓出土。

銅牛體型碩大,比例勻稱,跪卧姿,溫馴之态。雙耳直立,雙眼圓睜,炯炯有神。頸背部肌肉輪廓分明、清晰有力。銅牛中空,外表通體鎏金。這件鎏金銅牛采用傳統的外範内模技術,集塑形、鑄造、鎏金、抛光等工藝于一體,代表了西夏在冶煉鑄造工藝的極高水平。

這件銅牛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其藝術境界令人贊歎。西夏能鑄造如此精美的鎏金銅牛,表明當時的冶煉鑄造已相當成熟。

西夏是黨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曆經十帝,享國189年。西夏時期也是漢唐以來甯夏平原農業經濟的一個繁榮時期。從這件銅牛和甘肅安西榆林窟西夏壁畫中的“二牛擡杠”《犁耕圖》來看,西夏農業生産中,普遍使用了和中原地區相同的耕種方法,這和史籍上西夏“耕稼之事,略與漢同”的記載相吻合。随葬如此精美的銅牛,說明了牛和牛耕在西夏農業生産中的重要地位,為西夏農業發展進程提供了實物佐證。

唐胡旋舞圖石刻門扇

絲路胡旋舞翩跹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5

長88厘米,寬42.5厘米,厚5.4厘米,于1985年鹽池縣蘇步井鄉硝池子村窨子梁唐墓出土。

兩門扇正面鑿磨光滑,中間各減地淺浮雕一男性舞者。舞者為典型胡人形象,髭須卷發,深目高鼻,胸寬腰細,體魄健壯,發束帶。身着圓領緊身窄袖衫,下着裙,緊貼腿,腳穿長筒皮靴,踩在一小圓毯上,雙人對舞。整個畫面構思精妙,主體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動自然,體态輕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滿濃郁的西域風情。

石門上舞者展示的舞蹈為胡旋舞。胡旋舞源于中亞,傳入唐王朝後,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偏愛。唐詩中多有胡旋舞的描述,如白居易的《胡旋女》就記述了胡旋舞的旋律快、轉圈急等特點,它在唐代的流行也可窺一斑。

唐代,甯夏鹽池屬六胡州,唐朝在這裡安置了很多由絲綢之路遠道而來的中亞昭武九姓胡族人。他們保持着自己的生活習俗,鹽池窨子梁唐墓中出土的胡旋舞圖石門扇就是這段曆史的見證。它既是古代絲路樂舞藝術的傳承和傳播,也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包容。

戰國虎噬驢透雕青銅牌飾

服飾帶扣雄渾美

甯夏博物館鎮館之寶介紹(觀展鎮館之寶甯夏博物館篇)6

長13.7厘米、寬8.2厘米。1973年于固原楊郎戰國墓出土,同墓共出土兩件。

這件牌飾,工藝簡煉,雕刻精巧。牌飾巧妙結合虎和驢的體形、神态、動靜,設計充滿了雄渾的野性美,極具北方遊牧民族特色。

這件青銅透雕牌飾,是一種遊牧民族服飾上的帶扣。它将草原動物弱肉強食的場面,通過藝術手法反映出來。這件文物也反映出當時精湛的鑄造技術和豐富的青銅文化,為研究甯夏地區古代遊牧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實物。

(圖文資料由甯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提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N度生活工作室 禹麗敏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