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00
上海舉行第130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邬驚雷
市商務委主任顧軍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
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
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上海昨日新增31例本土确診病例
865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昨天326人出院或解除醫院觀察創單日新高
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邬驚雷通報:3月21日,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護人員精心診治護理,經市級專家組評估,140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确診病例出院标準,現已出院。另有186例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總共326名。這也是到現在為止創新高的。我想特别感謝同事們的默默付出,不管是醫生也好,護士也好,醫技人員也好或者所有其他醫療機構裡面的後勤保障人員也好,大家相互配合和病毒賽跑,為大家的平安、為城市的安全默默做出他們的奉獻,這裡要特别感謝他們。
昨天(3月21日),我市新增3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診病例和865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31例确診病例中,30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1例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865例無症狀感染者中,749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其餘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
31例确診病例經市級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均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确診病例(輕型)。
865名無症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或風險人群篩查中發現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市疾控中心複核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市級專家組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865人均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
這896名陽性感染者,已閉環轉運至本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或隔離醫學觀察,目前情況穩定。
截至3月22日9時:這次疫情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25587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23165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餘正在檢測中。
已排查到在滬密接的密接60883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56542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餘正在檢測中。
根據流調和風險評估,我們對多個區域人員進行了篩查,除了已報告的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外,目前已出結果均為陰性。
浦東新增一處中風險地區
靜安一地調為低風險地區
邬驚雷介紹,經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即日起将浦東新區北蔡鎮聯勤村馮橋南宅列為中風險地區,相關地區已落實管控措施。
經研究,即時起将靜安區北站街道河南北路233号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上海市其他區域風險等級不變。
當前,上海面臨着常态化防控以來疫情形勢最為嚴峻複雜的挑戰,給溯源和防控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要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快速有效處置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有哪些?
和方艙有何區别?
邬驚雷詳解
此前,市衛健委曾介紹,本市已陸續增加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目前分布在哪些地方?和方艙醫院有什麼區别?
邬驚雷介紹,為了應對醫療救治需求,上海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迅速擴增了集中隔離收治床位,開展集中隔離和相應的管理和必要的治療工作。根據國家新冠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各地需在定點醫院之外,儲備一批後備的醫療機構。根據目前的疫情防控需要,上海已先後啟用一些後備的醫療機構,比如周浦醫院,來集中隔離收治感染者。這些醫療機構運營和流程相對成熟,作為收治陽性感染者的應急準備。
國家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對于輕型病例可實行集中隔離管理,隔離場所不限于醫療機構,隔離期間将由醫務人員進行管理,并做好對症治療和病情監測,如病情加重,将轉至定點醫院治療。
邬驚雷介紹,方艙醫院是一些經過改建的符合要求的場所,如體育館、會展中心等,也可臨時搭建,作為集中隔離管理場所,有醫務人員進駐,主要用于對輕症、無症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觀察或适當的對症治療,一旦發現有病情發展情況,及時轉送定點醫院收治。其目的是對感染者分類管理,更好地利用醫療資源。對這類場所的設置和啟用,上海會根據國家的要求和本市疫情情況,做好相應的工作預案和相關的資源儲備。
部分居民買菜存在困難
市商務委:配送力量和訂單數量存在矛盾
已盡量采取措施完善
目前上海還是有一些封閉的小區,因運力不足,很多小區居民買菜有一定困難。同時有些區域農貿市場也是關閉的,後續這些問題将如何得到妥善解決?
市商務委主任顧軍表示,有些封控在家的市民反映買不到菜,這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封控小區數量仍然較多,不少企業也提倡員工居家辦公,使得居家人員數量增多,大家又都習慣了在幾個主要電商平台上下單,這些因素導緻平台的配送力量跟不上訂單的增長。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某些品類商品暫時缺貨、送達速度慢,或是下不了訂單。
目前,從監測來看,生活物資的跨省物流是基本暢通的;主要連鎖超市、電商平台的大倉、配送中心的運營基本是正常的;超市賣場等商業網點的開業率也是比較高的。這些都是保供的基本盤,有了這些保供大動脈、關節點的支撐,可以說本市的生活物資供應是充足的,整體情況是穩定的。
顧軍說,為了解決配送力量和訂單數量這對矛盾,首先在幫助電商平台增加人手方面采取了一些舉措。比如,各區商務部門通過協調,讓符合防疫要求的保供人員順利返崗。其次也指導電商平台在配送資源上做了一些整合,例如,有一家電商平台與餐飲企業、工廠開展對接,實行員工共享,增加了一千多人的配送力量,還有兩家電商平台共享配送資源,錯時經營,外賣小哥上午配送蔬菜,中午、晚上配送外賣。
此外,大家需要看到,上海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居民的生活物資需求是巨大的,需要多業态、多模式來保證生活物資的正常供應。所以更加關注的是生活物資供應渠道、供應方式的多樣化。比如,本市一些重點商業企業,目前都有線上訂購服務,我們已将相關渠道彙總梳理後提供給各區,并通過“上海商務”公衆号向社會發布;東方購物頻道也已經開通了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物資電話預訂熱線;早餐民心工程的流動早餐車也開到封控社區門口,為市民送去各類餐食和主副食品。
在努力保障好市民的生活物資需求的同時,市商務委一如既往重視保供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導商場、超市等商業場所嚴格落實國家和本市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切實把好疫情防控“進門入場關”“清潔消毒關”“人員管理關”“場所限流關”“證照查驗關”等五關,做好電商平台“人、貨、場”的防控工作,同時也組織行業人員開展疫苗接種和核酸檢測。
非重點區域篩查可及時發現隐患
邬驚雷:今天适當的限制
為了明天更自由的行動
非重點區域内人員核酸篩查的情況有什麼最新進展?邬驚雷表示,在非重點區域篩查期間,全市共組織采樣人員約2.5萬人,設置臨時采樣點近1.8萬個,投入4000餘名檢測人員全天候開展檢測,單日檢測能力提高到單人單管190萬份以上。3月18-20日,全市非重點區域累計篩查1000餘萬人次。其間發現了一些陽性感染者,同時根據流調,也發現一些相應密接的感染情況。從這兩天公布的數據來看,很多感染者也是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當然還有篩查發現的,這兩天公布的數據也反映了這次篩查的成果。
目前,上海正按照防控方案的要求,已對陽性感染者采取隔離治療或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發現了一些陽性感染者,還發現了非重點區域的陽性感染者檢出率比重點區域的要低。
本次非重點區域篩查使上海及時發現隐患,為後續工作奠定基礎。将按照“街鎮-小區-樓棟”逐級開展後續的核酸篩查及管控工作,也就是對陽性感染者所在的街鎮及時開展排查,甄别出密接和次密接,同時對他所在的小區進行管控和排查,如該小區仍出現陽性感染者報告,繼續對陽性感染者所在的樓棟進行管控。對可能出現的情況複雜的街鎮,根據具體情況及時研判,采取針對性的措施。
邬驚雷說,目前,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一點,就是要“少流動、靜下來”,能居家辦公的就居家辦公,能線上辦的盡量線上,減少聚集,做好個人防護。今天适當的限制,是為了明天更自由的行動。在這裡要再次感謝市民朋友對篩查工作的理解、支持與配合!也對長時間奮戰在采樣、轉送、檢測崗位的醫技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什麼本土無症狀感染者這麼多
市疾控中心詳解四大原因
現在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比較懸殊,前一天31個确診病例和865例無症狀感染者,為什麼現在無症狀感染者這麼多呢?
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介紹,根據國家标準,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相關臨床表現的人員,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員、高風險職業人群以及人群篩查的途徑來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比例的多少,與病原學特點、人體抵抗力、疫苗接種、發現方式等有關。
一是病原學特征。上海本輪疫情的新冠病毒分型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2亞型,其特點為隐匿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臨床症狀不典型,目前全國主要的流行株是奧密克戎變異株。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也介紹了,全國目前在院感染者輕型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超過95%以上。
二是關于感染人群的年齡特點。我市本輪疫情感染者的平均年齡40.6歲,中位數年齡40歲,60歲以下的比例占84.5%,感染者總體以中青年為主,健康狀況良好,機體抵抗力較強。相應的,無症狀的比例也較高。
三是與大規模疫苗接種有關。目前,我市新冠疫苗接種總量已超過5500萬劑次,2200多萬人完成全程接種,1100多萬人完成了加強針接種。本輪疫情感染者絕大多數都已經全程接種過新冠疫苗,人群免疫力在增強,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也會增多。
四是與感染者的發現方式有關。有症狀的感染者往往是在出現症狀,因症就診過程中在醫院發熱門診或者藥店被監測哨點發現。而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通過核酸檢測、人群篩查等方式發現。近期我們集中開展了區域網格化的核酸篩查,發現了一定數量的陽性感染者,其中包括處于潛伏期和早期的無症狀感染者。
付晨提醒,随着疾病的發展,有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會表現出臨床症狀而轉為确診病例,這是一個動态變化的過程。同時,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所以借此機會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勤洗手,減少聚集,保持社交距離,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強個人防護。
“600号”建議:
生活要“有盼頭、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本輪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沖擊,大家難免會有些焦慮和擔憂,來自“600号”的專家帶來了一些小建議。
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謝斌教授表示,疫情已經兩年多了,大家已經經曆過相似的沖擊多次了,已經總結了很多有用的心理調适經驗,現在重新翻出來也都管用。這次疫情跟以往相比,主要跟生活受到影響有關。而不同的人群,生活受影響是不同的。
對于普通市民,無論在“決賽圈”内外,心理調适有四個重點:有盼頭、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有盼頭,就是把不确定轉化成确定性。了解防控的各種要求,包括如何去測核酸、如何居家辦公、上網課等,心裡有底就可以大大減輕焦慮情緒。
有放下,就是要學會接受現實,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很多事被耽誤了,很多熟悉的規律要調整了,肯定心煩。與其抱怨抵觸,不如順勢而為,給生活做個減法。不要糾結浪費了多少天,長胖了多少斤,孩子被耽誤了多少學習。隻要我們靜下來,學會享受慢生活,享受極簡生活,享受一家人整整齊齊的日子,哪怕每天就是發個呆,也一定會有收獲。
有自律,就是即便每天隻能在家裡、在小區裡,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過潦草。神清氣爽的狀态不僅是對自己平衡飲食、規律運動、科學睡眠、平和心态的褒獎,也是對家人的愛護和激勵,讓我們的居家生活能夠有朝氣。自律,也包括遵守防控相關要求。不找事、不添亂。
有念想,就是無論當下多不方便,也要憧憬未來,想象幸福的時光,并且堅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像有的網友說,這次疫情以後要報複性上班、報複性消費,當然還是要考慮健康放在首位。懷着念想,可以使我們在當下把每天作為蓄積力量的機會,為美好未來一點點做好準備。
謝斌最後說,今天我們都是在春天裡,盡管遇到一點點“倒春寒”不要擔心,上海之所以叫“魔都”,就是它總能化解掉各種各樣的難題,在打怪中能夠升級!
新民晚報原創稿件
記者:左妍 陳炅玮
來源: 新民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