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秋節之詞,很多朋友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蘇轼的千古麗作《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确實精彩。
那提到中秋節之詩,朋友們首先想到的是哪一首?本文即将分享最精彩的10首中秋之詩,并進行解讀和排名,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好詩。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這是一首寫中秋月的五律,其知名度并不高。杜甫采用了虛實結合、借景抒情的手法,寫出中秋月之大、之圓、之亮,借月抒發思念親人,懷念家鄉之情。
圓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裡外,
不有雨兼風?
這是一首五絕,是一首“人間清醒之作”。
中秋佳節,萬家燈火,是家人團圓的大好時節。但誰知道千裡之外有多少人正流離失所?又有多少人正經曆戰火的折磨?
無論如何,明月正當頭,時光最寶貴,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珍惜眼前人吧。
閑吟秋景外,
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
一年虛過秋。
時光似水,世事蹉跎,如果沒有賞中秋明月,這一年的秋天豈不是白白度過了?短短20個字,寫出中秋節的獨特性和月的重要性,可見作者對中秋月的喜愛之情。
十輪霜影轉庭梧,
此夕羁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這是一首七絕,表達的是羁旅愁苦和思鄉之情。中秋佳節,倦客獨自在外遠遊,孤苦寂寞之夜望月,别人家的熱鬧更襯托出自己的孤獨,想起月宮嫦娥同樣孤苦寂寞,頓生同病相憐之感。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是一首寫中秋的七絕,立意新穎,别出心裁,運用了比喻、聯想等修辭手法,詠物抒懷,空靈含蘊,富有想象力。
因為詩人前一年剛金榜題名,中了進士,因而意氣風發,恰逢中秋佳節,故通過此詩抒發輕松、愉悅、得意之情。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這是一首中秋節對月思鄉之作,當時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正“谪居卧病浔陽城”。
此詩情景交融,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抒發物是人非、今昔殊異的慨歎。對月思鄉之餘,抒發無法把握自身命運之無奈,詩句間彌漫着傷感。
無雲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是一首借物抒情言志之作,前兩句寫中秋節月夜美景,萬人争相賞月。後兩句筆鋒一轉,點明主題:月亮對待世間萬物都是公平如一的,希望帝王也和月亮一樣,公正地對待窮人和富人。
此詩含有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值得稱贊。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是一首比較經典的中秋賞月詩,蘇轼與其弟蘇轍有幸團圓,一起賞月,親情滿滿,其樂融融。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想到即将和胞弟離别,不禁悲從中來,誰知明年是否還能一起賞月呢?明亮清麗的詩句間透出淡淡的憂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這是一代名相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名篇。此詩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抒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全詩用語自然,渾然天成,毫無雕琢的痕迹,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而秀麗,構思巧妙,描寫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中庭地白樹栖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是一首抒發中秋節鄉思的七絕,前兩句寫景,如詩如畫,後兩句抒情,如癡如醉,情景交融,意境無窮。
全詩語出自然,婉轉動人,相思滿紙,讀來令人思緒萬千,是很有意境的一首詩。
中秋節的10首精彩詩篇分享完了,有景有情,有相思,有世情,都是頗具真情的佳作。
朋友們,最欣賞哪首“中秋節之詩”?歡迎各抒己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