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知行合一最高境界

知行合一最高境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5 05:48:21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瑰寶,心學思想之中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和行”作為原點,構建一個不一樣的意義世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會得時,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本身就是對于世界的感知,而“行”則是起心動念之後的欲望性情,

成化八年(1472年)10月31日,王陽明出生在浙江紹興府餘姚縣的一個大富人家。

落地前,王陽明的傳奇已經開始一一正常分娩日根本沒有迹象,直到十個月後才在母親腹中蠢蠢欲動。

期間,他的祖母做了一個夢:天神衣徘玉,抱着一個赤裸裸的孩子在雲中鼓吹,然後從天而降,所以祖父認為他來自雲端,打算給他取名為“雲”,日後王陽明起居的“瑞雲樓”就證實了這個說法。

天降神童,一家人喜出望外,不料王陽明卻給大家潑了瓢冷水一一直到5歲還不能開口說話。但已能默默記住祖父曾經讀過的書,用手腳表達對内容的感知。

這可急煞了衆人,難道這個出生在雲端的奇童會用這樣的方式展開人生?

某天,一個得道高僧路過王家,王陽明穿堂而出,高僧急忙把他喝住,好一陣端祥,然後撫着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之後,王陽明終于有了自己的名字:王守仁,字陽明一一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雲: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而得。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王守仁的名字就藏在浩如煙海的智庫裡,奇怪的是,從這一天起,他開始說話了。

守仁格竹

格物窮理可以成為聖賢,那麼何謂“理”?又怎麼“格”呢?

朱熹認為“理”普遍存在于世間萬事萬物之中,它是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和準則。你家耕地的那頭黃牛是有理的,後院的幾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頭的那幾貫私房錢也是有理的……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

那麼怎麼“格”?“格”到什麼時候能夠“格”出理呢?

關于這個問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給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也就是說,隻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是會“豁然貫通”的。

于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故事——“守仁格竹”上演了。

王守仁開始格自家花園的竹子,他坐在竹子跟前,不顧風吹雨淋,不吃不喝,呆呆地看着這個有“理”的玩意兒。但是他沒有得到“理”,卻得了感冒。在病中,他産生了疑問:朱熹的話是對的嗎?

龍場悟道

知行合一最高境界(知行合一王陽明)1

王陽明是當朝狀元的兒子,但是他在科舉考試竟然經曆了兩次落榜,這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心理推測,壓力肯定不是一般地大,可是王陽明卻說:“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年紀輕輕就顯示出其心不為物役的力量。

之後他在官場上遭到了一次大的劫難,在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就因彈劾隻手遮天的宦官劉瑾被杖責四十,貶至貴州龍場做驿丞。

龍場在當時還屬于偏遠地區,條件艱苦,王陽明的教化行為讓他頗受當地人愛戴,他自己也動心忍性,思考聖人會如何作為。

王陽明到了龍場,在山洞中生活着,在這艱難困苦的三年裡,他依然談笑風生,王陽明沒事便會在山洞中研習《易經》。“居則觀其象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不為外物改變自己的心境。王陽明漸漸地對心的力量有了新的體悟。

此後大半年間,王陽明常在石洞沉默端坐,力圖“省悟”出做聖人的道理,初“仰而思焉,腑而疑焉”。

結果一天半夜,月明星稀,王陽明正在洞中觀看洞外的竹子,他突然發現,當睜眼看竹子時,感覺竹子清晰可見;可當他半閉眼睛時,又感覺竹子模糊不清。一瞬間王陽明恍然大悟,随即悟出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此後不久,王陽明既寫下大作《五經臆說》,提出“心即理”的哲學思想。而那個月明星稀之夜的洞中悟道,也被後世稱為“龍場悟道”。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颠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雖然陽明心學更重視“内”,但并不排“外”,而是認為内重于外。“外”是實現“内”的必經之路

心即理也,理為道也,道生天地萬物,聖人之道就是指的一個人的良知,判斷是非善惡的标準。它無需外求,已在内心。程朱理學的“理”需要去外界格物才能找到,而陽明心學的理則不需要刻意追求,關鍵就在于“緻良知”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境界,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一件事情若要有所成,那就必須在認識他的基礎上付諸實踐,并且不斷努力,不輕易放棄的精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