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城市地理學重點知識歸納

城市地理學重點知識歸納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9-13 04:25:14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适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

海綿城市是推動綠色建築建設,低碳城市發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創新表現,是新時代特色背景下現代綠色新技術與社會、環境、人文等多種因素下的有機結合。“海綿城市”材料實質性應用,表現出優秀的滲水、抗壓、耐磨、防滑以及環保美觀多彩、舒适易維護和吸音減噪等特點,成了“會呼吸”的城鎮景觀路面,也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讓城市路面不再發熱。從地理角度分析海綿城市的基本特征,尋求中國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不僅會是高考地理的重要命題的熱點,還會對未來城市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地理學重點知識歸納(2023屆地理高考必備的熱點知識)1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态優先等原則,将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态環境保護。建設“海綿城市”并不是推倒重來,取代傳統的排水系統,而是對傳統排水系統的一種“減負”和補充,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并考慮其複雜性和長期性。

  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扭轉觀念。傳統城市建設模式,處處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城市建設将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既避免了洪澇,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建設海綿城市,即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主要是指通過“滲、滞、蓄、淨、用、排”等多種技術途徑,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淨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複城市的海綿功能。

  建海綿城市就要有“海綿體”。城市“海綿體”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雨水通過這些“海綿體”下滲、滞蓄、淨化、回用,最後剩餘部分徑流通過管網、泵站外排,從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統的标準,緩減城市内澇的壓力。

城市地理學重點知識歸納(2023屆地理高考必備的熱點知識)2

  建設海綿城市,關鍵在于不斷提高“海綿體”的規模和質量。過去,城市建設追求用地一馬平川,往往會填湖平壑。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各地應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濕地、坑塘、溝渠等“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受到破壞的“海綿體”也應通過綜合運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複,并維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間。

有條件的還應新建一定規模的“海綿體”。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海綿城市建設要以城市建築、小區、道路、綠地與廣場等建設為載體。比如讓城市屋頂“綠”起來,“綠色”屋頂在滞留雨水的同時還起到節能減排、緩解熱島效應的功效。道路、廣場可以采用透水鋪裝,特别是城市中的綠地應充分“沉下去”。

海綿城市面臨的困難主要有:

  1、資金需求量大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曾公開透露,預計海綿城市建設投資将達到每平方公裡1億元至1.5億元。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也表示,首批16座試點城市計劃3年内投資865億元,建設面積450多平方公裡。

按當前國家海綿城市的建設規劃,有人估計,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标要求,需要資金約16000億元。

  2、缺乏穩定收益回報

《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調控引導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特許經營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PPP模式在基礎設施上用得不錯,比如污水處理等項目,每年政府作為公共投入的部分是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回報給投資商,這方面已經很成熟。但是,“PPP模式用在海綿城市,怎麼計算公共服務?它不像一噸污水處理完了是幹淨的,很容易計算出來。海綿城市相當于在建一個生态綠地系統。這部分的服務怎麼計算是一個難點,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特别成功和完善的模式,PPP模式應用在海綿城市建設還有一定困難。”

“海綿城市”建設的好處主要有:

  1、緩解城市内澇問題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應用,起初就是從解決城市雨洪問題出發,發揮着雨洪調蓄、雨水資源收集利用與地下水涵養等作用,完善城市雨水管理體系。海綿城市的建設,改變了以往單純使用市政地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現狀,側重于依靠城市自然生态系統來吸收、存儲、排放降水,綜合利用自然生态調節和人為調節措施來緩解城市内澇問題。

  2、形成良性的水循環系統

海綿城市的建立,使城市洪澇災害明顯減少,同時有效緩解了水資源不足、水惡化的現象,海綿城市具有一定的吸附功能,能夠在修複原有水生态系統的過程中,使城市水和雨水進行合理的滲透、調蓄和淨化。同時,有效利用雨洪資源,對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量進行嚴格控制,在整合資源的過程中,維持地下水的平衡。森林植被、濕地等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涵養能力,淨化水質,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質,确保居民生産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同時實現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三者之間的平衡循環。

  3、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認,城市水土保持是實現涵養水源、防風固沙、提供動植物栖息地等的關鍵,而海綿城市的建設,又能夠給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環節提供便捷。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需要對相關的水文特征進行分析,嚴格遵循低影響開發的原則,最大程度的降低對城市的危害,使城市的水土得到有效維持,為實現這一目标,必須加強對雨水的控制力度。在進行海綿城市建設的時候,需要加大綠化工程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出綠色植被對水土的保持作用。雨水較多季節植被能夠吸收水分,保持水源,對于雨水能夠做到有效控制。

注:資料來自網絡,服務教學,侵權即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