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5-23 12:15:48

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

它是實施統一規劃、設計、施工和維護,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公用設施。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類型介紹

按其所容納的管線劃分:

01幹線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1

一般設置于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紅線外綜合管廊帶内,主要輸送原站(如自來水廠、發電廠、燃氣制造廠等)到支線綜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務沿線地區。其主要收容的管線為電力、通訊、自來水、燃氣、熱力等管線,有時根據需要也将排水管線收容在内。在幹線綜合管廊内,電力從超高壓變電站輸送至一、二次變電站,通訊主要為轉接局之間的信号傳輸,燃氣主要為燃氣廠至高壓調壓站之間的輸送。幹線綜合管廊的斷面通常為圓形或多格箱形,綜合管廊内一般要求設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風等設備。幹線綜合管廊的特點主要為:穩定大流量的運輸、高度的安全性、内部結構緊湊、兼顧直接供給到穩定使用的大型用戶、一般需要專用的設備、管理及運營比較簡單。

02支線型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2

主要負責将各種供給從幹線綜合管廊分配、輸送至各直接用戶。其一般設置在道路的兩旁,收容直接服務的各種管線。支線綜合管廊的斷面以矩形斷面較為常見,一為單格或雙格箱型結構。内部要求設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風設備。主要特點為:有效(内部空間)斷面較小、結構簡單施工方便、設備多為常用定型設備、一般不直接服務大型用戶。

03纜線型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3

主要負責将市區架空的電力、通訊、有線電視、道路照明等電纜收容至埋地的管道。一般設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較淺,一般在1.5米左右。以矩形斷面較為常見,一般不要求設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風等設備,僅增設供維修時用的工作手孔即可。

04幹支線混合型綜合管廊

幹支線混合綜合管廊在幹線綜合管廊和支線綜合管廊的優缺點的基礎上各有取舍,一般适用于道路較寬的城市道路。

按斷面形式劃分:

01矩形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4

02半圓形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5

03圓形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6

04拱形綜合管廊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7

綜合管廊平面布局的一般規定

1.與城市功能分區、建設用地布局和道路網規劃相适應;

2.應結合城市地下管線現狀,在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給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電力、通信等專項規劃以及地下管線綜合規劃的基礎上确定布局;

3.應與地下交通、地下商業開發、地下人防設施及其他相關建設項目協調;

4.綜合管廊适合條件:交通運輸繁忙或地下管線較多的城市主幹道以及配合軌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綜合體等建設工程地段;城市核心區、中央商務區、地下空間高強度成片集中開發區、重要廣場、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叉處、過江隧道等;道路寬度難以滿足直埋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重要的公共空間;不宜開挖路面的路段。

5.宜布置在道路兩側地塊對公用管線需求量較大的一側;

6.盡可能滿足綜合管廊與其他管線的交叉要求;

7.綜合管廊接出管線的長度較短;

8.綜合管廊對道路及兩側建築物的影響較小;

9.充分滿足道路規劃對綜合管廊管位的要求;

10.綜合管廊的投料口、通風口、出入口等設施與道路景觀及功能的結合;

11.宜将大管道管溝布置于人行道、綠化帶下;

12.在機動車道下敷設小管道宜靠人行道,大管道靠車行道,便于小管道管溝繞行給大管道管溝投料口等節點創造條件;

13.綜合管廊應設置監控中心,監控中心宜與臨近公共建築合建,建築面積應滿足使用要求。

綜合管廊斷面布置的一般規定

1.斷面形式應根據納入管線的種類及規模、建設方式、預留空間等确定;

2.應滿足管線安裝、檢修、維護作業所需要的空間要求,管廊内部淨高不宜小于2.4米,雙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淨寬不宜小于1.0米,單側設置支架或管道時檢修通道淨寬不宜小于0.9米;

3.管線布置應根據納入管線的種類、規模及周邊用地功能确定;

4.天然氣管道應在獨立艙室内設置,熱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質時應在獨立艙室内設置;

5.熱力管道不應與電力管道同艙設置;

6.110KV及以上電力電纜,不應與通信電纜同側設置;

7.給水管道與熱力管道同側布置時,給水管道宜在上方;

8.進入綜合管廊的排水管應采用分流制,雨水納入綜合管廊可利用結構本體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

9.污水納入綜合管廊應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設置在綜合管廊的底部。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結構設計的一般規定

1.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

2.結構應根據設計使用年限和環境類别進行耐久性設計,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标準《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範》(GB/T50476)的有關規定;

3.應按乙類建築物進行抗震設計,并應滿足國家現行标準的有關規定;

4.結構安全等級應為一級,結構中各類構件的安全等級宜于整個結構的安全等級相同;

5.結構構件的裂縫控制等級應為三級,結構構件的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應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貫通;

6.防水等級标準應為二級,并滿足結構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7.抗浮穩定性抗力系數不低于1.05。

綜合管廊的施工方法01明挖法現澆法

利用支護結構支擋條件下,在地表進行地下基坑開挖,在基坑内施工做内部結構的施工方法。其具有簡單、施工方便、工程造價低的特點,适用于新建城市的管網建設。

02明挖預制拼裝法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8

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施工方法,要求有較大規模的預制廠和大噸位的運輸及起吊設備,施工技術要求、工程造價較高。特點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質量易于控制。

03淺埋暗挖法

是在距離地表較近的地下進行各類地下洞室暗挖的一種施工方法。具有埋深淺,适應地層岩性差,存在地下水,周圍環境複雜等複雜條件。在明挖法和盾構法不适應的條件下,淺埋暗挖法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它具有靈活多變,道路、地下管線和路面環境影響性小,拆遷占地小,不擾民的特點,适用于已建城市的改造。

04頂管法

當管廊穿越鐵路、道路、河流或建築物等各種障礙物時,采用的一種暗挖式施工方法。在施工時,通過傳力頂鐵和導向軌道,用支撐于基坑後座上的液壓千斤頂将管線壓入土層中,同時挖除并運走管正面的泥土。适用于軟土或富水軟土層,無需明挖土方,對地面影響小;設備少、工序簡單、工期短、造價低、速度快;适用于中型管道施工,但适應管線變向能力差,糾偏困難。

05盾構法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不包括什麼(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技術)9

使用盾構在地中推進,通過盾構外殼和管片支撐四周圍岩,防止發生隧道内的坍塌,同時在開挖面前方用刀盤進行土體開挖,通過出土機械運出洞外,靠推進油缸在後部加壓頂進,并拼裝預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結構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

該法具有全過程實現自動化作業,施工勞動強度低,不影響地面交通與設施;施工中不受氣候條件影響,不産生噪音和擾動;在松軟含水層中修建埋深較大的長隧道往往具有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優越性。其缺點是斷面尺寸多變的區段适應能力差,盾構設備費昂貴,對施工區段短的工程不太經濟。

綜合管廊的技術發展方向01預制拼裝及标準化、模塊化

綜合管廊預制拼裝技術是國際綜合管廊發展趨勢之一,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質量,節約施工工期。綜合管廊标準化、模塊化是推廣預制拼裝技術的重要前提之一,預制拼裝施工成本的幅度取決于建設管廊的規模長度,而标準化可以使得預制拼裝模闆等設備的使用範圍不局限于單一工程,從而降低攤銷成本,有效促進預制拼裝技術的推廣應用。此外,編制基于綜合管廊标準化的通用圖,大幅降低設計單位的工作量,節約設計周期,提高設計圖紙質量。

02綜合管廊與地下空間建設相結合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地下空間,實際工程中經常會發生綜合管廊與已建或規劃地下空間、軌道交通産生矛盾,解決矛盾的難度、成本和風險通常很大。應從前期規劃入手,将綜合管廊與地下空間建設統籌考慮,不但避免後期出現的各種矛盾,還降低綜合管廊的投資成本。如綜合管廊與地下空間重合段可利用地下空間的某個夾層、結構局部共闆等。

03綜合管廊與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相結合

從目前的政策導向看,對于具備條件的排水管道建議納入綜合管廊,新版《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範》(GB50838-2015)增加排水管道入廊技術規定。将綜合管廊的設計與海綿城市技術措施相結合,既滿足綜合管廊的總體功能,又能提高排水防澇标準,提升城市應對洪澇災害的能力。例如将雨水調蓄功能與綜合管廊功能相結合,是工程設計中比較容易實現的一種模式。雨水調蓄艙防淤積問題除設計坡度控制外,考慮設置複合斷面和增加沖洗設施等措施。

04“BIM GIS”技術在綜合管廊建設中的應用

BIM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對工程項目信息化進行模型化,提供數字化、可視化的工程方法,貫穿工程建設從方案到設計、建造、運營、維修、拆除的全壽命周期,服務于工程項目的所有各方;GIS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在計算機硬軟件系統的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綜合管廊從宏觀到微觀的全面信息,包括周邊環境、地質條件和現狀管線等。“BIM GIS”正好互補兩者之間信息的缺失。采用“BIM GIS”三維數字化技術,将現狀地下管線、建築物及周邊環境的三維數字化建模,形成動态大數據平台。在此基礎上,将綜合管廊、管線及道路等建設信息輸入,以指導綜合管廊的設計、施工和後期的運營管理,有效提高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的建設和管理水平。

國外典型運維實例

新加坡濱海灣地下綜合管廊自2004年投入運維至今,全程由新加坡CPG集團 FM團隊(以下簡稱“CPG FM”)提供服務。如何保障綜合管廊的安全成為擺在新加坡政府和CPG FM面前的重要課題。

為了建設管理好這條綜合管廊,CPG FM以編寫亞洲第一份保安嚴密及在有人操作的管廊内安全施工的标準作業流程手冊(SOP)為基礎,建立起亞洲第一支綜合管廊項目管理、運營、安保、維護全生命周期的執行團隊。與此同時,具有30多年物業管理經驗的CPG FM設施管理部總經理梁忠恕被新加坡政府選定為濱海灣綜合管廊設計圖紙審查小組顧問,從設計環節提供安全建設、運維的咨詢意見。

01運維管理貫穿管廊周邊地塊開發建設的始終

由于新加坡綜合管廊建設完成、投入運營的時間早于周圍的許多建築的開發建設,所以在管廊運維期間,經常會有附近土地開挖打樁而影響管廊結構的穩固。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CPG FM通過調查研究提出了兩點解決辦法:一是要求所有在管廊附近開挖的施工單位必須提交一份打樁的施工圖紙給CPG FM;二是由CPG FM的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分析後,才能開始施工。以上辦法大大減少了管廊外部維修等不必要的花費和麻煩,有效地節約了運維成本。CPGFM曾通過審查管廊周圍建築工地的施工圖紙,發現該建築施工會破壞管廊的結構,立即給予制止從而減少了損失。

另外,由于綜合管廊在地下,很多沙井進出口很容易被其他建築施工所覆蓋。為了避免這個問題,CPG FM建議在沙井蓋周圍裝上傳感器,以便當沙井被覆蓋時,工作人員能在最短的時間作出反應。

02系統化、精細化管控綜合管廊全生命周期

地下綜合管廊使用壽命長達百年。如果把管廊設施視為生命體,那麼,進行日常系統性、精細化地保養就能延緩管廊内的設施、設備衰老,減少其“生病”的幾率,延長使用壽命。這就為投資建設方節省了日常運維的資金投入。如何确保綜合管廊生命體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養、維護?CPG FM團隊有一整套的管理辦法和實踐經驗。

在綜合管廊運維管理所涵蓋的接管期、缺陷責任監測期、運營維護工作期等三個階段,運維管理所包括的人員管理、設施硬件管理、軟件管理等三部分,均有标準流程手冊進行指導和嚴格的考核機制作為保障。在多達30本的操作手冊中,《質量保證SOP》和《主要通訊程序SOP》是根本要求,《運營和維護SOP》、《計費與征收管理SOP》、《結構SOP》、《安全與健康和環境SOP》、《特殊程序SOP》是支持系統。系統的、精細化的管理方法,有利于提前預測、排查、解決故障,延緩了設備、設施老化,延長了設備、設施的壽命,為投資方帶來了更好的回報。

03打造智慧運維平台,為管廊生命注入新活力

濱海灣綜合管廊自2004年投入運維至今已有12年,目前的軟件系統已接近10年~15年的生命周期,加之近年來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的興起,自2014年起,CPG FM與大學機構聯手進行智能運維平台的研究和探索。

該智慧平台是一個高度自動化的系統,從操作人員進廊前的保安工作到入廊後的人員追蹤,都可用閉路電視或傳感器了解他們的行動且能自動分析報警。例如,運用裝有探測頭和GPS定位系統的自動飛行器。此飛行器不受天氣限制且可以設定飛行路程,使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日常巡查,而且此飛行器上的探測頭還可以進行智能拍攝,檢測到管廊周圍有異常能自動報警,使管理人員在最短的時間了解管廊安全狀況并能立即作出适當的反應;運用人工智能閉路電視分析儀。此閉路電視分析儀适用于管廊内所有一般的攝像頭,如果攝像頭拍攝到任何廊内工作人員不正常的活動情況或者超過其工作活動範圍,閉路電視分析儀可以立即分析并報警,監控室内工作人員可以立即作出反應。這樣既可以保證廊内工作人員的安全也可以保證管廊内不會發生任何違規的行為。

運維智慧平台建設是個系統的研究、實施過程,将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一是集中式的績效管理平台,包括智能能源監測、智能照明、智能保安、智能運營等,這個平台能實時跟蹤整個管廊的重要設備,減少開支、增加效率;二是可持續的管廊内部環境技術,包括環境監測、通風系統監測、空氣質量、施工條件等;三是集中式數據庫解決方案,包括智能數據存儲、提高能效、可持續性&容量可變化性、運行速度快&系統可靠性等,可以不斷分析改善管廊條件;四是智能監控儀表盤,可以融合所有監控系統,隻顯示管理人員所需要的信息。

文章内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關注“艾三維技術”微信公衆号,看直播!免費獲得BIM軟件7天免費試用和12個BIM軟件系列教程,還有精彩案例,BIM解決方案,定期發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