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類第一生産力

人類第一生産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19:51:46

人類第一生産力?在智能化礦山建設過程中,山東能源臨礦集團菏澤煤電公司探索搭建科學家與企業家“兩家”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平台,借力高校院所科研優勢,發揮煤炭企業實際經驗,成功實現“110/N00工法”和國内首套透明化自适應采煤技術等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兩家”深度融合、成果迅速轉化的創新發展之路,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人類第一生産力?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類第一生産力(象牙塔成果秒變)1

人類第一生産力

在智能化礦山建設過程中,山東能源臨礦集團菏澤煤電公司探索搭建科學家與企業家“兩家”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平台,借力高校院所科研優勢,發揮煤炭企業實際經驗,成功實現“110/N00工法”和國内首套透明化自适應采煤技術等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兩家”深度融合、成果迅速轉化的創新發展之路。

從“象牙塔”到生産礦區,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善君的夢想就是把他研究出的“透明化自适應采煤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産力”。跑井下問需、到頭面測量、盯現場測試,反複打磨技術設計應用方案,駐礦開展“老母雞”式研發成了他和團隊成員工作的真實寫照。

“搞科研不能局限于實驗室裡作研究,還要實地了解掌握一手情況。特别是搞煤礦智能化,更不能脫離礦井生産實際。”毛善君告訴記者,郭屯煤礦3301智能化工作面應用較早、運行成熟,是透明化智能工作面開采技術研發較為理想的“試驗田”。

早在2018年,菏澤煤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存祿便對毛善君團隊最初提出的透明化工作面智能化開采技術設想十分感興趣,敏銳地意識到這将會成為未來煤炭工業智能開采的新方向。

為讓科研團隊落戶礦區,該公司在郭屯煤礦成立了智能智慧研究中心,在科研條件創設、技術力量支持、實驗設施配套、生活服務配備等方面,想方設法創造一流條件。

随着智能智慧研究中心發展,他們不僅與多家高校院所、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形成産學研聯系,而且與多名礦業界院士專家建立了穩固的、長期的合作關系,形成了以蔣宇靜院士山東省院士工作站、毛善君教授透明化工作面研究所、何滿潮院士“110工法”應用研究所和5個研究中心為主體的“一站兩所五中心”架構。

2019年初,毛善君透明化智能工作面開采技術研究團隊進駐郭屯煤礦,并吸收礦井部分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組建了“兩家三員”攻關組,不僅實現優勢互補,更為智能工作面開采技術專業崗位群的形成奠定基礎。

“‘兩家三員’組合模式能實現資源共享、優勢集成,彌補了礦井智能化專業崗位群人員培養周期長、技能提升難、團隊磨合少等不足。”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高志勇說,技術研究團隊成員多是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知名院校煤炭相關專業的博士、碩士,他們中有30多人常駐礦區,與“名師高徒”們共同搞科研,對于煤礦職工來說就像進高校深造。

借助科研團隊力量,菏澤煤電公司又搭建起“5 N”自主研究中心,選拔業務能力突出、創新意識強、工作表現優秀的職工組成10個智能化技術創新攻關團隊,按照專業細分攻關。今年上半年,該公司“5 N”自主研究中心累計申報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30項、軟件著作權3項、技術專著1本,鍛造了一批“智能工匠”。

“‘企業家’重點負責項目設立、目标确定、科研配合及成果應用,‘科學家’着重利用自身優勢通過技術攻關實現既定目标,‘兩家’融合必将産生巨大的化學反應。”臨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孝孔告訴記者,早在2012年就開展“挂職博士進企業”的臨礦集團,對“兩家”融合新模式帶來的創新紅利充滿期待。

來源: 大衆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