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魚?鲟形目所有種(除部分為一級保護動物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魚?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鲟形目所有種(除部分為一級保護動物外)
鲟形目,脊索動物門,輻鳍魚綱。一個古老的生物類群,在距今2億年的白垩紀晚期便生活在地球上。分布于北半球的大型河流,鹹、淡水湖泊及海水水域。現存鲟科有2科6屬27種,中國有2屬。我國分布的鲟魚有8種,屬二級保護動物的有分布于黑龍江的史氏鲟和達氏鳇;分布于新疆額爾齊斯河的西伯利亞鲟和小體鲟以及伊利河的裸腹鲟。
黃唇魚
閩粵人稱金錢猛魚、大鷗、白花等,溫州人稱為黃甘,隸屬于硬骨魚綱鲈形目石首魚科黃唇魚屬。黃唇魚體長,側扁,尾柄細長,體長1~1.5米,重可達50千克。分布于東海閩南漁場和南海北部珠江口漁場,其中珠江口是盛産區。體長,側扁,尾柄細長。近海暖溫性稀有底層魚類,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m海區,幼魚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為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和蝦、蟹等大型甲殼類為食,幼魚則以蝦類為食。
松江鲈魚
杜父魚科、松江鲈屬魚類。體前部平扁,向後漸變細而側扁。頭大,寬而平扁,棘和棱均為皮膜所蓋。吻寬而圓鈍,背面中央圓突。鼻孔每側2個,均有短管狀突起。眼較小,上側位。口大,前位。鰓蓋骨具一縱棱。鰓孔寬大。體無鱗,側線平直。頭、體背部黃褐色,腹部灰白色,吻側、眼下、眼間隔和頭側具暗色條紋。體側具4~5條暗褐色橫斑。吻側和眼下各具一暗帶。第一背鳍前部與尾鳍基部各具一暗斑,除腹鳍白色外,頭部背面、上體側及各鳍均具黑色斑點,繁殖季節,成魚頭側鰓蓋膜上各有2條橘紅色斜帶,似4片鰓外露,故有“四鰓鲈”之稱。
克氏海馬魚
海龍目海龍科海馬屬,是一種小型魚類,體型奇特,與一般魚類大不相同,頭部的形狀酷似馬頭,尖端生有5個短小的棘,頭與軀幹形成直角,身體的表面也沒有大多數魚類具有的鱗片,呈側扁形,外面被環狀的骨闆所包裹,看上去又仿佛是披着铠甲的戰馬,所以被稱為“海馬魚”。
胭脂魚鯉形目,胭脂魚科,胭脂魚屬。體長146毫米,體側面觀長橢圓形,側扁,背鳍始點處體最高;腹部寬圓,腹緣較直;除頭部外體全蒙鱗,鱗圓形,鱗心位于中央,環紋細密,向後有稀輻狀紋。側線直線形,側中位。小魚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後端與偶鳍均紅黑色,大魚色較淡。
唐魚
又稱“金絲魚”,鯉形目,鯉科,為我國特有種。唐魚體細小,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腹棱。吻短而圓鈍。口小,亞上位。口裂下斜,下颌突出,前端無瘤狀突,上颌無缺刻。無須。眼大,側上位。眼後頭長顯著大于吻長。體被圓鱗,無側線。尾鳍叉形,末端稍尖。下咽骨弧形,較窄。咽齒纖細,末端略帶鈎狀。鰓耙短而稀疏。鳔2室,後室較前室長。腹膜灰白。
大頭鯉
鯉形目,鯉科,鯉屬。大頭鯉的體形與鯉魚十分相似,但頭部較寬大,體形似鯉,所以得名“大頭鯉”。
形似鯉,頭大而寬,頭長較體高或背鳍基為長,體長達40cm。無須,或在口角具1對微小的須。體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偶鳍及尾鳍淡黃色,尾鳍下葉帶紅色。尾柄細長。中國特有種,僅分布于雲南星雲湖、杞麓湖等。
金錢鲃
鯉形目,鯉科,金線鲃屬。為我國特有種,幾乎所有種類的生息繁衍都離不開洞穴環境。常見于雲南東部的各湖泊中,其中以陽宗海和滇池為最多。
大理裂腹魚
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為中國特有種,分布于雲南洱海及其附屬水系。
體細長稍側扁。頭小,略呈錐形。吻稍尖。口端位,口裂深而上斜,呈馬蹄形。上下颌約等長,下颌内側微具角質,不形成銳利角質前緣;下唇細狹,分左右兩葉,表面光滑無乳突,唇後溝中斷。須2對,極微小,口角須末端接近或略超越眼前緣之垂直下方。眼大。體被細鱗,排列不整齊。臀鱗甚大。自峽部後至胸腹部裸露無鱗。側線完全,近直形。
花鳗鲡
鳗鲡科、鳗鲡屬動物。花鳗鲡體形似鳗鲡,體長,前部粗圓筒狀,尾部側扁。頭圓錐形,較背、臀鳍始點間距短。吻平扁。口角超過眼後緣。下颌稍突出,中央無齒;兩颌前端細齒叢狀,側齒成行。唇褶寬厚。鰓孔小。鱗細小,排列呈席紋形鱗群,鱗群互相垂直交叉,隐埋于皮下。側線完全,側線孔明顯。奇鳍互連;背鳍低而長,始點距鰓孔較距肛門近。胸鳍圓形。無腹鳍。體背側及鳍滿布棕褐色斑,體斑間隙及胸鳍邊緣黃色。腹側白或藍灰色,背鳍和臀鳍後部邊緣黑色。
川陝哲羅鲑
鲑形目、鲑科。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西部的四川、陝西以及東北部的黑龍江等省區。主要分布于陝西太白、留壩的漢水上遊,青海班瑪的麻爾柯河,四川西北部的岷江上遊和大渡河上遊,以及東北部的黑龍江等省區。
秦嶺細鱗鲑
屬魚綱、鲑形目、鲑科、細鱗鲑屬。為中國所特有,僅分布于渭河上遊及其支流和漢水北側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遊的溪流中。是一種珍稀的鲑科陸封型冷水魚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